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一首当年的老歌,热泪盈眶…… 看一眼发黄的老照片,思绪飞扬…… 喊一声老友的外号,深情对望…… 昨天早上,300位当年在黑龙江虎林插队的杭州知青,终于回到了第二故乡,重新踏上了那用青春和汗水灌溉过的黑土地,见到了梦里早已相见多次的父老乡亲。脸上挂着泪水和微笑,心中激起几多情思,几多回忆。 而乡亲们也没有忘记这些当年的知青。昨天,在边陲小城虎林,数万乡亲和杭州知青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一位老乡亲抹着眼泪说,多少年了,虎林城里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 揣着“旧车票”登上回乡路 虽然回家的路有数千里,但这一路,没有人感到疲惫,没有人抱怨,有的只是对故乡的憧憬。 当年在富荣公社插队的潘宏远一直难以入睡,因为他的这趟行程要完成的是两个人的心愿。“在出发前我就激动得睡不着,睡不着我就写东西。”老潘给记者看了他工工整整写在纸上的一篇文章,虽然文字并不是十分优美,却体现了一位老知青对“第二故乡”的深厚感情。他告诉记者,本来他还有一位当年一起插队的同学,多年来一直想和自己一同回黑龙江看看,却因为工作忙一直未能如愿。可就在几年前,那位老同学突然去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老潘说:“我是带着老同学的心愿去的,一定要把他的遗憾弥补一下!” 在火车上,记者发现不少知青还保存着当年插队时发的“光荣证”,虽然纸面已经发黄,但大多保存得十分完整。一位知青告诉记者,当年这些“光荣证”就像旧车票一样,如今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揣着“光荣证”踏上回乡的路,还能找回一些当年的感觉。 5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对这些已不年轻的老知青来说,是艰苦的旅程,但在他们的脸上,却难以找到疲惫的影子。对经历坎坷的他们来讲,回家是一种情结,这种情结让他们忘记了一切疲劳。 欢庆锣鼓敲出的是泪水 这一路,知青们也有很多惊喜。在哈尔滨火车东站转车的时候,一进大厅,知青们就被一阵熟悉的歌声吸引住了,《庆丰收》的歌舞勾起了知青们的回忆。原来这是哈尔滨一支由知青以及知青子女组成的歌舞团在欢迎杭州知青。 歌舞团团长刘可广本人也是一位知青。他告诉记者,早就从报纸、网络上知道了杭州知青要返乡的消息。为此,他还千方百计了解到杭州知青在哈尔滨转车的时间,还找到车站负责人要求借用场地。“车站站长一听说是这事,二话没说就把大厅给我们腾了出来。”一首首老歌、一支支舞蹈,让不少知青忍不住泪水满眶。 杭州知青的到来也在黑龙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的各家媒体都派出了采访小组,新华社、《中国农民报》也有两人以知青兼记者身份对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 “欢迎孩子们来家吃饭” 当知青们到达虎林的时候,欢迎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知青们一下火车,就被欢迎的人群包围了,有专门的礼仪歌舞队,还有迫不及待赶来的知青们的老朋友、老乡亲。 虎林火车站的广场上,上万名虎林群众夹道欢迎杭州知青,手持鲜花的欢迎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当年富荣大队的老书记来了。虽然老人家已经80多岁,但一听说当年的孩子们要回来,早早地就站在火车站的门口望眼欲穿。当年在富荣大队插队的知青们看见了老书记,就像看见了自己的长辈一样,流着喜悦的泪水扑了上去,问长问短,亲热异常。知青陈菊仙激动地说,当年在插队的时候,老书记就很关心他们,这是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恩情。 庆丰收大队的老队长林开祥也来了。为了欢迎知青的到来,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早两天就把两间新房子粉刷了两遍。在“首届北大荒虎林知青返乡节”的开幕式上,淳朴的老人只是简单地说道,“欢迎孩子们来家吃饭”。 浓浓乡亲,浓浓亲情,在欢迎宴会上,不少知青都醉了,醉得酣畅淋漓,为的是这份酝酿了35年的深情。 “这一刻,我们是最幸福的人” 昨天晚上8点,在虎林市中心的休闲广场上,一朵朵绚丽的烟花映红了天幕,每一次烟花的绽放,都会带来一阵欢呼。看着这些为自己而燃放的美丽烟花,知青们无不感慨万千。 35年前,知青们来到这里时是寂寞的。当时他们一下火车,就分赴各个大队。如今,知青们回到这里是幸福的,欢迎的人群让他们激动不已。知青王琳笑着说:“这一刻,我们是最幸福的人。”而知青们也的确有理由享受这一份荣耀。当他们年少时,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北大荒;当他们成熟时,他们又带着项目、资金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出力。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杭州知青海闻博士专程赶来为当地政府办讲座。这一切,让杭州知青的返乡,有了新的一层意义。感情为纽带,发展为目的,杭州知青不经意间,开创了一种知青返乡的新模式。黑龙江省一位领导高兴地说:“杭州知青让黑龙 江和浙江的合作推到了更高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