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60 年代末,人民日报社论《大力普及革命样板戏》发布以后,全国掀起了“做革命人,演样板戏”的热潮。记得那一年冬天,8 个革命“样板戏”轮流在各地上演。一本本“样板戏”被大家翻来覆去传唱,在那个年代几乎人人会背诵、哼唱几段。这 8 个样板戏分别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当时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师9团32连。连队里除了少数的老职工外,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知青,也有黑龙江本省哈尔滨、佳木斯和鹤岗的知青。哪里有青年人,哪里就会朝气蓬勃。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也很单调,空闲时知青们就喜欢凑在一起,哼上几句当时最流行的革命样板戏片段。在连队大家唱 歌全凭嗓门,谁的声音大就算谁的歌喉好,跳起舞来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拿起笔做刀枪”那几个老动作。凭着那股对革命的热情,在连队的支持下,大家白手起家,自发地组织起了一支小小的业余文艺宣传队。队员是由连里15名知青组成的,平均年龄18岁,没有一个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虽然队员不多,但是遇到有演出任务时大家都非常认真。每逢过年过节,大家就主动集中在一起,排练一些自 编自演的小节目,一来可以活跃连队的文化生活,二来也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消遣方法。除了承担大的演出任务外,宣传队还要抽空到田间地头发挥作用,如春耕、夏锄、秋收时,宣传队都要主动到前沿阵地为兵团战士们宣传鼓动,及时把连队中的一些好人好事整理出来,编成小节目进行宣传演出。宣传队的队员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排练节目。只是一到每天早晨“天天读”的时候,指导员在上面读“老三篇”,下面打瞌睡的全是我们宣传队的队员。那个时候我在连里算个文艺骨干,由于我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平时也能唱上几句样板戏,所以大家还推选我做宣传队的艺术指导,有时遇到有关节目编排之类的问题,连里和队里都来听取我的建议。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从来就没有拜过师学过艺,只是从小就爱好文艺而已,那些样板戏的唱腔与其说是学会的,倒不如说是听会的,因为在那个年代里,随便走到哪里,随时打开收音机,都能清楚地听到那熟悉的8个样板戏片断在轮番播放。到北大荒后,我的爱好也经常在连队得以发挥与展示,所以我责无旁贷地“卷入”了文艺演出活动之中了。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演好革命样板戏,每个连队都选派出了自己最棒的演员进行排练,节目要先在本连队演出,再到兄弟连队巡回演出,最后在全营范围内评比演出,选拔出优秀节目后再参加全团的样板戏汇演。那个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呀,真是叫人难以忘怀。那时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说到就到,为了及时配合学习“最高指示”,就得马上排演新节目。由于大家都年轻,精力比较旺盛,凭着好记性和超强的模仿能力,只要广播电台的广播刚刚结束,什么对口词、三句半、快板、快书、双簧等等,不出2个时辰,马上就能自己仿效编出一套来,很快一台自制节目就这样热乎乎地出笼上演了。 我们32连宣传队的首场演出是《沙家浜》。为了能代表连队打响这头一炮,演好这台样板戏,队员们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哪怕在田间地头干活,只要有一点点空余时间,就见缝插针地高唱大喊,只要有两三个队员聚在一起,也能够马上开始排练。当春季和夏季来临时,全连战士每天要下地去干农活;到了秋季和冬季,从早到晚要兴修水利工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劳动了一天往往已精疲力尽,疲惫不堪,晚饭后倒在热炕头上,全连开始享受一天中最快乐的事——睡大觉。然而,作为一名宣传队员担负着为全连演节目的寄托与希望,大家都暗暗下决心,绝不能落后于兄弟连队。要知道那时能成为一名宣传队员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大事。为了不辜负“宣传队员”这一光荣称号,队员们只能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抓紧排练。没有排练场就选择连队打麦子的场院。冬季的北大荒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气温一般都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那场院的房子更是四处通风,房子的一边堆放着像墙一样 高的黄豆麻袋包,另一边乱七八糟地堆放着许多农用工具,在场院的露天晒场处停放着“东方红”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场院里没有电灯,只能凭借这皑皑积雪的反光照亮,就是这样一个场地,成了宣传队员们临时排练的大舞厅。别看外面天寒地冻,可在这里却人人干劲十足。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排练时队员们早就忘记了什么是寒,什么是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