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间节日,它源于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日为节习俗,同时结合了古代的星宿崇拜,形成了以妇女乞求智巧为主要文化内涵的节日民俗,后来又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神话传说而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一 从星宿崇拜衍生出美丽的爱情神话故事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起因是,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有重日为节的习俗,如正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六月六日天贶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十月十日天宁节等,因此七月七日乞巧节也是属于重日设节。 七月七日在发展成为节日的同时,又结合了人们对自然星宿的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就产生了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崇拜。七夕节祭拜的牵牛、织女星,远在商周时期就有了记录。《诗·小雅·大东》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最初人们认为牵牛、织女二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淮南子·天文训》载:“(牵牛星)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乱。”《史记·天官书》注引唐人张守节《正义》也曰:“牵牛为牺牲,亦为关梁。……占:明大,关梁通;不明,不通,天下牛疫死,移入汉中,天下乃乱。”织女星也很神秘,司马迁说:“织女,天女孙也。”张守节注曰:“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瓜丝帛珍宝。占:王者至孝于神明,则三星俱明;不然,则暗而微,天下女工废;明,则理,大星怒而角,布帛涌贵;不见,则兵起。”在此,牵牛星已经具有农耕社会生活的象征;织女星则被看作是人间女工兴废的标志。所谓男耕女织正好代表了传统自然经济社会里典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在七夕节形成过程中,先民们又将对自然天体星辰的崇拜与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民间开始流行“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传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秦简《日书》甲种第一五五简记录“取(娶)妻”忌日云:“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另一简文(三背壹)也云:“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108、113页)以传说中的牵牛娶织女的爱情悲剧发生日子为婚嫁禁忌,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 到秦汉时期,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继续在民间流传。在汉末流传的《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一首描写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包含有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相见等爱情故事要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完整的牛郎、织女传说已经形成,并且正式和七月七日相结合,如牛郎、织女为夫妻,两人隔银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夜相会等情节。晋人傅玄《拟天问》就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时会天河。”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吴均《续齐谐记》还提到织女嫁牛郎与七夕相会的传说: 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 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卷十四《七月令》初七日引《小说》曰: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此条在明人陈耀文《天中记》卷二也引作《小说》,文字相同。一般认为,此《小说》,即南朝梁殷芸《小说》,但该书久已佚,今人辑本中并无此条。又明人颜文选为唐人骆宾王《骆丞集》作注时,在卷二注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清康熙时官修《佩文韵府》卷二六牛字“牵牛”条下又引作《荆楚岁时记》(今本无)。后来在民间传说中,牛郎变成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农夫,织女则是一位偷偷下凡嫁给牛郎的美丽仙女。两人婚后相亲相爱,男耕女织,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后来,玉帝得知此事,恼羞成怒,派王母娘娘强行接回织女。牛郎闻迅,携儿女追赶织女,王母见状,遂拔出银簪划银河为界,将二人生生分开,隔河相望,只有在每年七夕才可相会一次。 相传,每年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之时,灵鹊就会飞来搭成鹊桥,使隔在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渡河相会。唐人韩鄂《岁华纪丽》卷三《七夕》注引《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唐诗也有相关的吟咏,赵璜《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讲的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悲欢离合爱情故事。 二 从乞巧到求子、祈福等多样化民俗活动的形成 七夕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妇女乞巧。乞巧是在七夕之夜陈列酒食瓜果于庭中,遥拜牛郎、织女星,同时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并预卜未来命运。在民间传说中,织女是灵巧智慧的象征,她拥有一双巧手,织成了天上的七彩云霞,所以妇女们在此夜除了观牛郎、织女星相会,就是在月下穿针乞巧。 乞巧风俗起源很早,《西京杂记》卷一《七夕穿针开襟楼》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可见早在西汉时期,宫中就开始流行以穿七孔针为主要内容的乞巧风俗。 到魏晋时期,乞巧节俗活动内容开始向多样化发展。据晋人周处《风土记》载: 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 七夕之夜,除了祭拜牵牛、织女星,观二星神相会,还有守夜许愿,祈求福寿子嗣。到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蛛丝乞巧风俗,据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喜子,又作蟢子,是一种长脚蜘蛛。蛛丝乞巧风俗是一种以蜘蛛结网于瓜果之上、视其稀密程度为乞巧的风俗。 传统的穿针乞巧活动在南北各地都很流行。如《舆地志》载:“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太平御览》卷三一《时序部·七月七日》)诗文中也有许多描写到七夕穿针之俗,如宋孝武帝《七夕诗》:“迎风披彩缕,向月贯玄针。”梁简文帝《七夕穿针诗》:“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北周庾信《七夕赋》则对北方地区乞巧风俗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兔月先上,羊灯次安;睹牛星之曜景,视织女之阑干。于是秦娥丽妾,赵艳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嫌朝装之半故,怜晚拭之全新。此时并舍房栊,共往庭中。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空。” 到唐代,七夕乞巧风俗大盛。当时宫庭内外都非常流行七夕乞巧,《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乞巧楼》记载宫中风俗: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高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唐宫廷为了在七夕举行乞巧活动,还专门设立了主管进献七孔针的机构。《唐六典》卷二二《少府监·中尚署》记载:“(每年)七月七日,进七孔金细针。”供后宫妇女乞巧之用。王建《宫词》描写宫中乞巧风俗曰:“画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镊采桥头。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和凝《宫词》也写道:“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王涯《宫词》:“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徐夤《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朝元雕翠阁,乞巧绣琼楼。”反映的都是宫廷七夕穿针乞巧之俗。唐代画家还创作了许多反映宫廷乞巧风俗的画作,如张萱《宫中乞巧图》和《七夕乞巧士女图》等。 在宫廷影响下,民间乞巧之风也极盛。据《丽情集》载:“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缯绮,树瓜花,陈饮食,焚香于庭,谓之乞巧。三拜毕,镂针于月,衽线于裳。”(《文苑英华》卷七九四)唐人崔颢《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陈元初《忆长安·七月》诗也有“七夕针楼竞出”句,反映的都是唐都长安流行乞巧风俗。 此外,在全国各地也非常流行乞巧之风。唐诗中有许多描写七夕乞巧风俗的诗作,如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李商隐《七夕偶题》:“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李中《七夕》:“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从这些诗作中可以看出唐代七夕乞巧风俗之盛。 唐代也流行蛛丝乞巧风俗,其具体做法是将蜘蛛放入小盒中,至天亮视其结网的疏密程度来定得巧之多寡。据《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蛛丝卜巧》记载: 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这种蛛丝乞巧风俗,在唐诗中也有反映。如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李商隐《辛未七夕》:“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温庭筠《七夕》诗:“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湿彩盘蛛网多。”讲的都是这种蛛丝乞巧风俗。 唐代妇女在乞巧活动开始时,一般还要举行拜星仪式,向月许愿,如孙樵在《乞巧对》中说:“孟秋暮天,当庭布筵。有瓜于盘,有果于盆。拜而言,若祈于神者。从而问之,对曰:‘七夕祈巧祀也。’”(《全唐文》卷七九五)许愿的内容多为求子、求恩爱、求心灵手巧之类的愿望。如唐人冯翊在《桂苑丛谈》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乞巧的故事:肃宗朝润州刺史郑代,有侄女名采娘,年十六,“淑贞有仪,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是夜,梦云舆雨盖蔽空。驻车命采娘曰:‘吾织女,祈何福?’曰:‘愿工巧耳。’乃遗一金针,长寸馀,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在乞巧时,还要宣读《乞巧文》,权德舆给外孙女们写过《乞巧文》,他在《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诗中说:“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沈亚之也给人写过《乞巧文》:“邯郸人妓妇李容子,七夕祝织女,作穿针戏,取笤篁芙蓉杂致席上,以望巧所降。其夫以为沈下贤攻文,又能创窈窕之思,善感物态,因请撰为情语,以导所欲。”(《全唐文》卷七三六)无论是穿针乞巧,还是蛛丝乞巧,都寄托了妇女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柳宗元《乞巧文》就说:“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饵馨香,蔬果交罗,插竹垂绥,剖瓜犬牙,且拜且祈。怪而问焉。女隶进曰:‘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孙将嫔于河鼓。邀而祠者,幸而与之巧,驱去蹇拙,手目开利,组纴缝制,将无滞于心焉。为是祷也。’”(《全唐文》卷五八三)这是祈愿织女赐予一双灵巧的双手。还有的祈求婚配如意,夫妻恩爱,爱情永驻。杜甫《牵牛织女》诗曰: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亭亭新妆立,龙驾具层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诗中描写了一位未出嫁的少女在七夕之夜,忧心忡忡,希望通过蛛丝乞巧的手段能使自己心灵手巧,以便将来能够赢得公婆的欢心,夫妻恩爱,婚姻幸福。白居易《长恨歌》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时,也选取了七夕许愿的场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见七夕乞巧的另一主题是婚姻爱情,所以此日才会成为妇女们极为热衷的一个节日。
七夕民俗活动除了乞巧之外,还有系五色缕、曝书、晒衣等其它许多内容。系五色缕起源于西汉宫廷,《西京杂记》卷三《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这也是一种祈求夫妻恩爱的风俗。曝衣、晒书风俗起源也很早,主要是为了防止衣物、书籍虫蛀霉变。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七月七日,……暴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可见这种风俗从汉代以来就很流行。到唐代,这种风俗依然盛行,如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描写的是宫中晒衣风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崔国辅《七夕》诗:“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描写的则是民间晒书、晾衣风俗。 三 外来文化元素在七夕节俗中 的反映 到宋元时期,七夕节日文化气氛更加欢乐热闹,甚至在节俗中还融入了外来文化因素。在北宋都城汴梁还形成了专门买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载: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竞夸鲜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元代京城大都也形成了热闹的乞巧市,人们还将七夕节雅称为“女孩儿节”。据熊梦祥《析津志》载: 七月皇朝祠巧夕……市中小经纪者,仍以芦苇夹棚,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买者纷然。宫庭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觇卜贞咎,饮宴尽欢,次日馈送还家,亦古今之通俗也。” 磨喝乐、摩诃罗,又作摩睺罗,为梵文音译,或曰是从印度大黑天神摩睺迦罗(梵文Mahākāla)演变而来,或曰是从佛教天龙八部之一摩睺罗迦(梵文Mahoraga)演变而来,或曰为佛祖释迦牟尼之独子罗睺罗(Rahula)演变而来。其形象传入中国以后,经过长期的中国化和本土化过程,逐渐演变成为可爱的儿童形象,并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泥制土偶,用来乞巧和祈求多子多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到明清时期,在京城内外又形成了妇女七夕投针于水的乞巧风俗。明代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清人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一四八《风俗》引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也载:“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从汉唐以来形成的月下穿针乞巧之俗演变到明清时期的日中投针于水乞巧之俗,说明传统民俗也处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之中。 近代以来,在各地的七夕节俗中,传统的乞巧风俗仍然是过节的主要内容,许多七夕节的民俗活动继续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俗活动。此外,七夕节还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对这些国家的民俗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近一些年,又有将七夕节当作中国情人节的发展趋势,说明民俗的发展总是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演进。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8年第8期“民俗志”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