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世骏 杭世骏(1696-1773),字大宗,一字堇浦,晚年自号秦亭老氏,仁和(今杭州)人。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向他人借书阅读。与同乡梁诗正、孙灏、严在昌等人组织读书会,互相讨论学术。世骏于雍正二年(1724)考中举人。后曾受聘担任福建乡试的同考官。乡试的考官一般都由进 士出身的官员担任。而杭世骏能以举人的身份担任考官,足以说明他在当时影响之大。乾隆元年(1736),杭世骏考取了丙辰博学鸿词科,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纂修。 乾隆八年,杭世骏在别人的推荐下,参加御史的铨选考试。他所答的《时务策》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其主要内容是指责朝廷用人存在偏见。他认为天下满洲人少、汉人多,而各地总督却没有一一个汉人;江浙人才辈出,但是在政府中多年没有人升调。虽然,他所写的内容都能切中时弊,但清朝由满洲贵族统治,一直存在着防范汉人的心理,杭世骏恰恰是触及了“满汉畛域”这个最忌讳的问题。考完之后,杭世骏还洋洋自得,自以为写得很不错。乾隆皇帝一见之下,勃然大怒,认为杭世骏是在与整个满洲贵族集团对抗,准备将其处斩。徐本极力为杭世骏求情,不停地叩头,一直把额头都叩肿了。最后,杭世骏被革职回乡。 杭世骏性格伉直,恃才傲物。他甚至与礼部侍郎方苞发生辩论,引经据典,将一向以经学自负的方苞驳得无言以对。生活上也不拘细节,不喜欢看当时的邸报(邸报是当时政府的内部文告,只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看到)。他家居著书或讲学,闲居二十年,连当地与他年龄相仿的人做到了大学士、尚书、总督等政府高官,他全然不知道。一次, 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土刘纶去扬州安定书院看望他。他问刘纶:“现在做什么官?”刘纶回答说:“实不相瞒,已经做了很多年大学士了。"杭世骏感到非常惊讶。事实上,杭世骏除了平时讲学以外把其他的时间都用于著书立说上了。尽管与他同一年考中“博学鸿词科”的许多人都做了高官,惟独他一人被谴放回家,但是他著的书却是这些人当中最多的。他较著名的书就有《道古堂集》《两浙经籍志》《经籍志》《榕城诗话》《词科掌录》等。杭世骏的诗在当时更是与厉鹗齐名,尝赋《方镜诗》二十四首,在京城被传诵一时。 自北京回家后杭世骏先后主讲于广东粤秀书院、扬州安定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