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人民日报社论《大力普及革命样板戏》发布以后,掀起了“做革命人,演样板戏”的热潮。记得那一年冬天,八个革命样板戏被反复轮流上演。一本本“样板戏”被大家传来传去,翻来翻去,在那个年代几乎人人会背诵、哼唱几段。这八个样板戏分别为:《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当时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师9团32连。连队里除了少数的老职工外,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知青,也有本省哈尔滨、佳木斯和鹤岗的知青。哪里有青年人,哪里就会朝气蓬勃。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也很单调,空闲时知青们就喜欢凑在一起,随便哼上几句当时最流行的革命样板戏片段。在连队大家唱歌全凭嗓门喊,谁的声音大就算谁的歌喉好,跳起舞来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拿起笔做刀枪”那几个老动作。可是大家凭的就是那股对革命的热情,在连队的支持下,大家白手起家,自发地组织起了一支小小的业余文艺宣传队。连队没有拨一分钱,凭的是大家共同的爱好,队员们是由连里15名知青组成的,平均年龄18岁,没有一个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虽然队员不多,但是遇到有演出任务时大家都非常认真。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就主动地集中在一起,排练一些自编自演的小节目,一来可以活跃连队的文化生活,二来也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消遣方法。宣传队除了大的演出任务外,还要抽空到田间地头发挥作用,如春耕、夏锄、麦收、秋收时,宣传队都要主动到前沿阵地为兵团战士们开展宣传鼓动,及时把连队中的一些好人好事整理出来,立马编成小节目进行宣传演出。宣传队的队员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要排练节目。只是一到每天早晨“天天读”的时候,指导员在上面读“老三篇”,下面打瞌睡的全是我们宣传队的队员。 那个时候我在连里还算是个文艺骨干,由于我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平时也能唱上几句样板戏,所以大家还推选我做宣传队的艺术指导。有时遇到有关节目编排之类的问题,连里和队里都来听取我的建议,可我和大家一样,从来就没有拜师学过艺,只是从小就爱好文艺而已。其实那些样板戏的唱腔与其说是学会的,倒不如说是听会的,因为,在那个年代里,随便走到哪里,随便何时打开收音机,都能清楚地听到那熟悉的八个样板戏片断在轮番播放。到了北大荒后,我的喜好也经常在连队得以发挥与展示,所以我责无旁贷地卷入了文艺演出活动之中了。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演好革命样板戏,每个连队都选派出了自己最棒的演员进行排练,节目要先在在本连队演出,再到兄弟连队巡回演出,最后在全营范围内进行评比演出,选拔出优秀节目后再参加全团的样板戏汇演。那个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呀,真是叫人至今难以忘怀。那时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说到就到,为了及时配合学习“最高指示”,就得马上排演[SITESERVER_PAGE] 新节目。由于大家都年轻,精力比较旺盛的缘故吧,凭着好记性和超强的模仿能力,只要听到广播电台的广播刚刚结束,什么对口词,三句半,快板,快书,双簧等等,不出两个时辰,马上就能自己仿效编出一套来,很快的一台自制节目就这样热乎乎地出笼上演了。 我们32连宣传队的首场演出是《沙家浜》,为了能代表连队打响这头一炮,演好这台样板戏,队员们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哪怕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只要有一点点空余时间,就见缝插针地高唱大喊,只要有两三个队员聚在一起,也能够马上开始排练动作和背诵台词。当春季和夏季来临时,全连战士每天要下地去干农活;到了秋季和冬季,从早到晚要挥汗如雨兴修水利工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劳动了一天往往是精疲力尽,疲惫不堪,晚饭后倒在热炕头上,全连开始享受一天中最快乐的事——呼呼睡大觉。然而,做为一名宣传队员要担负着为全连演节目的寄托与希望,大家都暗暗下决心,绝不能落后于兄弟连队。要知道那时能成为一名宣传队员就仿佛是一件非常光荣的大事。为了不辜负“宣传队员”这一光荣称号,队员们只能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抓紧排练节目。没有排练场就选择连队打麦子的场院。冬季的北大荒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气温一般都在零下三四十度,可那场院的房子更是四处通风,房子的一边堆放着像墙一样高的黄豆麻袋包,另一边乱七八糟地堆放着许多农用工具,在场院的露天晒场处停放着东方红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场院里没有电灯,只能凭借这皑皑积雪的反光照亮,就是这样的一个场地,却成为了宣传队员们临时排练的大舞厅。别看外面天寒地冻,可在这里确是人人干劲十足,咱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排练时队员们似乎早就忘记了什么是寒,什么是冷。 回想起那年宣传队上台之前的情景,也让我记忆犹新。当初一开始就遇到了大麻烦,扮演“刁德一”的男演员,无论是从外表形象,还是嗓音条件,真的要比专业演员还要棒,可没想到的是当他一开口说话,那严重的杭州口音普通话把大家全都逗乐了,可他还坚决要演到底,无法之下只能忍痛割爱调换演员了。然而,在本连队里换来换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最后只好决定由北京知青、副连长小刘挂帅上阵,谁知接下来的麻烦就更大了,这个“刁德一”从表演动作、唱腔、以及语音、台词等没有一样能让我这个艺术指导满意的。正当不知挑选谁来出演“刁德一”时,一个多才多艺的鹤岗青年李永革自高奋勇报名要出演“刁德一”,这个人平时就爱乱唱乱吼的,谁也没注意过他,可这次他经过打扮后乍一看,还真就是个“刁德一”的样子,只是这个人台上胆子很小,一上台就会两脚发抖。为了使得他有上台锻炼的机会,我还是决定留用了他。接下来就是制作舞台道具了,队员们一起动手把几床花被单暂时缝合在一起,就这样大幕布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再下来就是要解决乐队的问题,当时整个宣传队的全部家当,就是一支笛子、两把二胡和两个口琴。那些大锣大鼓的只能用脸盆和碗筷代替,宣传队就是这样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好歹观众不会挑肥拣瘦,只要有戏看,只要有演出,观众们都会喜笑颜开。 春天到了,宣传队终于迎来了团部节目验收的这一天了。为了[SITESERVER_PAGE] 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我们在前一天便邀请了附近兄弟连队和全连老少家属都来观看我们的首场汇报演出。晚饭后,连队里大家奔走相告,职工和家属们早早就自带着小凳子来到宿舍的大食堂,孩子们高兴地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抢占着座位。宣传队的队员们也激动地早早化好了妆等待着。只听那锣鼓一敲,大幕缓缓拉开,观众们个个咧着大嘴笑哈哈地认真观看。台上队员们也演得格外卖劲,在这样的舞台上演戏,演员们都没有精神压力,大家都很放松快乐,因为,如果在台上越是忘记了台词,越是忘记了动作,节目越是演砸了,观众就会越是高兴。此时,台下的那片叫好声、欢笑声,都快把宿舍的房盖都掀了起来。演出时往往是台下越热闹,台上演员们的演出激情也就越高涨。现在每当回想起那红红火火的演出场面,就会让我留恋那段想起来就好笑的日子;想起当时的那个演出场面呀真的要比现在看流行歌曲演唱会更为热闹、更为激动人心。用现代的语言来形容:“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噢噻!噢噻!”演出结束后大家对我们的演出评价都很高,只是那个演大肚子胡司令的演员,真让我为他捏了把汗,因为那个大肚子是用枕头垫出来的,由于上场太急,没有把枕头绑牢,为了不让枕头掉下来,所以胡司令走起路来只能是一颠一颠的,逗得大家又是一阵阵哈哈大笑。总之,那第一场演出还算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当时演员们表情很拘谨,动作有些机械,道白有些生硬,许多高难度动作也都被省略或简化了,但是我们毕竟是坚持演完了全本《沙家浜》。那响亮不断的掌声和全连老少爷们的欢声笑语,就足以证明我们演出的成功,这些掌声和笑声也是对我们辛勤劳动最好的回报。经过全营汇演选拔,我们32连的节目将代表全营参加团部的样板戏汇演。经过多次演出的锻炼,宣传队的演员们上台演出再也不怯场了,往往是台下观众越多,台上演出就会越有精神。 多少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多少个无眠之夜,那悠扬的京胡声、清脆的笛声和那铿锵的锣鼓声,曾为连队枯燥而孤寂的生活增添了许许多多鲜艳的色彩。转眼40年过去了,那段宣传队的故事至今让我异常留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回响在那片黑土地和桦树林上空的高亢样板戏唱腔和锣鼓声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