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27日,杭州历史建筑平台推送了一篇《老杭州”十门三关一口井,三山六岭九条街”都去哪儿了?》的文章,引起了数万老杭州人的集体回忆。截止今天,阅读人数突破8万,留言数达数百条。今天小编再次整理和推荐一部分老杭州人的留言,让更多人回忆那些曾经的美好。 50年代,浣纱河畔 (章胜贤 供图) 小晨光,浣沙河好美!到青春路分岔了。只记得召庆寺旁白沙河,柯桥(省府路)往前转弯变桃花河。沿莫干山路往前,密渡桥、沈塘桥、石灰桥、观音桥……另一条:小车桥、长寿桥、凤起桥、狮虎桥、武林桥入运河,卖鱼桥、大关桥…… 杭州的河缸多,桥多。买酒、买菜、买水果只要把窗户打开,叫一声:船家!船就会靠过来,一手交 一手交货。真难忘!——杨丽娜 我五二年出生,从小在下仓桥边玄坛弄长大的,此弄南北向,北邻体育场路,南邻屏风街,弄内古迹很多,都是墙门,而且每个墙门里都有水井,最出名的是弄中间段立有一块古碑上书“古胭脂山”,碑后有坐凸于地面似假山样的石头,可惜“文革”中被当作四旧石碑砸掉了,真是可惜!据老人们说“古胭脂山”也是三山之一,现仓桥社区为纪念这一历史古迹,特在原立碑之地做了个扇形的纪念水泥墩,上刻“古胭脂山”的丰富内容以此纪念,有兴趣的朋友不仿去寻觅一下。——吴德源 我小时候生在大螺丝山,读书是吴山小學,文革时改成红武山小學,后来又改成吴山小學,改制迁到太平巷小學,又合并到高银巷小學。清波地区就一个塔儿头菜场,菜场边上一家国有粮站。清波小學不到有一家四宜路煤饼店。现在的城市早已找不到当年遗迹。当年的杭州手表厂已成了如今的财博馆。——风轻云淡 我1948年到杭州,住行宫前西府局左边是火药局弄,火药局弄对面是十三弯巷、十三弯巷通河坊街河坊街原来叫竹斋街,小小的十三弯巷在竹斋街那边左是东太平洋巷、西是西太平巷。我就在西太平巷小学读书。小伙伴们都说我们学校是漂浮在太平洋中的小水泡。行宫前就在现在的惠民路上,五三年建造轻工业厅的位置。——何之良 小时候我的家就靠着“候潮门”旁边的城墙,站在城墙上时,房顶就在脚下。秋天,金黄色的“杭菊”到处都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人们拆城墙卖砖头、卖黄土,几年间城墙就“夷为平地”了! 近六十年的变迁,超过了以往数百年。儿时的记忆成了遥远的回忆。真是感慨万分!——吹雨向洋
庆春门 老杭州里故事多,一时三刻说不光。我生在庆春门,长在城河边。小时喂饭上城墙,火车来了饭一口。为了建设新杭城,拆除城墙造马路。就是现在的环城东路了,挖城墙的烂泥堆起了横河公园的小土山(现还在)和老浙大内的小土山(已没了)护城河还在是自来水公司的水源河,现叫贴沙河。儿时的回忆很多。——章荣海(六小)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家住刀茅巷建德村,那里紧挨着护城河(现叫贴沙河)边尚存的城墙。城墙上已看不到任何墙砖,只剩下土坯,就像一段长长的河堤,上面走出一条通行便道,常常看到部队运送物资的马车来回经过。春天来时,城墙两侧土坡长满了各种杂草野花,孩子们在城墙上放风筝,追逐嬉戏,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是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和风细雨 虽然杭州发展很快,建设越来越好,可61出生的我还是很想念老底子的小街小巷,我住儿保附近的观巷,在我们的记忆里没有一条小巷是不通的,晚上8、9点中山路、法院路就象大窑洞,马路上跑来跑去的都是我们这些不肯睡觉的潮潮伢儿。——梧桐树叶 马市街 “馬市街”这旧照片场景是现在解放路上的浙医二医院急诊中心大楼和直大方伯这一段位子,拍照人从现在解放路上的杭州市老年大学门口向斜对面拍摄的,这幅旧照片上当中的大房子,当时是杭州聚兴馆,杭城有名的三大面馆之一,老板姓赵,面馆开在杭州广济医院门口,有许多故事一下子说不完……关键是赵老板最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春华秋实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