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各师范学堂内,要论及艺术教育的普及情况而或影响力,“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发展历程不可不提。 1908年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其前身是1899年设立的“养正书塾”,它是杭州乃至全国较早实施现代艺术教育课程的本土院校。养正书塾于1901年改名为“杭州府中学堂”。后因学堂兼有优、初两级师范,所以于1908年改名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当年春天,新校舍在杭州旧贡院的废墟上建成。学校的主体是七进二层教学楼,建筑风格参考了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内设健身房、附属小学、食堂宿舍等完备设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级师范学堂还聘有专门的音乐与手工教师,为艺术课程开设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学校很快就成为了全浙师范教育的中坚。“当时规模的远大,校舍的宽敞,不但为浙省冠,抑且为东南所少有……一师因师资、地点及旧日规模等关系,犹为浙省教育重镇,且渐为浙省新思想的一个中心堡垒”。 学堂设优级师范选科、初级师范简易科和体操专修科,其中优级选科培养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师资,属于高等教育。优级选科分史地、数学、理化、博物4科。学制预科1年,本科2年。课程参考《奏定学堂章程》,但并不十分严格。在艺术类课程中,初任的西画手工教师为日籍教员吉加江宗二,方法参照日本学校美术教育模式,主要为临摹练习。音乐教师为日籍教员元桥义敦,后为周承德,毛笔画教师为包敦善。 姜丹书 清宣统二年(1910),改招六年制的优级分类科和五年制的初级本科师范。优级分类科第一二年称补习科,第三年称公共科,后三年称某某分类科。补习科内设置图画、音乐课。1911年,姜丹书作为第一批培养毕业的艺术师资任教图画与手工课程,开展初期的美术教育。 1912年学校改名为“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1912年夏招进两班五年制的新生。第一年预科,后面称本科。“根据1912年教育部《师范学校规程》设置课程,预科科目有:修身、读经、国文、习字、外国语、数学、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等;本科的科目有:修身、读经、教育(包括实习)、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图画、手工、音乐、体操等等,作为普通科目的图画、手工、音乐课每班通习。”1912年秋,李叔同应聘担任全校西画、音乐课程教学,音乐与周承德分担,姜丹书担任图画与手工课程,手工课与日籍本田利实共同承担,均为当年一流师资。 经亨颐 1912年,在校长经亨颐筹办下,增设了高师图画手工专科,招收美术专科学生。图画手工科学制三年,第一次招生30名,开创浙江省美术教育专业之先河。美术主任由李叔同担任。其他艺术教师主要有:用器画教师薛楷;用器画教师吴宗;图案画教师郑素伯;图画教师樊熙;手工教师姜丹书;习字教师堵申甫;音乐教师周承德;音乐教师金咨甫(本校毕业生,李叔同出家后接替教职);图画教师金玉相(本校毕业生,分担姜丹书部分图画课)。中国早期艺术教育基本仿照日本,所设置的图画手工课,多因师资不足以图画描绘为主。而从目前残留的资料看,高师教师基本上为本国教员。虽如此,图画专科并不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借鉴西方艺术教育经验,并为艺术交流开拓多种途径。图画手工专科开设的第二年,学校尝试采用男性裸模写生,到第四年该校学生作品参展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姜丹书创作的《巴拿马运河图》以及学生吴善惠的刺绣均获国际奖。这些都开创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先例。 1913年,学校改制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遵照1913年2月公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令》,规定图画、手工、音乐均列为师范学校必修科目,不及格者不得毕业。本科师范五年学程中,每年都有这三门功课,且每周有两小时教学。学校图画手工专修科的学生于1915年暑期毕业,共有24名毕业生。“他们毕业后,分布在省立的嘉兴的二中、二师,湖州的三中、三师,宁波的四中、四师,绍兴的五中、五师,台州的六中、六师,金华的七中、七师,衢州的八中、八师,严州的九中、九师,温州的十中、十师,处州的十一中、十一师任教。也有很少数向省外发展的。这样,就勉强解决了本省中学、师范的艺术师资问题”。而在省外发展的毕业生,则主要有吴梦非(上海)、朱稣典(济南)和周玲荪(南京)。这些毕业生在各地任教,培养了一批艺术教育人才,为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0年下半年开始,省立一师试行学科制,减少课程和课时,增加自习课,成立国语、美术等教研室,姜丹书主持美术教研室,学生自愿参加。图画、手工、音乐成为纯粹选修课向学生开设。 1923年,根据教育部的指令,学校实行中、师合校制,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合校,两校合称“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设中学部和师范部,校长何炳松。 1929年,浙江省立第一中学高、初中分办,高中部分改称“浙江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 1931年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无论是早期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还是后来的“省立第一师范”“杭州高级中学”,该校一直都把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1916年,校长经亨颐(1877—1938,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在《师范学校规程》中对师范生的培养提出要求:“谨于摄生,勤于体育,富于美感,勇于德行,明建国之本原,践国民之职分,尊品格而重自治,爱人道而尚大公;为生利之人,勿为分利之人;究心哲理而具高尚志趣。”他主张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认为“美”的教育是“人格教育”中必备的环节。经亨颐的艺术教育理念对第一师范的影响极大。同时他还兼任浙江教育会会长,并创办了刊物《教育潮》,大力鼓吹新思想,反对旧的教育制度,对杭州乃至浙江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内容节选自第三章《名师荟萃蔚英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