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医院旧址位于杭州市下城区刀茅巷与凤起路交汇处,是一组红砖实叠的西式教会医院建筑风格独立建筑物,现为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928年,由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郝格肋捐出部分家产创建的仁爱医院在杭州市刀茅巷中段东侧(原刀茅巷174号)正式开业,又名圣心医院。
第一任院长为中国籍修女孙儒理。同年秋天,医院由英籍彭嬷嬷(Sr.Apolline Bowlby)任院长,法国巴黎大学医科博士杨士达受聘担任主任医师。
▲1937年在修女楼前医师和修女合影
医院实行家长式的管理方法,修女院长负责全院的人事、医疗和财政事务。院长之下设主任医师,协助负责医疗业务。当时的仁爱医院仅开展一般的门诊治疗。
30年代的仁爱医院,无论从医术还是医院的规模,在杭城都可算是首屈一指。医院有男、女病房各一幢,X光楼一幢,共为48间,修女楼房一幢,共为26间;海星小学及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各一所,合为62间;免费病室一幢,为11间;施诊所楼房一幢,为23间;医师住宅12间。
彭嬷嬷在担任院长期间,主持修建哥特式教堂1所,X光室、施诊室、免费病房和海星小学校舍等建筑。建筑一律用红砖实叠,饰以花纹,风格均为西式。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南京、杭州相继破城,曾经美丽富庶的人间天堂在短短数日内沦为了可怕的世间地狱,伴随着战争,饥饿、伤痛、疾病接踵而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法籍教会人士都被日方关押在上海集中营,广济医院一时无法行医,而仁爱医院因为换了匈籍修女担任院长,还能继续维持日常医疗。杭州城东贴沙河畔的这片红砖砌成的洋房却成为了贫苦百姓心中的圣地。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到了这里,在红楼里清洗伤口、包扎敷药、接受免费的治疗。
▲教堂内的彩绘玻璃窗
▲教堂外墙
在这些建筑中,教堂是最具有标志性的一幢。
它的建材来自澳大利亚和欧洲,红色的砖墙、彩绘的玻璃窗、尖顶的桃形拱门、袒露的罗马亭柱,每一处都风格鲜明而考究,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及历史价值。它与四周毗邻的红砖楼房相得益彰,饱含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1949年以后,医院改名为杭州红十字会医院,又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在建筑上沿袭红墙黑瓦的古典主义风格,在功能上维持秩序感和舒适感,体现“以人为本”宗旨,成为全国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5年3月,仁爱医院旧址被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仁爱医院旧址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仁爱医院的历史遗存建筑原总体布局基本保留,单体保存较好,用材讲究,形制富有异域特征,是浙江省内现存格局相对完整的近代医疗建筑,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