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他的《解闷十二首》诗中说:“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诗中的西陵即今杭州西兴镇,在钱塘江南岸,为浙东运河西端与钱塘江衔接处,隔江与杭州州城遥遥相对,东向越州(今绍兴)、明州(今宁波),通往大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如果从钱塘江溯流而上至衢州,越过闽、 浙、赣三省交界的仙霞岭,可以通往福建、广东,这是杭州连接南海海道的又一条通道。 拱宸桥 随着隋代开通了南北向的大运河,将陆、海丝绸之路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而杭州地处大运河南端,北接江南运河, 伸向内陆;东通浙东运河,直达明州海港;堪称交通枢纽,为对外开放 交流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唐代杭州已经号称“东南名郡”,所谓“势雄江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繁荣,也为杭州的对外开放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在运河道上活跃着大批“商胡”,即来中国经商的西域胡人,包括中亚粟特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回纥人等。他们或从西 北陆路,或从印度洋—南海海路来到中国,经营西域的玉石、香料、珍 宝以及中国的丝绸、药材等各种各样的货物。公元 8 世纪中叶,“安史 之乱”后,西北陆路受阻,中外交通倚重于海路。并且,由于北方藩镇 割据,战乱不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于是政府加紧整治沟通南北交通 的运河。运河的畅达又促进了沿岸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城市商业化色彩的 加重,这样就给予商胡以更大的吸引力和便利,杭州因此而成为商胡经 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随着大批波斯、阿拉伯人的东来,他们也带来了西亚的宗教和文化。 杭州城内的凤凰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著名的古清真寺,据寺内的清代 碑文记载:“创自唐代。”宋、元以后,凤凰寺周围一带就已经成为杭州城内热闹的穆斯林聚居区。 西兴镇古迹照片:永兴闸 浙东古运河的源头 同时,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人,从海道来华后,有不少就往来于扬州、苏州、杭州、明州间运河的商船上。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取道 南路(又称南岛路),横越中国东海后,南下至明州及浙江沿海登陆, 溯钱塘江或由浙东运河经越州而至杭州,再利用江南运河到扬州,然后 循运河水路西去洛阳、长安。 唐代以后,海上交通逐渐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海外贸易 日益兴盛。宋代和元代,都在杭州设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 而“商胡忆西陵”印证了杭州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一重要地 位对于杭州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