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似水年华
 
汪泉:我的知青生涯
来源:  作者:  日期:2010-11-04

插队第一天

1969年1月13日,是我插队生涯的第一天。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太阳一早就高高地挂在蓝天上。我们报名去浙江桐庐插队的知青300多人,在杭一中的操场上乘上了大客车,浩浩荡荡地向桐庐农村开去。

一路上,我们一边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曲,一边憧憬着农村的美好景色。车过了富阳、新登,来到了分水镇,然后就沿着弯弯曲曲的天目溪开到了怡合公社(后来改为怡合乡,现已并入分水镇)。只见许多社员敲锣打鼓地欢迎我们。我们激动地跳下车,与欢迎我们的社员热烈地握手,互相问好。公社干部手里拿着铁桶喇叭,一边叫着知青的名字,一边把叫到名字的知青介绍给将要去插队的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干部、社员就带着知青们前往目的地。

我和同班的王志洪、胡子权以及初三(5)班的封水娟分在同一个生产队——高联大队高坝生产队。高坝生产队离公社所在地大约有5里路。我们的房东帮我们挑着行李,领着我们到了“新家”。我的房东姓王,夫妇俩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胡子权的房东是我房东的父亲,他们住在同一幢房子里。所以,我和胡子权也住在一起。这是一幢泥墙木柱的小平房,三开间,我房东和他父母各住两头,中间是客堂间,我和胡子权就住在客堂间的阁楼上。阁楼也没有楼梯,靠一把木梯子上下。好在我们年轻,上下楼还比较方便。

我们的“新家”就在天目溪旁边,周围都是稻田。“房东”家吃的和用的水就是在天目溪里挑的。天目溪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水里游看得一清二楚。当时正是枯水期,天目溪大约50米宽,溪水最深处大约30厘米,当地人卷起裤腿就能蹚水过溪。溪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杨柳树,轻风吹来,婀娜多姿,煞是好看。

午饭和晚饭都是在房东家吃。王大哥很客气,特地从供销社买了咸带鱼。一碗油煎带鱼,一碗炒青菜,一碗炒萝卜丝。王大嫂是淳安移民,喜欢吃辣,每碗菜都放了辣椒。辣得我鼻涕眼泪直流,一个劲儿地咳嗽。农村的饭是柴火焖的,特别香,我就使劲地吃饭,把辣压下去。王大哥看我辣得不行,就和他老婆商量,晚上炒菜时先把我吃的盛出,然后再放辣椒。这样才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

晚饭后,大队在大礼堂召开欢迎会,热烈欢迎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队李根法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知青代表致了答谢词。我和一帮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已经混熟了,他们讲着农村的故事,我讲着城里的故事,互相听得津津有味。

大会结束后,我们打着手电筒,边说边笑地往回走。回到“新[SITESERVER_PAGE]

家”,洗刷完毕后,我就钻进了被窝,但久久不能入睡。

1969年1月13日,终生难忘的一天。

 

蚂蚁吃掉了我的饭

在浙江插队的知青都知道,上山砍柴是最累的农活。这一次砍柴的经历,也是我终生难忘的。

那是1969年3月11日。一大早,我带着柴刀、冲杠、打拄和满满一饭盒蛋炒饭兴致勃勃地出发了,我要到离家10多里地的山上去砍柴。

来到了目的地,我按照房东王大哥教我的方法,把饭盒用布(当时还没有塑料袋)包好,然后挂在一人多高的树枝上。准备停当,我就拿着柴刀砍柴去了。当我好不容易砍好100多斤柴火,用藤条把柴火捆成两捆,用冲杠冲进两捆柴中间,形成一担柴担时,天已经过晌午了。我寻思着:今天还算顺利,吃完蛋炒饭后,挑着柴担回家,离天黑还早呢。一边想着,一边随手拿下了饭盒。解开包着的布,打开饭盒一看,我傻眼了,只见蛋炒饭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蚁。可能是我的蛋炒饭太香了,引得蚂蚁爬上了一人多高悬空挂着的饭盒里。没有办法,我只好用筷子拨了一层饭,但不行,从上到下,饭里都爬满了蚂蚁。我无可奈何地只好把所有的蛋炒饭都倒了。

我手捧着泉水喝了几口,紧一紧皮带,挑起柴担下山了。开始还有力气,但走了二三里路,担子越来越重,脚也迈不开步了。我歇下担子,跳到溪边用手捧着喝了几口水,休息一下,继续挑担子。过了一会儿,又感到浑身无力了,再怎么喝水都无济于事。

我爬上岸,登高往远处望了望,只见不远处有一户人家。我整了整衣服,大着胆子朝这一家人家走去。走近一看,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在堂屋里忙着。我对她说:“我是杭州知青,今天上山砍柴,挂在树上的午饭爬满了蚂蚁,我现在饿得路都走不动了,能不能盛点饭给我吃吃?”她二话没说,给我盛了一大碗饭,又端出了两碗菜,叫我赶紧吃饭。我说了声谢谢,就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一碗吃完后,她又给我盛了一碗。两碗饭下肚,我的力气也恢复了。她问我:“你们知青在杭州过惯了城里的生活,到我们农村来苦不苦?”我说:“我们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广阔天地锻炼来的,有你们贫下中农的照顾,我们不感到苦。”她说:“好好好,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你尽管来找我。”我说:“谢谢,谢谢!” 

告辞了农妇,我回到了柴担旁边,挑起担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1969年3月11日,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次向别人“要饭吃”。我永远记住这位善良、可亲的农村大姐。祝好人一生平安、幸福!

 

我所经历的“7 . 5”洪灾

1969年7月5日,又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亲[SITESERVER_PAGE]

身经历了震惊全国的“7 . 5”洪灾。

7月4日,瓢泼的大雨整整下了一天。5日清晨,平时赤脚可以蹚过去的天目溪变得浊浪滚滚,汹涌澎拜,波浪中不时漂来两人合抱粗的大树、冲塌的茅屋顶和死猪死狗,看了叫人惊心动魄、胆战心惊。

眼看着天目溪的水位越来越高,我和胡子权收拾好所有的行李物品,一人一担挑到了地势较高的稻谷加工厂里。然后又回去帮助房东转移物品。等我们把能挑的物品都挑到加工厂时,溪水已经漫过了大堤,淹没了我们的稻田。我的房东一家已经撤到了安全地带,但他的父母因难舍房屋,还是呆在屋子里。我连忙蹚水过去,劝他们赶快离开房屋,撤到安全的地方去,可他们说什么也不肯离开。我好说歹说终于把大妈说服了,大伯还是不肯走。这时候,水已经涨到我齐胸深了,根本看不到路。我背起大妈,凭着我的记忆,一步一步地朝加工厂方向走去。我一边嘱咐大妈紧紧地抱住我,一边用双手划着水,加快蹚水的速度。突然一脚踩空,我们掉进了水里。我因为会游泳,心里比较镇静,赶紧用蛙泳游了两下,又游到路上来了。我身上的大妈吓得够呛,我再一次嘱咐她,一定要抱紧我。她点点头说:“好!”就这样,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踩空了掉到水里,游几下又回到路上,终于蹚到了安全地带。

再看大伯这边,水已经涨到一人高了。他爬到了门口的一棵树上面,用锄头钩着从屋里漂出来的桌椅板凳,把他们一件一件地挂在树上。水越涨越高,大伯只好一个劲儿地往树上爬。树摇摇欲坠,我们这边看得担心死了,使劲地喊:“抓牢!抓牢!”好在大伯命不该绝,水位就在这时停止了再往上涨。人们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下。

村里的房子经不住大水的浸泡,一幢一幢地倒塌了。每倒塌一幢房屋,就听到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声。辛苦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造起的房屋,这真是农民的命根子啊,房屋倒了,谁不心疼啊!

山洪暴发,涨得快,退得也快。不到两个小时,水就退下去了,一度淹没的稻田又露了出来。但泥沙覆盖了水稻,我们的任务就是扒掉泥沙,让水稻能够重新恢复生长。好在生产队里人多,过了一天,覆盖在水稻上的泥沙全部被清除干净了。我们高坝村在天目溪的上游,受到的损失还不算大。

我们住的房屋虽然没倒,但被水浸泡过以后,不能再住人了。我和王志洪、胡子权3个知青就在加工厂里住下了。第二天一早,我们3人约好一起到分水镇去。公路也被洪水冲坏了,班车也没有了,30几里路我们只好步行去了。一路上,都是山洪暴发后留下的惨状:树冲倒了,房屋倒塌了,水稻田变成了沙石滩。当我们走到南堡大队时,见到的情况更惨了:几百幢房屋已被夷为平地,几百棵大树只剩下一棵碗口粗的苦楝树,400多人被洪水夺去了生命。走过村庄时,闻到的是一股令人呕吐的恶臭。我们掩住鼻子,加快脚步,赶紧离开这荒无人烟的地方。[SITESERVER_PAGE]

来到分水镇后,平时热闹的小镇显得冷冷清清。人不多,店铺开门的也少。我们找了一家小饭馆,要了红烧猪蹄等几个菜,匆匆吃完饭,赶紧往回走。回到加工厂后,我们3人还在议论南堡大队的惨状,意想不到洪水造成的损失会这么大。这悲惨的一幕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泰山压顶不弯腰             

“7 . 5”洪水后的南堡大队几乎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大队党支部书记王金焕全家人都死了,大队长李金荣一家7口人,只剩下他和小女儿两人,整个大队死了400多人。房屋全都被水冲掉了。12吨重的水轮机被洪水冲出了5里多路。

但是,英勇的南堡人民没有被洪水吓倒,他们在大队长李金荣的带领下,擦干眼泪,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就投入到重建家园的行动中去。他们一担一担地挑走覆盖在稻田上的沙石,重新整好稻田,插上晚稻。在山坡上打好地基,重新建造房屋。《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题目就叫《泰山压顶不弯腰——介绍浙江省桐庐县南堡大队灾后重建家园的事迹》。“7 . 5”洪水被定性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水在全国震惊,南堡大队在全国出了名。

桐庐县为了宣传“南堡精神”,每个公社抽调3位同志,集中在县里进行培训,然后回到公社,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进行宣讲。我有幸被抽到怡合公社的宣讲队,与另外两位知青一起,深入到每个生产队进行认真地宣讲。

到了1969年的12月份,在分水镇和杭州工人文化宫各建立了一个“南堡精神”展览馆。我们24名知青从桐庐抽调到了杭州,担任展览馆的讲解员,20名女知青,4名男知青,我有幸是其中的一个。阔别了将近一年的杭州,我终于又回来了!当时的幸福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我们的展览馆紧靠平海路,原来是工人文化宫的电影院,就在现在的市总工会大楼这个地址。展览的名称叫“泰山压顶不弯腰——南堡大队英雄事迹展览”。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7 . 5”洪水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介绍南堡人民重建家园的情况;第三部分介绍领导关心以及各界群众学习南堡精神的情况。我是分在第三部分做讲解员。

杭州的各单位、学校都被安排到展览馆参观。事先进行预约,按照预约的时间按时组织人员参观。我们每天都要接待将近1000名观众。展览举办了一年零两个月时间。把杭州的所有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及其他单位的干部职工全部轮训了一遍。

许多前来参观的群众,一边聆听我们的讲解,一边大颗大颗的眼泪夺眶而出,“泰山压顶不弯腰,顶着泰山往前跑”的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的杭州人,我们也在一遍一遍地讲解中净化着自己的灵魂。[SITESERVER_PAGE]

我当上了播音员

“泰山压顶不弯腰”展览结束以后,我又回到了高坝生产队。当了一年多的城里人,一下子又回到了农村,感觉真是差极了,仿佛是重吃二边苦,重遭二茬罪。我在杭州当讲解员的时候,我的两个知青同学王志洪和胡子权分别找到了女朋友。吃过晚饭,他们成双成对地出去卿卿我我,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知青屋里发呆。

好心的农民对我说:“汪泉啊,你吃亏了。你在杭州一年多,王志洪和胡子权都找到了自己的女朋友,你却耽误了。我们帮你牵牵线,搭搭桥,给你也找一个女朋友。”我说:“好啊,谢谢!”

农村的生活还是那么单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这时候,一位叫“小妹”的女孩儿引起了我的注意。小妹1米68的个子,白净的小脸,苗条的身材,那年刚好18岁,初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家住在我们知青屋附近。生产队挑田的时候,小妹总喜欢和我走在一起;我的衣服晒在门外,回家晚了,小妹帮我收起来,折好后送到知青屋。20岁左右的年轻人对恋爱特别敏感,我明显感到,小妹对我有意思。小伙子哪有不喜欢靓妹的,我心中也很喜欢小妹,特别是在那种环境下。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在农村里谈恋爱结婚,那就回不到杭州了,所以我和小妹谈恋爱是没有结果的,我不忍心让纯洁可爱的农村姑娘品尝失恋的苦酒。就这样,小妹送来了我的衣服,我只是礼节性地表示感谢,平时也与她保持适当的距离,没有让我们彼此的好感有进一步的发展。

转眼到了1971年的11月,传来了知青大招工的消息。12月,我们到县城进行了体检。体检以后,我们就在焦急的等待中打发日子。一天,我正在晒谷场晒谷。一位当地农民带着一位40岁左右城里人模样的人来找我。见面后他自我介绍说,他是桐庐县广播站的站长,姓朱,他听说我在杭州南堡展览馆当过讲解员,普通话讲得不错,他想当面听一听。我说,好啊。朱站长随手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张报纸,挑了一篇文章叫我念一遍。我一看是一条消息,就比较客观地念了一边。朱站长听了以后说,这样听听倒是不错,什么时候你到我们广播站录一下音。有的人现场听听不错,但录音以后效果不一定好。我说,好的,我等您的通知。他看了看我挑的谷担说,小伙子,这一担谷有多少重?我说,有200多斤重。他说,你身体很好嘛。我说,年轻嘛,“双抢”的时候,我要把200多斤重的湿谷子从田里挑到晒谷场,田塍上的路那才叫难走呢。他说,好,好,好!锻炼出来了,锻炼出来了。从他的谈话中我明显感到,他对我有好感。

朱站长走后,我就一直在等他的通知,等等不来,等等还是不来,我想完了。就在我失望的时候,邮递员送来了桐庐县广播站的报到通知书。叫我在1972年1月5日到县广播站报到。我拿到通知书,激动地跳了起来,我终于有工作了!

1月5日,我来到了县广播站报到。见到朱站长我说,我还在等您的“录音通知”呢。他笑笑说,我们对你有信心。来到广播站后,一切都感到新鲜、亲切,仿佛录音机、扩音机都张开嘴说欢迎你的到来。因为有一年多讲解员的经历,我很快熟悉了播音业务,并且一干就是20年……

相关内容
一位国民党军官后代的两岸故事 2024-04-12
忆袁浦的平原绿化 2024-03-12
防空洞里也“繁花” 2024-03-04
往事追忆:话说老底子的余杭镇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 2024-02-06
梅花样的品格——怀念夏子颐先生 2024-02-0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