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信笔钱塘,回首…
浙江文丛0857-0862:…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二辑…
【遇见·宝藏】活动招募丨走进…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信笔钱塘,回首…
半个世纪九堡人写在纸片上的历…
皋亭万树桃花红
一篇“石破天惊”的报道
似水年华
 
北大荒情怀(一)
来源:《难忘的岁月》(续)  作者:仁真旺姆  日期:2019-01-15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是当年小学语文课本中对“北大荒”的描述。上世纪60年代末,大批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踏上了那片肥沃的黑土地。我被分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932连。这是一个新建的农业连队,当初那里没有人烟,没有房屋,没有水电,没有一切生活设施,有的只是一望无垠的处女地和荒草甸子,以及那从早到晚的蚊子、小咬、苍蝇的轮番袭击。我们的新连队就坐落在白桦林的环抱之中。我们把红旗插在了一棵最高最壮的桦树上,就开始自己动手搭建帐篷。先是砍树,再盖房,开始了艰苦创业的战斗生活。要想发展成为一个像样的连队,修路是头等大事。当初我们修路非常简单,也非常原始。先根据目测,自己定一条最理想的路线,然后就砍树割草,就这么抛抛打打的,人再往上面一走一踩,一条土马路就修好了。

 

当年知青宿舍.jpg


锄 地

 

我和一起来的知青们都被临时分在了农工2班,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叫我们班跟着师傅老孙头(知青们亲切地叫他“老职工”)学锄玉米地。1958年,老孙头响应中央军委号召,跟随10万官兵转业来到北大荒安家落户。北大荒的大地真是一眼望不到边,站在地头远远望去,好像是天地相连了。约3000米长的玉米地,我睁大了眼睛也望不到头。记得那时正是北大荒的夏季,晌午时分烈日当头,大地上闪着一缕缕红红的火气,周围没有一棵树,没有一间房屋,空旷的大地没有一点点可以躲阴凉和休息的地方,除了我们几个锄玉米的以外,周围看不到一个人。我拿着一把大锄头不停地铲着玉米地,一会儿功夫,我的衣服就被汗水全部湿透了,但是看到其他人都干劲十足,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叫渴,我也只好低下头继续锄地,有时衣服湿透了又自然干了。我们吃的中午饭就是早上从连里带来的几个大馒头,没有菜,从地里拔几根野香葱一擦就吃了起来,大地里没有水,就挖个沙坑,用手绢过滤一下就喝。说来也怪,吃了不干不净的东西真的还就是没有病。当坐在地头休息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我最爱倒在地头上,仰望天上多变的云彩,有时东边太阳西边雨。在师傅老孙头的指导下,我学会了观天识云,我能把那些气象谚语背得滚瓜烂熟。我们锄地,往往是从大地的这头,锄到大地的那头。夕阳西下,一天的劳作也就此结束了,我扛起锄头和大家一起返回连队。在新建连队的那段日子里,晚上我们只能睡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钻进那青草飘香的帐篷,我们脚踏青草,早就忘记了一天的劳累。点起小小的煤油灯,只要还有一点时间,我和几个爱写信的战士,就会借着那昏暗的油灯持笔写家书。而这时有的知青在看书,有的在高唱样板戏,有的开始谈理想,谈未来,谈人生价值观,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也许是年轻的缘故吧,大家把白天的劳累很快就抛在了脑后。北大荒的夏日,白天的小咬和晚上的大蚊子不停地袭击我们,我的脸上时常被蚊子咬得发肿变形;昨晚晾晒在露天铁架子上的衣服,第二天清晨仍能拧出水来……但我们都还是干劲十足并很乐观。那时,战士们只要睁开眼就会不停地侃大山,不停地唱呀,跳呀。晚上倒在热炕头上就蒙头呼呼大睡。

 

与狼共舞

 

记得有一年9月上旬的一天早上,霜雪早已挂满了枝头,我独自一人行走在从连队通往团部的大路上,周围一片荒凉,没有一个人影,我在这静谧的世界中欣赏着北大荒的美。突然,我听到在右边的荒草甸子丛中,传来了几声好似婴儿的啼哭声。在这寂静的旷野中,听到如此凄厉的叫声,哪怕是在大白天也会立刻让人毛骨悚然。这时我意识到狼来了,我后悔出门时没带镰刀或棍棒。果然一只灰色的饿狼窜到我身边左右晃悠,饿狼似乎正在寻找着“下手” 的机会。我与它近在咫尺,伸手可及,甚至能听到它“咻咻”的喘气声。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见狼,真的好可怕。我以前听说过,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与狼周旋。然而,更大的危险还在后面,只见饿狼一下窜到我的前面,一下又跳到我身后,然后蹲在道路中间,阴森森地注视着我。此时, 如果我胆怯了,饿狼就会猛扑过来!没有别的选择,我被一种求生的本能驱使着,我壮着胆子大步向狼走去,看到我这“勇敢者”的架势,那狼竟然站起来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恶战结束了。回顾与狼对峙的那长达2个多钟头的惊悚一幕,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

相关内容
忆袁浦的平原绿化 2024-03-12
防空洞里也“繁花” 2024-03-04
往事追忆:话说老底子的余杭镇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 2024-02-06
梅花样的品格——怀念夏子颐先生 2024-02-04
毕生练武 传递健康——记杭州民间武师陈梅勇先生 2024-01-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