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别关注 | | 关于《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的讲解 | 来源: 郑嘉励微信公众号 作者: 郑嘉励 日期:2019-05-30 | 欢迎参观“南宋徐谓礼文书”专题展厅。
展览的名称叫“国宝•重光”,国宝当然是指徐谓礼文书在学术价值、文物价值上的重要性,堪称“国之重宝”;“重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湮没了800多年的南宋文书,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出土,重回人间,一指徐谓礼文书它包含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今天获得了全新的解读和绽放。一
展厅,共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文书迷案”,揭示徐谓礼文书发现的传奇经历和文书随葬地下八百年不朽的奥秘。1.1徐谓礼墓,位于距离县城东5华里的熟溪街道胡处村龙王山麓。南宋宝祐二年(1254),徐谓礼53岁逝世,并下葬不久,肯定有后人上坟,800多年后,万物皆非,地面已无明确迹象,坟墓废弃,逐渐就无人知晓了。大概在2005年,墓葬被盗。据说,当时墓室保存完好,徐谓礼穿戴整齐的躺在棺木里头,出土了少量瓶瓶罐罐,据说还有文房用品和徐谓礼个人的私印。这些文物至今下落不明。还有17卷文书,卷成一筒,放在他的身边。那些器物类的文物,出土不久就卖掉了,因为这一类的文物好卖。而文书,因为内容前所未见,又围绕着南宋中后期的一个名叫徐谓礼的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而且纸张完好如新,很多人怀疑这是伪造的。所以长期在“古董圈”、市场中流通,一直找不到下家。直到2011年,文书的照片被武义博物馆的专家发现。盗墓者知道这是古墓里挖出来的,不能长期接触空气,他们平常妥善保存,用密封袋层层密封。兜售的时候也不拿真迹,而是用照片。照片不太清楚,时任博物馆馆馆长、现在的武义文化局长的董三军、还有薛骁百最早看到这张照片,就把这张照片给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郑嘉励。虽然内容前所未见,但是专家经过解读,认为文书绝无造假的可能:一、前所未见的东西,无法作伪,作伪需要有仿造的对象;二、官方文书,有复杂、严谨的格式,宋人书法也有宋代书法的时代风格,这些都是今天的作伪着无法仿造的。尽管文书上的书法,未必就是宋代顶好的,但有宋人笔意,让清代民国时期的人去模仿,就很难做到,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气神;三、作伪的动机呢,是为了赚钱。徐谓礼名不见经传,内容也“古怪”,很难找到识货的人。如果为牟利,应该伪造苏东坡、陆游这样的人物,内容也要风雅一点,脍炙人口的山水或诗词,才好出手。从动机上看,人们不会去仿造这种东西,一抄就是四五万字,每个字都工工整整,一笔也不懈怠,天下没有那么笨的骗子。专家判断文书是真实的,更推测这应该就是武义本地出土的,当即决定向公安局报案,务必破案。如果将文物全数追回,那必定是文物界、宋史学界的大事。到了2011年12月,经过公安局的艰苦工作,盗墓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归案,缴获文书13卷。2012年7月5日,又追回已经流失到北京的另外四卷文书。共17卷文书,完璧归赵。经过犯罪嫌疑人对盗墓现场的指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对墓葬进行发掘,出土了徐谓礼和他的妻子林氏的墓志,确证了文书的出土地点。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中央电视台拍过一个专题片,挺好看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1.2这是徐谓礼墓地的复原模型,我们可以借此了解文书出土地点的情形,以及南宋品官墓地的一般性特征。徐谓礼墓坐落于龙王山麓,左、右、后三方,有山环绕,前景开阔,武义江在远方流过,环境挺好。这种地形叫“怀抱之地”,就像我们坐在太师椅上一样,平视前方,后有靠,左右有扶手。这种地形,与当时流行的风水观念有关。这种风水叫“形势派”风水,也叫“峦头派”,是江南地区选择墓地流行的、固定的模式。徐谓礼墓坐落的位置,后高前低,三面环山,远处还有遥想对应的“案山”,正是形势派墓地的特征。现在徐谓礼墓现场,大概已经建了房子,地貌已经改变了。这个墓地模型的复原,在地形上,当然也做了适度的夸张,真实的龙王山可能没有这么巍峨,我们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形势派”风水的典型择址,这叫“艺术的真实”哈。古人认为墓地的好风水,找到一个理想的埋墓穴位,事关重大,祸福寿夭,子孙的富贵贫贱,都于此相关。古人认为,地下的“生气”是流动的,枝枝叉叉,“气”汇聚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适合埋墓的的穴位。风水先生就是要寻找这样的穴位。“气”有什么特征呢?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气”会停留、汇聚起来。徐谓礼墓就是选址在这样的地方,你看它背后有靠山,而且是层层叠叠的山,这叫“来龙”,左右两边又有围护,墓前有对照的案山,还有一条河流过,这就是“藏风纳气”的地形。如果前头没有河流,明清时期的坟墓,人们就特意在坟坛前挖一口半圆形的池塘。今天温州流行的椅子坟,坟墓像把太师椅,背有靠,左青龙,右白虎,前边还有一口半月形的凹槽、池塘,就是经典的“形势派”风水的意象。南宋的墓地,大概就是自前往后、逐级抬高,沿中轴线分布,墓室位于中轴线末端的地下,墓后缭以围墙,一般都是这样的形式。墓前,是一条墓道,现在的徐谓礼墓道上没有石像生。我们没有办法判断下葬之初,墓前是否有石人石马,因为徐谓礼去世前夕约莫是个五品官员的级别,理论上,应该有石虎、石马,但是无谓的推测没有意义,总之现在墓前是没有石像的。墓前还有一个三开间的祠堂,墓前的祠堂,当时,可能供奉徐谓礼夫妇的牌位。穿过祠堂,有座牌坊,后边是八边形的封土基座,馒头状的封土下面,就是徐谓礼的墓室,文书就是从那里出土的。当年,下葬之初,需要有人守墓,这些事通常交给附近寺院的僧人打理,徐谓礼墓的旁边,早在几年前,都还有一座庙宇。我相信,南宋时期也应该这样。至于徐谓礼的父亲徐邦宪墓,并不在龙王山,而是葬在武义城内壶山的地方,直线距离大概有五里多,父子并未合葬,因为老子要找风水宝地,儿子也要寻找一个完美的“环抱之地”,都要独占好风水,当然无法埋在一起。1.3那么,徐谓礼为什么选择文书随葬?而文书为什么又历经800年而不朽呢?
揭开封土,下面就是两个并列的长方形的墓穴,这是最典型的夫妻合葬的形式,男左女右,徐谓礼墓室在左,他的妻子林氏墓室在右,夫妻“死当同穴”,各居一室,中间以隔墙隔开,是个独立的空间。苏东坡《东坡志林》称这种夫妻合葬形式为“同坟异葬”,也就是不同的墓室,共戴一个坟包(封土)。夫妻死同穴,相敬如宾,又不失男尊女卑的分寸,苏东坡认为这是最为“得礼”的葬室,这是既合理又合礼的夫妻合葬墓室,完美!徐谓礼夫妻的长方形墓室以砖头砌筑,顶铺石板,叫“砖椁石板顶墓”,这种墓室不求体量的大小,但求“容棺”而已,装下棺木,墓室内的空间就很有限了,它主要以“深埋、密闭、坚固、防腐”为特征。徐谓礼的墓地,在他生前肯定已经准备好了。林氏早他7年去世,早已入葬右穴。徐谓礼去世后,开启左穴,并不会打扰早逝的妻子。下葬时,棺木是垂直起降的,这与汉六朝时期入葬的行为模式不同,六朝的棺木,是沿着斜坡墓道,从前往后,送进墓室,再把墓门封砌,而徐谓礼棺木是从上往下垂直放入的。想当年,徐谓礼穿戴整齐,躺在棺木里,身着多重衣裳;尸体与棺木之间的空隙,也用各种衣物塞紧,使其不会晃动。徐谓礼墓,墓室不大,确如古书所说“仅能容棺”而已。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丧葬习俗,也相对“世俗化”,多以生前的实用器物和玩好随葬。比如徐谓礼是个文官,除了随身衣物以外,就以文房用品,笔、墨、砚台、镇纸等随葬,看这个唾盂,类似于今日的痰盂,吃饭时吐吐鱼刺骨头之类的。这些都是他生前的实用之物,能够反映他的日常生活和趣味。文书的随葬,当然更能说明问题,他是官员,官员最能证明他身份的就是官文书,各种委任状和证书,坛坛罐罐反映他的生活,文书反映他的官员身份。墓室以防腐为主要追求,确保不腐。据盗墓者供称,文书原本卷成一轴,装在一个金属容器,容器外面蜡封,然后置于灌满水银的棺木里,徐谓礼是躺在水银里的。再把棺板盖上,不用钉子,用卯榫咬合,然后整体髹漆,朱红色的大漆,棺木无任何缝隙。棺木和墓壁之间空间很小,再浇灌三合土,就是黏土、沙子、糯米浆、松香等搅拌起来,就和今天的混凝土一样。然后,盖上石板顶,再把墓志倒扣在盖板上,再填筑封土,形成一个馒头状的坟包。这般层层叠叠,文书、尸体和棺木就和外界的空气完全隔绝了,如果2005年没有被盗,就算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也不会腐烂。三合土,是非常重要的筑墓技术,宋明以来,江南地区出土了很多的有机质文物,主要原因就是三合土墓的成熟和流行,南宋大儒朱熹在《朱子家礼》中把三合土称为“灰隔墓”,并把这种技术推荐给广大民众。三合土非常坚硬,考古发掘时,用电钻都冲不开。2005年被盗的时候,盗墓者掀开石板,徐谓礼墓志是盖在石板上,被砸碎了,然后把棺木锯开一个洞,洞口非常小,充其量只能够一个小个子出入,月黑风高之夜,他们就这样把文书盗走了。最后捕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果然就有一个小个子。文书出土后,2005年到2011年之间,长期市场兜售,直到破案。二
第二单元,叫“官场实录”,主要介绍徐谓礼文书的内容及其解读,从文书解读南宋的官僚制度、政务运作、官员任命的各种细节。这是展厅最核心的版块。广义的“文书”,指公文、契约、个人信札等等公私文字图籍;狭义,特指政务公文、法律条令等公务文书,主要是往来于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的公务文书。2.1《徐谓礼文书》共有17长卷,4万多字,主要由告身、敕黄、印纸三部分组成,其中,“告身”是官员最主要的身份凭证。在介绍具体的文书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白两个基础的概念:阶官和差遣;选人和京官。宋代官制,一个官员的职官,由阶官和差遣两部分组成:阶官,也就是寄禄官,代表官员俸禄和品级的,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级别,比如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差遣,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比如文化局副局长、局长、副县长、县长。举个例子,“通直郎、知建康府溧阳县徐谓礼”——“通直郎”是正八品的阶官,“知溧阳县”是实际差遣,溧阳县的长官,知县。告身,主要就是阶官的“任命状”,即朝廷授予官员寄禄官的身份证书(南宋任命中央机构、路级转运使、地方节度使州官员的差遣,例用“告身”,而不用“敕黄”);徐谓礼的“告身”,就是各种委任状的汇抄,把他从19岁进入官场以来的历次“转官”凭证,通通抄录一遍,按年代先后编排起来。2.2选人和京官,也有必要说明。宋代文臣阶官,分“选人”和“京官”两种。选人,自“将仕郎”以上至“承直郎”共有七阶;京朝官,自“承务郎”以上至“宣德郎”为京官,自“通直郎”以上至“开府仪同三司”为朝官,合称京朝官。自选人升至京官,称为“改官”,只有京官才有任职中高级官员的机会,“选人”只能浮沉于官场的基层。改官,需要任官年限,更需要多位中高级官员的推荐。一般来说,从选人改为京朝官,需要十年左右,如果缺少人脉,即便是进士出身,也有可能终身无法升至京官,一生“老于选海”。从选人到京官,这一步非常艰难,打个比方,选人相当于“正处级”以下,京官相当于“副厅级”以上,厅级干部以上才算是高级干部,才算真正当官的。但这很难很难,绝大多数的干部一辈子都到不了,对吧?徐谓礼的生父徐邦宪,是南宋名儒,官至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后以显谟阁待制致仕,也就是退休。名门之后的“官二代”,徐谓礼十九岁荫补为“承务郎”,即京官的最低一阶,30多年宦海浮沉,从第三十阶“承务郎”,升迁至第十八阶的“朝散大夫”。我们真为徐谓礼高兴,年纪轻轻,就以京官起步,起点很高;当然,我们也为《徐谓礼文书》而感到遗憾,他的告身直接从京官的最低一阶开始,而宋代选人的系统文书,我们至今没有见过。2.3录白宋代的告身,有实物传世,后头讲到的《司马伋告身》和《吕祖谦告身》都是原件;当然,更多的是抄件、副本,颜真卿把自己那一任的官阶抄了一遍,叫《自书告身》,这是书法爱好者都知道的。告身,代表身份,子孙也要妥善保管,世世代代永宝之,可以证明自己是官僚家属、官户人家,可以享受相应的权利。徐谓礼文书的原件,应该收藏在家里,当然中央的吏部的架阁库,档案库可能也有一份存档的。随葬的文书,叫做“录白”,古代没有复印机,只能把文书按原样格式抄录一编,做一个副本。副本,由官府指定的书铺抄录,经官方核对、加印,在法律上是合法、有效的。当然,徐谓礼用来随葬的“副本”,只是为了在阴间证明身份,不必加印盖戳。《徐谓礼文书》,到底是谁抄录的?目前说不清楚。杭州师范大学的方爱龙老师,将文书与由徐谓礼撰书的他的妻子《林氏墓志》碑刻,进行笔迹比对,认为文书出于徐谓礼本人之手。但是,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个说法。古人有避讳的法律规定和习俗,比如帝王的名讳,就必须回避,宋代的铜镜改称“照子”,据说是为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赵敬的“嫌讳”,同音字都要避,本字“敬”,当然更必须回避,然而这种常用字,躲无可躲,只好采用“缺末笔”的方式回避,就是不写“敬”字的最后一个笔划;徐谓礼生父徐邦宪,字文子,文书中果然出现了几处对“文”字进行缺末笔的处理,只写点、横、撇三笔,而省去最后一捺。这是徐家的“私讳”,孝子遇到父亲的名字,理应要避讳,不会直接书写,父亲如果叫“王明”,朝廷让他到明州当官,那他就有正当理由拒绝赴任。所以,南宋皇帝的名字,故意选用一些冷僻的字眼,比如赵顼、赵昚什么的,正常人根本用不到的字眼,这大概可以算“仁政”吧,比较人性化,不至于太扰民。但在徐谓礼文书中,避讳并不严格,同样的“文”字,有些避讳,更多的并不回避。如果是徐谓礼本人书写,应该不会如此漫不经心。这是题外话,总之,文书的书写者,到底是谁?是个不解之谜。2.4接下来,我们根据南宋《司马伋告身》的原件,来详细解读告身的基本格式和官员任命、审批的基本流程。
司马伋,北宋大儒、《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的孙子,南渡后,家住在绍兴。图版中,描红的部分,叫“制词”,这是告身内容的主体部分,是由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撰写的四六文体,也就是六朝以来流行的骈体文。内容是乾道二年,任命司马伋为“淮西总领”这个差遣的理由,说明淮西总领是个怎样的重要岗位,司马伋如何德才兼备,又是司马光的孙子,名门之后,肯定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诸如此类。现在的语文课本总是说,四六骈文,虚张声势,华而不实,其实这种文体,念起来,音节铿锵,特别有仪式感,特别像回事儿。写这类文章的词臣、翰林学士,都是文章高手。欧阳修他们高举“新古文运动”的旗帜,士大夫的日常书写文体,基本上回到了司马迁《史记》的传统,但是六朝以来的骈文,还保留在官文书的制词里。制词结尾处,有“奉敕如右”字样:“敕”是上行文书,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尚书省下的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中书省,负责起草文书、官员任命,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最后报给皇帝批准,并以皇帝的名义颁发,这叫做“奉敕如右”。古人的文字,从右至左,竖向书写;今天横排,自上而下书写,“如右”,也就是今天的“如上”“如前”。“奉敕如右”的下面,是“牒到奉行”四个字。“牒”是下行文书,就是把经过上级批准的文书任命,交给下一级,交给尚书省去执行。图版中,绿色的部分,都是各部门签署的程序,走完全部流程后,交给尚书省执行。这是基本的任命程序,由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核,经皇帝批准,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彼此联系,互相牵制,南宋后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虽然合二为一,但在文书的格式上,依然保持着各自独立的形式。在徐谓礼生活的年代,宋宁宗、宋理宗皇帝都比较弱势,屡屡出现被韩侂胄、史弥远等权臣操纵、架空的情形,皇帝可以绕过三省的正常程序,直接以“内批”“内降”的名义,相当以“领导批示”的形式任免官员,这当然是经常发生的情形,甚至屡屡涉及特别重大的人事。但这毕竟是制度外的做法,在当时就备受争议。这边就不详细说了,我们主要还是根据文书,解读制度化的、框架内的政治生活。“牒到奉行”之后,绿色的部分,可以看到许有官员对司马伋任命的签署,官位由大到小,依次签署。乾道二年,宰相没有任命,所以中书令、侍中一栏都空缺;从时任参知政事魏杞开始,才有正式的签押,“参知政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吧。后面的“芾”字,是时任权参知政事蒋芾——他们的身份很高,只需要签写一个单名就够了,不必连名带姓。后头的签名人“岩肖”,名叫陈岩肖,身份是给事中,也就是门下省负责审核的官员:排名给事中之后的“中书舍人”王曮,就是文书起草的人,也就是前头提到写作制词的文章高手。大家都签名后,再把正式任命,付给尚书省的吏部,由吏部负责执行。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吏部官员的签署,我们可以看到吏部尚书是空缺的,由“权吏部尚书周执羔”签署,他是当时的代理长官。图版中黄色部分,就是吏部走完前头的所有程序,最好拟定的告身的定稿,也就是吏部交给官告院正式制作“委任状”的文本。官告院,是制作告身的具体办事机构。图版中绿色的文字中,有“符到奉行”字,这是吏部下发给官告院的居高临下的命令口吻,命令官告院立即根据上述内容制作告身。后头的就是官告院具体办事人员的签字,办事人员身份很低,很难说具有官员的身份,他们的签署,都要求连名带姓的,以便于日后追查责任。这就是一道完整的告身,所体现宋代文书生成、政务运作和官员任命的过程。徐谓礼的11道告身,尽管内容不同,但也是同样的格式,同样的原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这种解读模式,逐一品读。2.5徐谓礼文书,保存完整,根据文书的内容,可以描绘出徐谓礼一生仕宦的“行迹图”,他最后的任命是“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泉州的长官。这是个重要的岗位,泉州是当时世界性的贸易大港,可惜,徐谓礼没有正式上任,就去世了。我们看到,徐谓礼一生的足迹,并没有跑得很远,就是浙江、江苏、江西这三个地方当官。2.6敕黄
与告身不同,敕黄,主要是差遣的委任状。徐谓礼一生,共担任过13个差遣,其中将作监主簿、太府寺丞、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这三任差遣的委任文书,用“告身”(南宋任命中央机构、路级转运使、地方节度使州官员差遣,例用“告身”);其余的10个地方官差遣,都用“敕黄”,由尚书省签发,共10通。其中,9通是具体差遣的任命,1通是提举宫观的“祠禄官”任命。完整记录了徐谓礼从在地方的任官履历。共一卷,由多纸粘接,是一个长长的卷子。太长了,我们估计不足,连展柜都装不下。我们来看两道具体的敕黄文书,解读文书所反映的差遣任命程序。祠禄官的任命,也是颁发“敕黄”文书。宋代的文官政治,一向以对士大夫宽厚、友善而著称。北宋神宗朝,王安石变法,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祠禄”就是用来安置不同政见者的办法,让他们提举宫观,比如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台州崇道观,他们当然不用到道观去上班,更不用去做道士,无非就是给他们一个领俸禄的名义。这是宋代特有的优待不同政见者的做法,真可以看出宋代文官政治某些重要特征,宽厚仁慈。如果在明代,那可是要庭杖的,当众打屁股,羞辱你,甚至直接打死。
这是淳祐二年,奉议郎(正八品)徐谓礼向朝廷呈递申请祠禄官的札子,获朝廷批准后,授予“主管台州崇道观”的任命,并由尚书省签发牒文。这封牒文采取“套牒”格式,也就是尚书省下发的牒文前头,全文引用了徐谓礼的申请报告原文(札子)。牒文的末尾,照例也要有相应官员的签署才能生效,签押的官员,“别”是别之杰,时任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范”是范锺,兰溪人,他在淳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最后一行的“右丞相”,应该是大名鼎鼎的史嵩之,鄞县史氏家族的,史弥远的侄子。当然,徐谓礼不用到台州的道观上班,在家待着就是了,“任便居住”,随便在哪待着就行。这是端平元年,尚书省下发的授予徐谓礼“知溧阳县”差遣的牒文,任命他为南京溧阳县的知县,替代前任知县徐耜。牒文末尾的押字,“陈”是陈贵谊,时任参知政事;“乔”是乔行简,浙江东阳乔宅人,也是时任的参知政事。“右丞相”是郑清之,鄞县人,权臣史弥远的老乡,关系密切。乔行简、郑清之的后头,写着一个“假”字,推测文书签发之日,他们两人正在告假中,也许正在度假呢。2.7印纸
徐谓礼文书中,数量最大的,是印纸。印纸,是官员的档案与“绩效考核表”。上任之初,上级部门颁发一份印纸与其相随,相当于“干部档案”。将官员在任期内的作为和表现,记录在档案内,叫做“批书”,作为日后考核、升迁的依据。印纸,此前只见于宋代的文献记载,徐谓礼的“印纸”,是首次得见的实物,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瑰宝。 | 相关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