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天文台作为学校教学用设施之一,主要用于天文气象观察和《天文学》的教学和学习,全套设备从美国进口,是当时较先进的天文气象观察和科研、教学设备。选择秦望山“二龙头”山巅建造天文台,主要是环境较好,处在山峦最高处,视野宽阔,有一个天然平台,受周围影响较小,是十分理想的天文气象观察台建造地。据记载,也是杭州迄今建立最早的天文气象观察台。
天文台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对杭城有较大的影响,在发行的地方债券中,就采用了天文台作为债券上的图案之一。对当时杭州出现的某种天文气象现象,之江大学天文台作为一个权威在杭城报刊上进行解释探讨,并通过校刊对天体活动和气象变化进行学术研究。从1913年建立至1937年共24年间,通过天文台,先后有多批学生在天文气象科普知识和专业学习上受益匪浅。天文台落成后,师生纷纷争先上山参观天文台,并在天文台前留影。天文台外观别致,用石块砌成,面向南,台的前方中部有一个凸出的半圆部分,上建有水泥圆顶,内为圆柱体望远镜基座,上架有活动的高倍、精密的天文观察望远镜。天文台成为秦望山上一大景观,也是之江大学有名的十二景之一。蒋礼鸿先生曾作有《蝶恋花·秦望山顶观日出》词一首:
“倦眼迷茫看树樾。一镜金轮,飞出遥山缺。剪碎彩霞千万叠。映江幻作鱼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