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1744- 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钱塘(今杭州)人。清代金石家。久居绍兴。其父黄树穀以孝行闻名,擅长隶书,博通金石。在家庭环境的薰陶下,黄易自幼继承家学,“于吉金乐石,寝食依之”,终成一代名家。 清代自乾嘉以来,汉学盛行,学者们除了研究群经古训以外,往往旁及金石之学,黄易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他嗜好金石,经常广搜碑刻。他在嘉祥的紫云山上搜寻到刻于东汉灵帝熹平二年的残碑,后来又在嘉祥发现了“武班碑”和“武梁祠堂石室画像”,就地建造房室为“武氏祠堂”。他一生收藏石刻达到三千多种,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前人所未曾见过的。黄易将家中所藏的石经残字以及城阳灵台魏元丕、朱龟、谯敏、王稚子、范式诸刻,用双钩法摹仿描下来,并刻在木板上供平时鉴赏。他还搜罗了数百种古印、钱、刀、彝鼎、炉镜等,对每件物品都进行考证辨伪。当时人称黄易为“文艺金石巨家”。各地嗜好古物人士,凡是得到奇文古刻,多来向黄易请教。翁方纲对黄易的鉴赏水平十分推崇,评价说:“黄伯思、米芾而后,世久无此人矣!” 黄易擅长诗文,工于填词, 兼长书画篆刻。他的篆刻作品,醇厚渊雅,既有秦汉篆书的特色,又能在此基础推陈出新,自成一家。黄易的书法独具匠心,尤其是他在隶书传统技法中参杂以金文特色,愈见古雅。另外,黄易喜爱画山水,笔墨清隽,尤善于画墨梅。黄易曾师从丁敬,时人并称为"丁黄”,同列于“西泠八家”之中。黄易绘有《访碑图》,并编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诗》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