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 | “钱…
阎步克:“同学们,这是我在北…
重磅图录「王陵秘色」|吴越国…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特别关注
 
灵隐山下的钱塘县治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 | “钱…
“径中径又径”——读《径山志…
熟悉的陌生人
似水年华
 
我与空军
来源:《抗美援朝亲历记》  作者:李  峰口述  郎哲敏整理  日期:2020-07-20

回顾在部队的历程,令我骄傲的是,我先后参加了陆军、空军和海军。抗美援朝前,我是第四野战军的一员,参加过解放战争。 1950年,我军响应国家建设空军的号召积极选拔人才,我有幸被选调进入空军,担任机械师一职,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团——空军十七师五十一团,被调到上海北郊的大场飞机场,成为海军航空兵,所属海军,并扩充为一个师。

 

而在此期间,令我终生难忘的,便是抗美援朝期间,我与空军的故事。

 

走进空军

1950年,响应国家“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的号召,我军积极从部队中挑选年纪比较轻、身体比较好、立过战功、表现优异的战士推荐给空军。很幸运的是,我入围了。驾着帅气的飞机,翱翔于蓝天之中,正是我儿时的梦想啊!

 

除了符合这些条件,我们还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身体检查。我充满期望地等待着检查结果,几天后报告终于下来了,可结果竟是不合格!这个消息如当头一棒,打碎了我满心的喜悦,也打碎了我驾驭飞机的梦想。我不服气,便跑去质问医生,医生说我鼻子是歪的,不符合做飞行员的条件。“我鼻子不是正的吗?”我反驳道。“你鼻中的鼻隔处歪了,如果在空中吸氧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医生耐心地向我解释。当时的我只有21岁,年轻气盛,不高兴了就开始闹情绪,还鲁莽地去和领导提意见,扬言“要回陆军”。当然,最终我还是听从命令,留在了空军,但我想这也是我终身的一个遗憾吧!

 

由于身体条件不符合,我成为了一名机械师,负责飞机的一切事宜。对飞机一无所知的我们被安排到北京南苑的航空学校进行学习,那里曾是清朝帝王狩猎的地方。学习期间,第一个击落美军飞机的飞行员——李汉同志曾来我校作了报告,给我们树立起了榜样,也激励了我们的斗志。

 

1950年底,航校毕业后,我被分到了部队,住在唐山,准备打仗。但当时,我们对飞机具体的操作工作并不熟悉,仍需要一定阶段的培训,负责我们这次实习工作的正是苏联部队。每一架飞机上有6人,苏军和我军各有3人——机械师、机械员和机械兵,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我的师傅丘克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苏联战士,虽然语言不通,但凭借着他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我迅速地掌握了操作飞机的相关技能,还耳濡目染地学会了些俄语单词。与机械师和机械员不同,机械兵不需要经过航校的学习,只负责操作一些技术性不高的工作,如搬东西、涂油漆、擦洗飞机等。

 

三个月的实习很快结束了,老师们换下了我们东北的老棉袄,穿上了苏联的制服,准备启程。为了欢送苏军返乡,我们特地置办了比较隆重的欢送会,以表示对老师们的感谢。还必须感谢他们的是:苏军留下了的那些飞机装备,成为我军抗美援朝战争中重要的空中战斗力量。

 

体味空军

我是空军17师的一名战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我们并没有入朝,而是住在了辽宁省安东市(现丹东市),地处鸭绿江的南岸,沿着鸭绿江上的铁桥,能远远望见桥那端战火连天的朝鲜。安东市郊区有很多飞机场,如浪头机场等,我们被安排在了大东沟机场,离安东市区二三十里路,不远,坐车只需二十多分钟。但如果我们想去市区逛逛、买些日用品什么的,是不被允许的。一个机场进驻一个团两个大队,有二十几架飞机,但其中参与战斗的只有16架,每个大队8架。机场有两头,南头和北头,我们进驻南头,我们的老大哥——苏联在北头,配合我军。

 

在战争生活中,最艰苦的要数值班。为了更好地安排值班工作,一个机组分成两批人马,机械员和机械兵为一批,机械员可代替机械师工作,而机械师为单独一批,两批人马交替进行。值班时,我们睡在机场边的小木房子里。冬天的东北很冷,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零下四十多度,在木房子里待着更冷,即使躲在被子里哈气还是会出现一层薄薄的霜;双手若不带手套很快便麻木了。

 

空军与陆军不同,我们只在白天作战。为了更好更准时地起飞作战,凌晨2点半,我们就必须得起床检查飞机了。值班的仪表员、电器员、军械员等也各就各位,拿着手电筒,在漆黑的凌晨熟练地操作着。检查工作中任务最重的是无线电员,他们一人负责四架飞机的校波工作,与上面的指挥机关取得联系,以确定无限电信号的接收。

 

不值班的时候,我们住在老百姓的家里,离机场有十几里路,有卡车接送。住宿并不集中,是当地政府给我们安排的。我们七八个人住在一屋,房东是一个老太太,她还带着一个小女孩。房东老太太照顾着我们日常的生活起居,夏天帮我们纳凉席,冬天帮我们烧火炕,我们也会帮老太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好,犹如一家人,这一住就是两年多。

 

但回想起来,在如此艰苦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空军算是最幸运的了,不仅有百姓、战友的照顾,还有着国家、部队的优待。我们的工作服、工作帽和手套都是特制的,外面是黑色的帆布,里边是羊皮,还有厚厚的绒毛,十分保暖。在餐饮方面,我们的日常饮食都由机场提供,品质也好。陆军吃的是大灶,大约一块钱一天;我们吃的是地勤灶,大约两块钱一天;最好的就属飞行员,他们吃的是飞行灶,大约七块钱一天,有海鱼、鲜肉、蔬菜、水果等,以保证他们的营养。

 

胜利的表现是在空中,胜利的保障是在地面战争常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我曾亲眼看到苏联的一架飞机负伤后,贴着山面往上爬,最后机毁人亡的全过程,我不禁感叹战争的无情。

 

我团的领航主任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鲍锡民。他是驾驶长机的飞行员,也是个战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在战争中,长机带领僚机起飞,负责行进中的各项事宜,而僚机必须严格遵守,一一效应。在一次敌我交锋的战斗中,鲍锡民凭借着他正确的战略决策和默契的团队合作,打下了美军的长机。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作战过程中,能打下敌方的飞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当大家暗暗高兴时,一颗12.7毫米机枪的子弹从敌方的僚机里发射而出,穿过云烟萦绕的大气,钻进鲍锡民所驾驶的飞机,直直地打中了他的臀部。顿时,鲜血四溅,溢满了座椅。疼痛难忍的他可以选择跳伞,让自己及时获得治疗,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团队作战群龙无首、本架飞机葬身火海的后果。的确,鲍锡民没有这么做,他依然镇定地驾驶着飞机,有计划地指挥僚机返回。

 

他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战斗计划,保住了我军为数不多的战机,他是我们的英雄。正是有了这样一位位像鲍锡民同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战士,以军队和国家的利益为首要价值的战士,我军才能在战略物资不足、科技水平不高、军事实力落后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

 

我的02号飞机虽然参加过战斗,但很遗憾,并没有打下敌方的飞机或基地。记得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在飞机场焦急地等待着它的归来。由于油料有限,一架飞机来回只能飞行半小时至40分钟左右的时间。半个小时后,几架熟悉的飞机离我们越来越近。突然,我猛地看到我的02号战机机头被瓦斯染得黑乎乎的一片,是开炮了!我兴奋地又蹦又跳,心里不断地猜测,是不是打下飞机了?要知道,在作战过程中,没有把握是不会轻易开炮的。但后来确认了事实,并没有立下战功,白高兴了。

 

也许正如我们空军部队中流传的话——“胜利的表现是在空中的,胜利的保障是在地面的”一样,我们无法切身体会到战士们在前线生死一线的感受、奋勇杀敌的痛快和取得胜利时的喜悦,但我们却能为他们提供取得胜利的一切保障。

相关内容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回忆余杭鸬鸟羊毛衫厂 2024-12-10
钱茂伟|杭大学习生活忆旧 2024-11-20
因为历史,所以现在:一位老人的抗美援朝记忆 2024-11-11
良渚古城发现记 2024-11-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