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科学篇 | 从小就听说“玉泉”,你知道它如何形成的吗?
来源:《杭州文史小丛书》第一辑  作者:王一胜  日期:2018-08-10


玉泉不仅水色明净,而且出水量很大。据相关资料估算,玉泉一天一夜的出水量近500吨,因此可以供应附近农田灌溉。玉泉与龙井、虎跑等泉水不同,不是在坚硬的砂岩或者石灰岩的裂隙中露出的地下水,而是在第四纪松散砂石层空隙的地下水露出地面而成,称为孔隙泉。

 

b7fd5266d0160924b9e55059d10735fae7cd34ab.jpg

原来,玉泉位于北高峰至老和山一带山岭的东南麓。自狮峰、三天竺、北高峰一带奔腾而下的溪流,在暴雨时节,自山上携带来较多的沙石,当山谷溪流奔出山口转入平地时,由于流速减慢,大量砂石就堆积下来,在河谷出口形成一个个扇形的砂石堆积体,这种堆积体就称为洪积扇,玉泉就坐落于这个洪积扇的尾部,它紧紧依傍着玉泉山。

 

洪积扇的地面是自谷口的顶部向尾部倾斜的,洪积扇的砂石是很松散的,透水性很好,当洪积扇内的水向下渗透时,如果遇到透水性相对较差的基岩时,地下水就不会向下渗透而储蓄起来,因此洪积扇都有丰富的地下水。而洪积扇一般是倾斜的,这样洪积扇的地下水也是倾斜的。因为玉泉处于洪积扇的尾部,所以玉泉储蓄的地下水是最丰富的。

 

另一方面,洪积扇尾部的砂石一般比较细小,常常是透水性较差的粘土。当粘土堆积为厚厚的一层时,就像一座大坝一样把地下水拦蓄起来,使潜水位升高。

 

同时玉泉背靠的玉泉山,是由含大量二氧化硅渗入组成的石灰岩,它与一般石灰岩不同,结构非常紧密而坚硬,它的透水性也很差,因此它也像洪积扇尾部的粘土层一样,对洪积扇的地下水起到拦蓄的作用,使潜水不易向下渗透,从而抬高了潜水位,这样地下水就非常容易露出地面,成为泉水,甚至成片地 露出水面,泉眼极多,处处涌水,从而有“珍珠泉” 或者“晴空细雨泉”这样的奇观。

 

1.jpg

玉泉形成示意图 (选自韦恭隆《杭州山水的由来》)

 

南宋时玉泉在寺庙的西南,泉水冒出来的声音像珍珠滚落下来,而且“大旱不缩,巨浸不溢”。泉池约有一亩大小,水深还不及丈许,清澈可鉴。宋淳祐(1241—1252)间,用石头把池砌成二个。其中一个池水翠绿,虽以白粉投之,也成翠色。

 

明代嘉靖(1522—1566)年间隐居于灵峰的张万言说,玉泉寺四周遍地都是泉眼,玉泉潭底的泉穴大如小盆,布满潭底,因此玉泉池的水最大。而寺庙大殿后面的小池沼,泉穴变得细而密,水如丝丝细雨散 漫于泉面,在阴天看到这样的丝丝细水,游人往往以为是下雨了,惊慌地撑着伞出去了,因此名为“晴空细雨泉”。

 

明代钱唐人黄汝亨(1558—1626)作《晴空细雨》诗云:太清无片云,青山沉碧溇。 呼吸从何来,星分复沫聚。喷为大小珠,散作空濛雨。取之置茗椀,渫然佐谭麈。玉泉较何如?吾以问陆羽。

 

诗中写出了泉水的两种形态,开始时像一颗颗 珍珠一样,之后又发散出来,像空濛的丝丝细雨。由于是间歇性地喷出来,所以就像有人在地底下呼吸一样。

 

细雨泉又称法雨泉,明代在泉边上建有晴雨轩。万历四十年(1612)任仁和知县的上海人乔时敏作 《题晴雨轩》诗云:湖光万顷浮春空,湖上老龙卑故宫。谢遣雷师别云吏,跳身独入潢池中。戟鳞藏珠等尺蝘,池水不波疑镜融。每当旭日正澄霁,波纹衍漾如飞霰。 耳边曾未闻淅淅,眼底辄复看濛濛。信知此龙用不穷,有为自妙无为功。大能江海小盆沼,变化良与真宰通。 卷舒潜见亦偶尔,讵肯屑屑私天工。我行泉间习龙意,为传此语开群蒙。 饱闻九土困焦灼,终拟肤寸酬元穹。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说的是西湖的老龙厌倦了湖上的龙宫,纵身跳入玉泉的小池子,潜藏在地底下,等到天晴雨霁之时,偷偷地向地面喷出濛濛细雨,使人感觉到它神奇的运化之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诗人的想象,还是当时确实有这样的传说。从诗歌的内容看,很可能是作者本人的想象,因为他在 泉边行走而体会到了神龙的用意,它不在天上行云布雨,却在地上喷出丝丝细雨,以便解救饱受烈日焦灼折磨的天下苍生。从故事的构思看,则与草龙的传说 非常相似,即都是龙藏身地下,喷出水珠,化作濛濛细雨。

 

清乾隆(1736—1795)时人许承祖有《细雨泉》 诗云:“潋滟方塘一镜平,溟蒙如雾散余清。游人底事生惆怅,空听泉声作雨声。”诗人把泉声和丝丝细 雨声联系在一起,勾起了游人淡淡的惆怅心情,这实在太有诗意。

 

杭州人范祖述,在清同治(1862—1874)初期写的《杭俗遗风》一书中,说玉泉寺旁边有一大泉池,泉水清澈见底,即便些微之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压着一个宝塔,俗传泉水与大海相通,但范 祖述不知道这传说的详细情况。池中宝塔不知建于何 时,宝塔一般是用来镇压妖魔的,在草龙的传说中,就有老和尚用玲珑宝塔镇压草龙的情景。

 

在细雨泉的西侧还有一个小泉,游人若以脚蹬地,泉池内就有串串小水珠向上涌出,恰如晶莹透亮的珍珠,这就是“珍珠泉”。现在玉泉池的北面仍有“晴空细雨泉”和“珍珠泉”,四周用石板砌成方形,只是游人的脚步已经很难蹬出串串“珍珠”了。

 

玉泉因为出水量较大,再加上附近都是山麓地带,泉水较多,由山泉而形成溪流,向西流入地势更加低的平原,可以灌溉很多土地,非常适于早期人类的居住。在玉泉西北部的老和山麓,即现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内,曾发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遗址。

 

老和山遗址最早于1936年初建造杭州第一公墓时发现,当年531日由吴越史地研究会和西湖博物馆作了一天的试掘,参加发掘工作的施昕更受此启发,在他的家乡发现了改写中国文明史的良渚文化遗址。

 

19385月日军侵华时期,又有日本人松本信广组织了一次盗掘活动。

 

1953年建设浙江大学校园时,在华东文物工作队的牵头下,会同浙江博物馆(原西湖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发掘工作。挖掘中除了出土汉代、六朝至现代的大量墓葬之外,也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石器和玉器,这是一个史前聚落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和玉器包括生产生活用具、装饰品和娱乐用品。

 

通过学者的研究表明,老和山遗址包含的历史文化极为丰富,既包含良渚遗址之前的文化,也包含良渚同时期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考古还在玉泉及其附近地 区,发现了大量的秦汉时期墓葬。1956年在老和山北麓出土的东汉墓中的铜镜上刻有铭文:“尚方作竟真 大巧,上有山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铭文中的玉泉也许就是距墓地不远的玉泉。

 

1958年也是在老和山北麓出土一座汉代中期大型 土坑墓,此墓形制特殊,由两个长方形土坑竖穴组成,墓内随葬品非常丰富,墓主人朱乐昌夫妇可能是地位显赫的武官,并可能与当时钱唐县成为西部都尉治所相关。

 

2.jpg

杭州老和山遗址位置图 (选自蒋缵初《杭州老和山1953年第一次的发掘》)

 

从老和山、玉泉、岳坟 一带密布的两汉墓葬,并结 合老和山史前文化遗址,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的钱唐县治应在茅家埠(鸡笼山下) 至灵隐寺,再沿灵峰山下顺 东北方向由白乐桥至玉泉和 浙大,然后沿浙大路南折入曙光路、西山路(即杨公堤)至西湖宾馆(即刘庄)一带范围之内。这里方圆数里,地势较平,水源丰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3.jpg

朱乐昌墓平面图(选自《杭州古荡汉代朱乐昌墓清理简报》)

 

因此,玉泉附近地区在远古就有新石器时代的聚落,而秦汉时期可能是钱唐县城所在地,说它是杭州的发源地也许没错。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