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三百文买一枝花?
清末民初杭州灵隐寺大殿的复建
上泗山歌
似水年华
 
我的钳工岁月(下)
来源:《八级工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石传根/口述 申屠家杰/整理  日期:2018-05-22

经历的几个重大项目

 

1976年毛主席逝世,中央决定主席遗体冷藏保存,冷冻设备的 生产任务落在了杭氧。这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按时保质完成, 具体的生产任务落到了我的身上。组织上交代我,其他工种一律开绿 灯,配合我全力做好生产制造。我流着眼泪,坚决接受了任务。但是 如何设计制作,心中无数。我召集了3位优秀青年工人组成一个工作小 组攻关,连夜设计模具等特制工模具,完成后三班连轴培训,大家带着高度责任感,每天吃住在厂里,我穿着棉大衣日日夜夜坐在机床边 上,一二三班跟班,整整35天,终于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当我们完 成这个任务的时候,真是既高兴又悲痛。

 

5.jpg

杭氧大门

 

6.jpg

石传根设计改进的工模具

日本有一件压缩机新产品准备投放在我们厂制造,由于产品结构 复杂:一头端口大,另一头端口小,叶片完成之后,就没有办法测 量。其实,日本客商来厂里并不看我们的加工方法,而是看我们如何 测量。当时总厂厂长给我来电话,日本客商3天后就要来厂里检查生产 情况,要我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外汇。那3天我 是完全没有考虑吃饭和睡觉,改图纸泡机床,终于把专用量具试制出 来。日本客商来到装配车间看后,竖起了大拇指,频频点头:“很好很好。”

中央曾给杭氧下达了一个任务:试制一件风动式机器。这个产品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这是一件检测飞机平衡与温度耐受力的重要设 备,上级要求我们也要有能力生产这种设备。这又是一个重大政治任 务。说实话,我也没有看到过如此巨大的叶轮,而且还是双曲面,要 大型设备制造,整体加工难度非常大,可以说难上加难。设计部门考 虑加工上有困难,用分合式组合,其中双曲面叶片采用铸件组合。当 机器完成后,送到四川的一家研究所去试车。一开始性能很好,当开 车到8小时的时候,突然叶片发生爆裂。后来根据上级的要求必须整 体加工。厂部就立即组织我们调查研究,先后去了沈阳飞机制造厂、 西安飞机制造厂和北京等多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那时候大家都很困 惑,一时没法解决。军代表就搭着我的肩膀说:“石师傅,还是靠你 了。”回来后,我们把全厂有关的工程师都召集起来开会,参加调研 的技术员把设计好的图纸都带来,在会上做介绍。我选择了匈牙利65 型大车床改制成3个程序及靠模,终于试制成功了一体设备,圆满完成了中央下达的生产任务。

 

7.jpg

石传根保存的工模具设计图纸

 

8.jpg

现在的杭氧车间

20世纪80年代,研究所需生产一种直径50毫米的叶轮。我在偶 然的一次翻看报纸时,看到有军工产品采用高速端成形加工工艺,不 仅提升质量,更提高效率。我就想通过高速端设备来试制叶轮。所谓 高速端,通俗一点讲,就是生产料子放进去,“哐”一下,产品就出 来了。这新奇的工艺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到处查找资料,因为这是我 自作主张的试验,未经上报同意,所以也不方便出差,更没法出去调 查研究,只能待在车间里自己琢磨。一直苦于找不到高速端设备的 我,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在萧山的杭州齿轮箱厂有一台小型高速端设 备。经过多次的往来沟通,他们终于同意允许我使用,但是提出模具 只能由我自己修改调整。我喜出望外,图纸画好,模具改好,几次试 验修改,我强忍着坐骨神经痛,经过一次一次试制,把炉子里加热到 400℃,料子放进去,开关一揿,“哐”一下,叶轮出来了!试制成功后,这类产品的加工效率提高了近千倍。这是杭氧第一个高速端产品。 厂部领导得到试制成功的消息,马上组织全厂中层以上干部坐着厂车来 现场参观。在齿轮箱厂的车间里,我们杭氧厂的干部看着这台高速端产 的叶轮激动地热烈鼓掌,这个场景也感动了齿轮箱厂的许多同志。

 

我还曾参与一项保密项目的研制。北京某研究所专门研究制造导 弹相关技术与设备,导弹的尾翼“把舵”叶轮,需要高速转速,研究 所跑遍全国,都没法解决生产,最后找到了杭氧。厂部让我帮着解决 直径28毫米的小叶轮的生产。我改制工模具,试制成功。交货那天, 研究所的同志非常高兴。当年研制导弹相关产品是极其保密的,我一 直把这件事压在心头。

 

我进厂38年,从来没有生产过一件废品。我在生产上重视质量也 得到产品检验部门的认可和好评。到了后期,我生产的产品只要在工 票上签字就不再需要检验,成了免检产品。不过也有一个“例外”:我的一个徒弟曾经出产了一个废品,当时规定这个责任是要算在师傅头上的。

 

9.jpg

石传根近照

杭氧厂的质量评比会上,我被评为全厂唯一的质量标兵。在厂部 的宣传橱窗里,常年摆放着我的照片,上面写着“技改能手”。有一 次,我路过井亭桥,在杭州市科技画廊的宣传栏里,看见了自己的照 片,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每当碰到各种技术疑难问题和技改攻关,我从来不曾消极退让, 总是迎着问题上。这应该归功于这么多年来党对我的培养,给了我很 多的机会。虚心学习,尊敬老师傅,钻研技术,也都是原因。从工具 车间,到一机车间,再到四机车间,我做了一辈子工人,但都没有离 开过技术。

 

19891月,我从杭氧退休了。退休后,也没有马上闲下来,深 圳、余杭、萧山、富阳等地的民营机械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请我去帮 助指导他们产品生产,直到82岁时,我才正式退休。


相关内容
一位国民党军官后代的两岸故事 2024-04-12
忆袁浦的平原绿化 2024-03-12
防空洞里也“繁花” 2024-03-04
往事追忆:话说老底子的余杭镇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 2024-02-06
梅花样的品格——怀念夏子颐先生 2024-02-0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