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似水年华
 
丁云川:我参与了雷峰塔的重建
来源:  作者:  日期:2010-11-04

2002年11月1日,重建后的杭州雷峰塔,正式对游人开放。这天,我起了一个大早,在秋晨的绵绵细雨中,蹬上自行车,直奔夕照山,购得登塔门票,成了登雷峰塔的第一人。于是,早已候在门口的《杭州日报》、《钱江晚报》、《北京青年报》……等记者,对我作了采访,问我为什么要第一个登上雷峰塔?由于我深知一些有关重建雷峰塔的情况,便颇有感慨地告诉他们,重建雷峰塔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呀!它的重建倾注了多少人的心血!

雷峰塔是西湖上的一座名塔,“保俶似美人,雷峰如老衲,”辉映于西湖山水之中。可惜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在轰然一声中倒塌了!“雷峰夕照”一景自此而消失。由于种种原因,雷峰塔一直未建起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就提出过重建雷峰塔的事。七十年代末,著名园林学家、上海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著文《西湖上的雷峰塔起到引景的作用,要重建雷峰塔》。杭州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有识之士,也在不同场合呼吁:重建雷峰塔。1984年创刊的《风景园林》杂志上,有不少关于重建雷峰塔和论述雷峰塔的文章。省、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也相继提出关于重建雷峰塔的提案。但是由于雷峰塔所处夕照山位置的特殊性,雷峰塔重建之事,还是被搁置了下来。

1995年清明过后,我到上海拜访了陈从周先生,他在阳台上与我饮茗交谈。我将自己在《杭州日报》上发表的西湖《旧影寻踪》一文给他看,他非常感兴趣。当看到《白云庵》时,老人当即吟咏起曼殊大师的“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的诗句。我饮佩老人的记性好,他却说是曼殊大师的诗做得好,从小熟读至老未忘。当看到《南屏晚钟》碑亭的旧照上有雷峰塔影时,陈从老动情地告诉我:他是杭州人,雷峰塔倒塌时,他才七岁,至今71年了。他婉惜地说:“雷峰塔圯后,南山之景则全虚,现今旅游事业发展很快,重建雷峰塔是时候了”。我还告诉陈从老,当年春节后,我还到雷峰塔遗址踏勘过,通往夕照山的石阶路面尚可……。回杭后,我专门写了一篇《情系湖上山水——沪上访陈从周教授》,此文在1996年5月11日的《杭州日报》上发表。《江南游报》的江如文编辑见到我的文章后,将我的文章以特约记者的名义,在《江南游报》头版发表。

是年5月底,我在香港《大公报》上见到曾敏之先生所撰写的“西湖将重建雷峰塔”的文章,文中提及当时的杭州市园文局施奠东局长,是位“乐山乐水”的“奇人”,穷十年之功,编撰了上百万字的《西湖志》,还积极策划雷峰塔重建。在施局长的眼中,雷峰塔是千年的历史文物,不应泯灭,应该按历史的本来面目恢复。

1995年6月3日,我到北京拜望赵朴初的夫人陈邦织女士,那年她已78岁。当话及雷峰塔事时,她深沉地回忆她儿时在陈庄(现今花港观鱼)生活的景况来:“我是在杭州出生的。雷峰塔倒的时候,我才七岁,那天下午,一声巨响,烟尘弥漫……”。她是目睹雷峰塔倒塌的见证人。雷峰塔倒塌后,拾塔砖的人不少,因砖心有经卷,她父亲陈诒先曾觅到一幅,祯裱藏之,惜已散佚。当我与她谈及重建雷峰塔时。她说,早就听说雷峰塔要重建,怎么至今还未建起来?雷峰塔一旦重建是功德无量的,她要请赵朴初题写塔名。

第二天,也就是6月4日,我在北京拜访了时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王维澄同志,因为他先前在杭州学习工作过,是我 “杭[SITESERVER_PAGE]

高” 的老学长。一见面,少不了要谈些西湖上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事。当谈到雷峰塔时,他告诉我,雷峰塔若要重建的话,必须要做好景区的安全保卫工作,重建塔的经费可以从几方面筹措来解决。我告诉他,重建雷峰塔地方有一定的难度,可否能请主要领导同志有个批示,他说这不太可能,因为事情太小,只要省里下决心建,当主要领导同志来杭州时,省里领导向领导同志讲一下就可以了。

6月5日,我回杭州后,在园文局《西湖志》办公室与洪尚之先生谈了在京的一些情况。洪尚之告诉我,重建雷峰塔看来有些希望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同志已来杭州协调雷峰塔景区的事。6月9日,我接到洪尚之的电话,告诉我施奠东局长近日要约见我一次,主要是关于重建雷峰塔的事。6月12日《江南游报》社江如文对我说:重建雷峰塔的事,已经有所松动,希望我能尽快写一篇访陈邦织女士谈重建雷峰塔方面的文章,还告诉我,《江南游报》要出一组连续报道重建峰塔的呼吁文章。6月13日,我到市府见到分管城建的市长秘书洪建明同志,他说:春节杭州市领导到某部门拜年时,就提到重建雷峰塔的事,那位领导讲,此事由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打报告。最近中央有关部门正派人来杭州商量……。市里领导的意见是明确的,要重建雷峰塔。至于建塔的经费,可在城建费用中开支一部分,不足部分再向社会募捐。6月14日,我拜访时任副市长的徐兆骥,谈到重建雷峰塔的事,还将赵朴初夫人陈邦织女士“功德无量”的话和将请赵朴老题塔名的事告诉他。徐副市长很高兴地说,赵朴初题雷峰塔名是再恰当不过了。至于费用,市里可以拿出一些的,社会各界募捐是没有问题的。我从徐兆骥副市长办公室出来,又到王永明市长秘书张维克那里,他告诉我,重建雷峰塔的事,三四月份市领导专门商量研究过,一定要建,态度很明确。已与园文局施奠东局长讲过,施局长是清楚的。费用估计几百万。我说要三千万吧!张问我为啥要花这么多钱?我对他作了一番解释:重建雷峰塔不只是一座塔,还有配套附属设施,雷峰塔旁还有夕照寺。张说:夕照寺他没有听说过,这个没有估进去。他又告诉我,目前正在做调查研究及外围方面的工作。还对我说,具体情况可以到园文局施奠东局长那里去一下,他是清楚的。当我告别张维克的时候,他颇有信心地说对我了一句:总之,雷峰塔今年不建,明年一定要建起来的。

6月15日,我来到市园文局办公室,接待我的是王淼梁副主任。当他得知我是为重建雷峰塔而来,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他说为重建雷峰塔,园文局已做了很多工作,施奠东局长为此事,极力奔走呼号,还向市里上报了落实重建雷峰塔的计划。当王副主任听了我一段时间来为重建雷峰塔所做的工作,很是感动,他表示要施局长约时间接待我一次。

6月16日下午,园文局施奠东局长约见了我,向我谈了重建雷峰塔的由来: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重建雷峰塔的事,而且国务院在《杭州城市规划》的批复中,也有重建雷峰塔的内容。但由于雷峰塔所处位置的敏感性,有关部门考虑到安全保卫工作,使重建雷峰塔迟迟动不起来。市里有关1995——2000年的规划中,又将重建雷峰塔的事列了进去。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的同志正在杭州,为重建雷峰塔进行协调,有了一些松动,协调得比较顺利。现在已将重建塔的方案,上报到市里,待市里批复。至今市里还没有正式批准,还不能对外宣布,唯恐说得多,办不到。香港《大公报》曾敏之先生[SITESERVER_PAGE]

上个月来杭州,与他谈及雷峰塔重建一事,不料他在《大公报》上捅了出去。

施奠东局长还对我谈及重建雷峰塔,到底用哪种式样?专家们各有各的见解,有的提出要按宋代飞檐翘角式,如六和塔;有的认为“保俶似美人,雷峰如老衲”,还是恢复破破旧旧的一个塔心为好……。总之,各抒已见,有待论证后再定。

当我向施局长谈到,赵朴初夫人陈邦织女士将请赵朴初题匾额时,施局长非常高兴地说,赵朴初先生是再恰当不过了,既是国家领导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又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雷峰塔与佛教有关联,希望我最好能请到。关于重建雷峰塔经费问题,施局长告诉我,重建雷峰塔的经费是没有问题的,不需要募捐。当他得知我第二天要到上海去,他随即写了一封信给陈从周教授,嘱咐我一定要面呈陈教授,听听陈教授对重建雷峰塔的意见。

同日,《江南游报》第339期的头版头条,发表了我的文章,标题相当醒目:《赵朴初夫人陈邦织女士如是说——重建雷峰塔功德无量……她愿意请赵朴老题写塔的匾额,以尽乡人之力》。该报为重建雷峰塔极力呼号。

6月17日,我赶到上海瑞金医院。仅隔两个月时间,陈从周教授就病了,而且眼睛都难以睁开。他的女儿陈胜吾将陈教授的眼脸翻开,陈教授吃力地开眼一看,他的女儿会意了,要我将施局长的信,读给他听。关于雷峰塔重建后的式样?宋代、明代,或是倒塌前的模样?陈教授一时未回答,他的女儿两次询问后,陈教授才吃力地说出:宋代。由此可知,陈教授的思维还是清晰的,他的愿望是恢复雷峰塔最初的面貌。陈胜吾又问陈教授:重建雷峰塔好不好?是不是好事?陈教授点头称是。

陈教授为重建雷峰塔,呼吁了不知多少年,而此时刚有了重建雷峰塔的讯息,不料却病弱到极点,不知能否恢复?我只能在心底里为他祈祷,希望他能一天天地好起来,雷峰塔建成后,再到杭州来看看。

回杭后,我将探访陈从周的事告知施奠东局长,施局长嘱咐我下次到沪时,再去看望陈教授。

6月20日,我来到华丽珍副市长处,当谈及重建雷峰塔时,华讲她准备约见施奠东局长,雷峰塔重建是时候了,杭州要发展旅游事业;雷峰塔的景观不只是一座塔的问题,既要与各种辅助景观配套,还要将白蛇传的民间传说也融合进去,使之形成西湖南山的一大景观。

6月24日,我又到上海瑞金医院去看望病中的陈从周教授,陈教授的病比前些日子稍好一些。他首先感谢施局长对他的问候,然后谈雷峰塔重建的事,他说:雷峰塔要在原址上重建;按宋代式样恢复;重建中要考虑相辅的配套设施。陈教授再次告诉我,他为重建雷峰塔写了不少文章,并在相关的会议上极力呼吁过。尔后,在一张纸上吃力地写下“重建雷峰塔”五个字给我看。可惜这几个字我没有带回来。

6月26日,我再次来到园文局,正巧当时市里分管城建的叶德范副市长,也在施局长那里谈重建雷峰塔的事,我将陈从周教授的几点意见,原原本本地向他们作了汇报。

在此期间,《江南游报》社为重建雷峰塔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参加的人员有:浙江省作协主席叶文玲、前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宋云鹤、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贾荣法、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洁行、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处长周建萍、杭州老市民杜[SITESERVER_PAGE]

传忠……等等,大家一致认为:雷峰塔一旦重建,西湖“老十景”就齐全了;重建雷峰塔是好事,对丰富西湖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文化内涵都有重大意义。会上还谈到著名科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历史名城调查团团长钱伟长,1994年来杭州时,也建议恢复雷峰塔,重现“一湖映双塔”的景观。

6月底,市政协召开杭州旅游工作研讨会,市政协主席陆祖德主持了会议,华丽珍副市长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提出:杭州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优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广大游客乐于参与的、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的有轰动效应的项目。近期应重建雷峰塔。

然而,经过这样一番的努力,重建雷峰塔的事,又日渐消声下去了。后来,我到园文局与施奠东局长交谈时,施局长也有难言之隐,有些情况也不便告诉我,无可奈何说,重建雷峰塔的事,他的任上有可能动不起来了。

时隔两、三年后,我对重建雷峰塔的事,依然摆在心里。有次看已故人大副委员长黄炎培先生的《诗集》和《年谱》,其书中有多首咏雷峰塔的诗,于是我提笔写了篇《黄炎培诗怀雷峰塔》的文章,引用了他的“一水沉沉数劫灰,几番金碧几蒿莱;梦回苦忆雷峰塔,谁是湖山再造才?”、“一抹云罗束两峰,声声哀雁散秋空;更无人识雷峰塔,只在诗翁想象中”、“红卐亭成画本新,雷峰再造更何人?寒松自挺霜崖秀,转眼天开大地春”、“入梦雷峰怆十霜,秋塍云锦不成章;南屏山下无人到,深巷严扃臣二汪”……的诗句。该文在1998年11月5日的《钱江晚报》上发表,以一个布衣之人的绵薄之力,再次向社会呼吁重建雷峰塔。

1998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后,张德江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1999年3月,仇保兴同志任杭州市代市长。张德江同志在杭州调研时,对杭州提出“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的指导意见。是年,有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来浙江调研考察时,省、市领导在汇报中,提及要恢复西湖上的一些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来提高西湖的历史文化品位和自然景观。特别是谈到重建雷峰塔时,这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以很自然的口气地说了一句:很好,这是恢复西湖历史上的名胜古迹。

有了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首肯,省、市领导把重建雷峰塔的事,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省里专门成立了雷峰塔的筹建小组,时任省委秘书长的王国平同志任组长,以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1999年10月23日,《浙江青年报》率先发表了张丽萍《倒掉的雷峰塔重新站起来》的文章。文中提到是年召开的“西湖文化研讨会”上,冷晓先生专门著文呼吁重建雷峰塔,“雷峰夕照”是“景眼”,其气宇神韵可帅西湖山水。同时杭州市政协再次召集有关人员重访、踏勘雷峰塔遗址……。

1999年10月,“双景”领导小组组长的王国平同志任杭州市委书记。我对杭州日报李玲芝编辑说:这下好了,王国平同志任市委书记,雷峰塔的重建工作就更顺手了。

1999年11月,陈从周教授82岁生日之际,我专程到上海向他祝贺,还告诉他有关重建雷峰塔的一些讯息。陈教授听了雷峰塔有望重建的有关消息,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颜。临走时,他的女儿陈胜吾要我走到陈教授床边,我俯身靠近他的嘴旁,听他以极其微弱的声音说了“高兴”两个字。殊不知,这是陈教授对我说的最后的话。2000年3月25日,陈从周教授终因肺癌转肝癌而告别人世。[SITESERVER_PAGE]

2000年3月23日,雷峰塔筹建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重建雷峰塔答记者问,表露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设想和原则……,重建雷峰塔是一件顺民心、合民意的好事;是一件关系到杭州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大事;还是一件造福当代、贻惠后世的雅事。

经过雷峰塔筹建组和全国知名设计院所的努力,2000年3月26 日,在“湖畔居”展出了10套雷峰塔设计方案。这天下午,我蹬着“小三轮”陪着时年已83岁的老父亲,去看雷峰塔的设计方案。老父亲深有感慨地说:雷峰塔倒的那年他才七岁,想不到70多年后又能见到雷峰塔,这叫做盛世修塔。

我看了重建雷峰塔的设计方案后,脑海里不时地想雷峰塔的事。4月5日清明这天,我又想到刚刚去世的陈从周先生,就提笔写了一篇悼念文章。晚上与施奠东局长通了电话,施局长告诉我,对雷峰塔的方案专家们在论证中,有三种意见;一、宋塔;二、砖塔;三、现代塔。现代塔看来通不过。施局长看了我对陈从周先生的悼念文章,认为我写得好。这篇文章中,我写了“雷峰塔建君却逝,影横湖上有尔容”的诗句,以示对陈从周教授的怀念之情。见报当日,我接到某专家的电话,他看了文章后告诉我在审定雷峰塔设计方案的29位专家中,极大多数专家的意见是恢复宋代飞檐翘角的式样。

2000年初,文物保护部门先行介入雷峰塔遗址的发掘清理工作,至2000年底,雷峰塔砖砌塔身底层露出了真容,可以清楚地看到塔心、廊道、倚柱、塔壁、砖刻文字以及完整的塔基平面布局。

2000年12月26日上午9点半,雷峰塔重建工程奠基仪式,在遗址上隆重举行,这是自1999年10月“雷峰塔景区建设工程筹建处”成立以来的最大动作,它标志着雷峰塔重建工程的正式启动。省长柴松岳、省政协主席刘枫、市委书记王国平、省委宣传部长李从军,市长仇保兴、市政协主席虞荣仁等省、市领导和老同志陈安羽、王家扬、商景才、翟翕武、陈法文、厉德馨、钟伯熙、顾维良、陆祖德等出席了奠基仪式。沉寂了70年的夕照山上,千百只和平鸽振翅高飞;在喜庆的乐声中,回响起祝福的颂歌。我看到这隆重的场景,心想不久的明天“一湖映双塔”、“雷峰夕照”的壮美景色,一定会重现在秀丽的西子湖上。

2001年2月15日,考古工作者在雷峰塔的塔心正中部位发现了地宫。对地宫是否开挖,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但最后确定3月11日对地宫进行发掘。是日,中央电视台还作了现场直播,我全神贯注地定睛观看。开挖时,我还在想,雷峰塔是否真的会有“蛇”被镇在塔下?如果真有的话,那更是富有传奇色彩了。当看到一只埋藏千年锈蚀的铁函被考古人员发现时,我恨不得想亲眼见见里面到底藏着何种宝物?但由于锈结及淤泥严重,直到晚上才被取出地宫。第二天,各家媒体均报道雷峰塔地宫出土佛螺髻发舍利塔等重大文物。

后来,我得知雷峰塔重建由“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我有些想法,便去找施奠东局长,施局长对我说:只要能将雷峰塔重建起来,不管是谁都是可以的。

2001年8月,雷峰塔筹建办公室在杭州日报上发布征集雷峰塔楹联的消息,我兴致很高。8月18日将“老衲无醉意,凭栏湖山,愧对美人婷婷玉立,辜负多少时日?美人有柔情,舞袖长空,喜见老衲翩翩英姿,相依何言岁月”等四、五副楹联,送到筹建办公室,接待我的同志很郑重地收下了。过了几天,杭州日报记者到[SITESERVER_PAGE]

雷峰塔筹建办采访,将我的这副楹联在报上刊了出来。由于楹联的要求相当高,平仄、对仗……诸方面有待进一步斟酌,后在专家审定时未能选用。

自此,雷峰塔筹建办的同志与我保持了联系,并谈到雷峰塔匾额的事,我说本来应请赵朴老题的,由于赵朴老已在2000年5月21日辞世。雷峰塔筹建办希望能请启功先生题匾,我说这是可以的。因为我与启功先生相识已有20多年了。言谈中,我还告诉他们,启功先生曾写过一首“题雷峰塔残经袖卷”的诗,他们要求我能将这首诗的墨宝复印件提供给他们。

2002年春,雷峰塔筹建办的阮积昌先生对我说,雷峰塔匾额要制作了,最好能请到启功先生墨宝。于是我与在京的学长柴剑虹通了电话,他告诉我王翼奇老师也与他联系过,柴说一定请到启功先生的墨宝。5月23日上午10时,柴剑虹、王翼奇和我三人来到雷峰塔筹建办,柴将启功先生题写的“雷峰塔”墨宝送上,筹建办的同志很高兴。尔后,筹建办的周建焕、汪黎两人陪同我们登上正在建设中的雷峰塔,当我们一层层地往上登,登上塔顶,眺望湖山:景色实在好极了!嗣后,筹建办的领导看了启功先生的墨宝,认为字体小了些,放大可能会失真。柴剑虹当即与启功先生通了电话,启功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为了名闻天下的雷峰塔,他表示愿意重书,时隔不久,雷峰塔筹建办接到了启功先生重书后的墨宝。

尔后,阮积昌先生还问我见过康熙皇帝题写的“雷峰夕照”拓本否?尽管我收藏西湖上的史料比较多一点,但“雷峰夕照”拓本至今尚未见到过。究其原因,有可能毁于清咸丰年间的一场兵燹之中。那时,万松岭、清波门、涌金门一带曾是激战之地。要不然清末民初的典籍史料中,对“雷峰夕照”的御碑总会留有一些文字和照片,但遗憾的是没有人提到“雷峰夕照”御碑的事。同时,阮积昌先生告诉我,雷峰塔本准备在倒塌78周年这天建成开放,但由于此次重建工程规模宏大,不得不推迟了一个月。

2002年10月末,重建雷峰塔工程基本竣工,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前一天晚餐时我对家人说,明天我起个早,做第一个登上雷峰塔的人,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文字。

我第一眼看到“雷峰塔”匾额与启功先生墨宝“雷峰塔”不一样,心里顿觉不快。漫游雷峰塔后,便问周建焕先生,他向我作了解释,这匾是集启功先生的字而制成的。我当即表示这样做不是太妥。有了启功先生的墨宝就应按墨宝制作才是。对此,我先后与柴剑虹、王翼奇先生征求看法,他们都认为要整改。于是我提笔给王国平书记写了封信,叙述了请启功先生墨宝的经过,并提出2003年11月西冷印社一百周年时,作为社长的启功先生将可能来杭参加庆典,届时如果到雷峰塔看到不是他题写的墨宝,心情会怎样?信中还提出佛罗髻发舍利塔应在暗室里展出,以利长期保存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建议。王国平书记见信后很重视,作了批示。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很快作了整改,将启功先生亲题的“雷峰塔”匾额,取代了集字的匾额。而对佛罗髻发舍利塔的暗室展出的建议未予采纳。

雷峰塔建成以来,已成为西湖南线的引胜之景,海内外游客蜂涌而至,同声夸赞不已!充分证明重建雷峰塔是一件顺民心,合民意的大好事。不禁使我想起了当年登塔时,在振奋的心情中所吟咏出:“塔从雷峰出,情自夕照来;西湖最佳处,登高一凭栏”的诗句。

相关内容
钱茂伟|杭大学习生活忆旧 2024-11-20
因为历史,所以现在:一位老人的抗美援朝记忆 2024-11-11
良渚古城发现记 2024-11-05
1984年:大运河首次迎来大型考察队 2024-10-28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那抹酱香 2024-10-1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