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山房坐落于西湖玉泉景区,原门牌为马岭山5号,现在的门牌是玉泉路1号。别墅的名称是当年蔡元培先生所取的。 蔡元培的女婿林文铮在1980年9月4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杭州西湖区马岭山5号是我岳父蔡元培赠给我亡妻蔡威廉的遗产。”可见这座老屋与蔡元培的关系密切。那么,蔡元培当年是如何赠送这座别墅的呢?这要从蔡元培的女婿林文铮说起。 函约林风眠共赴法国 林文铮(1903—1989),广东梅县人。少年时,他与林风眠在同一所中学——省立梅州中学读书。中学毕业以后,林风眠在家乡赋闲,而林文铮却跑到上海去补习英文。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内,林文铮自然能获得不少重要的信息。他曾回忆说:“当时我在上海补习英文,欣逢蔡元培先生提倡青年学生留法勤工俭学的号召,立即函约林风眠来沪同去法国。1919年12月28日,我和林风眠在上海乘法国邮船安德列雷奔号赴法,同船者约百余人。1920年1月31日抵马赛港,林风眠和我在枫丹白露中学补习法文,同学约有四五十人,其中有:徐特立、李立三、李富春等。” 一年后,林风眠转入法国国立第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而林文铮则去了巴黎大学学习西方美术史。在法国留学期间,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刘既漂等人组织了一个美术沙龙——“霍普斯会”。1924年5月21日,这个美术沙龙举办了一个中国美术展览会。当时,旅居在法国的蔡元培先生应邀前来主持开幕典礼。在这个展览会上,林风眠杰出的画艺和林文铮出众的文才给蔡元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为蔡元培的女婿 1927年秋,林文铮、吴大羽、刘既漂学成回国,他们从巴黎乘火车,途经苏联回到北京。先期回国的林风眠则刚辞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职务,便与林文铮等人一起南下来到上海。 蔡元培当时正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大学院”(即教育部)的工作,便马上向林风眠、林文铮等人发出了邀请书。林风眠、林文铮等人到了南京,蔡元培就聘任林风眠为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文铮为委员兼秘书。 1927年12月,林风眠建议在长江之南,设立一所艺术最高学府。蔡元培立即表示同意,马上派林风眠、林文铮等去江南考察国立艺术院院址,最后选定了杭州西湖孤山旁的“哈同花园”。国立艺术院成立后,蔡元培聘林风眠为院长,聘林文铮为教务长兼西洋美术史教授。 1928年4月10日,蔡元培偕夫人,由南京来杭州,主持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并把自己的长女蔡威廉留在了该院。蔡威廉也是学美术(油画)的,擅长于人物肖像画,她便在艺术院担任了西画教授。 蔡威廉不仅有才而且漂亮,林文铮虽然早就对她有爱慕之心,却不敢吐露,毕竟一个乡村出来的穷孩子,怎敢高攀名门闺秀!当时,追求蔡威廉的人也不少,但是,蔡威廉却看中了林文铮。她和林文铮一见如故,相识一个月后,两人在林风眠的陪同下去南京面见蔡元培。蔡元培听后大喜,说:“马上订婚!马上订婚!”1928年11月,林文铮与蔡威廉在杭州喜结良缘。蔡元培给了女儿、女婿一笔钱。1934年,林文铮、蔡威廉夫妇便用这笔钱在杭州的马岭山上盖起了自己的别墅。蔡元培为此楼题下了“马岭山房”四字。 马岭山房由两座建筑组成,前面一座是平房;后面一座是两层的楼房。总建筑面积为268.07平方米。虽然,林文铮、蔡威廉都是留洋学生,但是,他们所建的马岭山房却是中式结构,房屋的墙体甚至还是用泥土夯筑而成的。 被迫离开马岭山房 应该说,居住在杭州马岭山房,是林文铮、蔡威廉夫妇最幸福的一段岁月。但是,不久日寇的炮火就打破了他们的幸福生活。1937年,在侵略者的铁蹄临近杭州城时,林文铮、蔡威廉夫妇就随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前生为杭州国立艺术院)的师生离开杭州,撤向西南后方。逃难的路上,贫困就开始伴随着这对恩爱夫妻。1938年冬天,林文铮、蔡威廉夫妇带着5个孩子历尽艰辛来到昆明,租下了城内的一处破旧民房,安下了家。恰好著名作家沈从文是他们当时的邻居。沈记录下了这对患难夫妻的贫困生活。[SITESERVER_PAGE] 沈从文的《记蔡威廉女士》作于1939年6月。文中讲到,当时,带着5个孩子的林文铮、蔡威廉夫妇都早已失去了工作。有了身孕的蔡威廉整天忙于繁重的家务。后来,蔡威廉在生第六个孩子时,因产褥热去世。 沈从文痛心地指出:“死的直接原因是产褥热,间接原因却是无书教,无收入,怕费用多担负不下,不能住医院生产,终于死去。人死了,剩下一堆画,六个孩子。”蔡威廉去世前曾悲愤地写下“国难!家难!”四个大字。 饱经风霜经历苦难 林文铮在昆明住了7年,为了养活六个孩子,他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变卖了家中几乎所有值钱的物品。抗战胜利后,林文铮被聘为北京中法大学教授。1951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法大学解散,他去广州中山大学执教。1953年,林文铮又赴南京大学担任教授。 在1957年大鸣大放的岁月中,林文铮在一次会议上,提了几条建议和意见,就此获得了一顶右派“帽子”。不久,林文铮又被投入牢狱,关押了20年时间。 服刑期间,监狱的几位负责人,知道林文铮是国内知名学者,因而暗中允许他看书。为了不至于把自己所精通的法文忘记,林文铮自己出钱买来了法文版的《毛泽东选集》、《列宁选集》。他一边阅读,一边用中文、法文撰写读书笔记。 1976年春,林文铮终于跨出了牢狱的大门。出狱后,他来到阔别的杭州,住在小女儿林徵明家中。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为林文铮平反,恢复了名誉,补发了工资,还归还了他的马岭山房。1980年,林文铮还当选为杭州市政协委员。 重新住进了马岭山房,难免使林文铮回忆起自己当年与蔡威廉在此的美好生活。但是,林文铮的晚年生活并不单单只是回忆,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还是经常出席各种学术研讨会,并曾到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讲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林文铮曾在马岭山房接受过一次记者采访。当时,林文铮正在将法文版的《巴尔扎克全集》翻译为中文,他自信,自己的译本一定会更接近巴氏作品的原貌。采访中,林文铮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当年被捕入狱的原因——抗战时避寇云贵,教课之余,与西南联大一些有同好的教师一起研习“黄教”。后来,这段经历竟被认为是参加过“反动道会门”,因此被捕入狱。 1989年,饱经磨难的林文铮先生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87岁。此后,马岭山房主要是由其女儿林徵明一家所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