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砚是毛笔书写时用来研墨、盛墨的工具,文房四宝之一。砚的材质主要以石质为主,也有瓷、玉、竹木牙角等材质。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砖砚,即古砖改制的砚。砖砚因其质地坚密细润宜于加工,同时又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被历代文人所推崇。人们对古砖进行二次创作,加工成砚,雕刻精美的纹饰,并为之刻铭,作为纪念和见证,成就一段文房雅趣。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注重文脉延续的文人雅士以秦砖汉瓦加工成砚。清中晚期至民国初年,随着金石学的中兴,包括吴昌硕在内的大量文化名人对收藏古砖、砖砚偏爱有加,逐渐形成一种风尚,嗜砖者甚众。 杭州博物馆藏有一方雷峰塔经砖龙纹砚,采用雷峰塔藏经砖改制而成。藏经砖通常在一端设有圆孔用于贮藏经卷,这块经砖,长35.5厘米,宽16.2厘米,厚5.2厘米,形制硕大,朴茂苍古。砖体质地细密,表面平滑光亮,雕刻精美,正面浮雕海水鱼龙纹,有着“鱼跃龙门”的吉祥涵义。中间刻长方形凹陷砚池,为研墨处。四边、背面多处刻有砚铭和雷锋夕照景观图,内容极为丰富。而多处砚铭详细记载了雷峰塔坍塌的过程和制作者、收藏者对于这方砖砚和它背后曲折故事的诸多感慨。历经沧桑 # 雷锋塔由五代吴越国王钱俶所建,北宋时期曾因战乱而遭严重损坏。南宋重修后,每当黄昏时落日时分,夕阳斜照,宝塔生辉,景致富丽。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由此得名,流传至今。然而明嘉靖年间,又因倭寇入侵,木结构惨遭焚毁,仅剩砖砌塔身。清末则因雷峰塔砖能辟邪利生、藏经砖中藏有“金”等传闻,频繁遭盗掘,导致塔基倾斜,最终在1924年轰然坍塌……民国时期的雷峰塔和西湖 美国 西德尼·甘博摄于1908年 民国时期的雷峰塔 美国 西德尼·甘博摄
# 人间至宝 # 这方藏经砖改制的方砚,是2014年朱德天先生捐赠给杭州博物馆的。朱德天先生是上海著名金石书画家、文物鉴赏收藏家朱孔阳的哲嗣。1924年9月25日,朱孔阳恰好在西湖中乘船,在轰然巨响和滚滚烟尘中亲眼目睹了雷峰塔的坍塌。当船抵岸时,塔址旁已经聚集了不少慕名而来捡拾塔砖、塔经的人。而发现这块藏经砖,并将它改造成砖砚的是永康人姚允中,他曾先后三次去塔址翻捡。他在砖的背面刻上了“雷峰塔坍塌古砖记”,清楚记录了雷峰塔坍塌的过程并为之感慨:“雷峰塔在南屏山麓,亦名黄妃塔,为吴越王妃黄氏所建,居西湖十景之一。每当夕阳返照,塔影横空,故有雷峰夕照之名。从来游士志胜,书不尽载。乃忽于民国第一甲子八月廿七日午后二时无端倾圮。噫!千年古迹竟成碎土,湖山减色,感慨沧桑。余爰至其旧址,捡拾是砖。旁有一洞即藏经处。追摹塔影,撰刻数言,以见遗识。民国第一甲子八月,永康姚允中”;文字左侧塔影图刻西湖群山和雷峰塔,下方可见两幢佛教建筑,疑为净慈寺。
两侧长边,一面刻有“西湖雷峰塔藏经古砖”字样;另一面刻有雷峰塔和西湖景观,并书“昔吴越国王钱俶建塔于雷峰,至民国甲子年八月倾圮,发现经砖中有孔,实难多得,三至塔址始获是砖,携归刊记,并琢龙砚以供文房之用。丙寅春三月,永康姚允中”。详细记录下了雷峰塔倒塌前的样子以及姚允中先后三次赴塔址寻获此砖,并于1926年3月将其改制成龙纹砚。 据朱德天先生回忆,当时姚允中找到其父朱孔阳,给他看了这块砖砚。朱孔阳大为称赞,对这块砖砚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作为后生的姚允中,就把砖砚送给了朱孔阳。失而复得 # 藏经孔两侧题字则是碑刻大师黄怀觉所刻。文革时期,这块命途多舛的藏经砖砚与朱老分离,直至1974年才再度回到了他的手上。此时已83岁的朱孔阳老先生感慨万千,便请黄怀觉先生在藏经孔一面的短侧边刻下“雷峰塔砖藏经之孔,云间朱孔阳识,年方八十三”几个字,“云间”是上海松江的别称。 物得其所 子孙永保 # 雷峰塔坍塌时,人们感到万分遗憾和惋惜。自古以来作为杭州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见证了杭州的发展与变迁。而“白蛇传”的传说更是让雷峰塔家喻户晓。雷峰塔在人们的心中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1981年,被聘为杭州市文管会委员的朱孔阳先生在谈到雷峰塔重建时激动万分。作为亲眼目睹了雷峰塔坍塌的人,也希望能够为雷峰塔重建出一份力,把这块砖砚嵌入修复的雷峰塔,或是作为文物展出,作为一种历史的延续。他曾经说:“我收藏文物,是因为自己爱好,也是为国家守护文物。而最终它们都要物归原主、物得其所。”朱德天一直把父亲的这句话记在心里。在父亲去世后,他将父亲收藏的文物整理归类,捐赠给多个博物馆,尽量使其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和利用。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