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钱塘人物
 
沈近思
来源:《杭州历代名人》  作者:夏卫东  日期:2019-12-17

沈近思.jpg

沈近思.jpg

沈近思

沈近思(1671-1727),字暗斋,号位山,又号俟轩,仁和(今杭州)人。近思九岁丧父,因家贫曾在灵隐寺出家为僧。后还俗,在他人的资助下,刻苦研习儒家经典,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考中进士。因返乡错过了吏部铨选日期,因而直到康熙四十五年,才被授予河南临颖知县。

到了临颍以后,他谢绝一切馈赠,并禁止下属向百姓摊派。康熙四十八年,临颍邻县济州孔家口的堤坝发生坍塌,大水冲入临颍境内,很多居民的房屋被冲垮。在沈近思的请求下,清政府对当地进行了赈济。沈近思认为光靠赈济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只有加固颍水的堤坝才是长久之策。于是,他请求清政府对孔家口的堤坝进行修理。为了解决修复堤坝的经费,沈近思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在他的影响下,临颍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就将堤坝加固了。从此以后,当地很少发生水灾。为提高对于灾荒的自救能力,沈近思利用丰收之年设立七所社仓,储备粮食。在临颍,沈近思还不遗余力地推行封建道德的教化。他在当地设立了紫阳书院,用程朱理学的思想来教育读书人,甚至不辞劳苦,亲自在葛冈村的村塾中教书。另外,他还在当地建造了岳飞、于谦的祠堂,修茸了宋代著名将领杨再兴的旧墓。康熙五十二年,在河南巡抚鹿祐的推荐下,升为广西南宁府同知。后因病辞官回乡。

康熙五十九年,浙江巡抚朱轼推荐近思负责监督清河的本裕仓。上任后不到两个月,就被改派署理台湾知府。台湾的朱一贵起义此时刚被镇压下去,为了有效地管理台湾、防止再次骚乱,近思向清政府上奏《远虑四论》。其主要内容是:在行政设置上,台湾澎湖等地只设三县,数目太少,应再析置数县,并厉行保甲制度;在军事上,台湾应调整军事力量的分布,同时也要提高军队战斗力。另外,还应加强对台湾流民的管理,只有审查了他们的籍贯户口后才能授予田地。沈近思的这些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稳定了对台湾的统治。

雍正元年(1723),沈近思 被正式任命为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文选司是负责对中下级官员的升迁工作,因而一些文选司的胥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营私舞弊。沈近思到任后,勤于政务,使这些胥吏再也无法招摇撞骗了。沈近思不畏权贵,敢于与当时的权臣争执是非。隆科多非常佩服他的勇气,称其为“诤友”。雍正皇帝知道以后,就将沈近思提拔为太仆寺卿,仍兼管文选司。雍正二年,被破格提升为吏部侍郎。

雍正五年,沈近思死于左都御史任上。雍正皇帝派平郡王福彭前往祭奠,加沈近思为礼部尚书、太子少傅,并赐谥号端恪,并命吏部派专人为沈近思办理丧事。其子沈玉琏由清政府抚养,后在乾隆朝时曾出任广西桂林同知。

相关内容
工书善画两翰林:董邦达、董诰父子 2024-10-30
史话杭州·名人杰士: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 2024-10-30
“浙西高士”吴颖芳 2024-09-24
“自视为一个农民”的校长、教师 2024-09-11
施肩吾:开发澎湖第一人 2024-09-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