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特别关注
 
乌龙庙的由来
来源:《运河南端(江干段)风韵》  作者:徐守成  日期:2021-08-24

在江干,尤其是沿钱塘江一带,提起乌龙庙,知名度是很高的。


乌龙庙位于钱塘江边定海村西南,新开河南侧,即杭海路孔雀大厦旧址,今四季青街道前身乌龙乡之名,就源于乌龙庙。据《杭州市地名志》记载:




“乌龙庙,位于广福庙西南0.6公里。相传为纪念赫蛮龙而建。传说岳飞被害后,赫蛮龙自云南起兵东讨,事败,自尽于钱塘江,后人建庙祀之,庙名‘乌龙’”。


关于乌龙庙的传说,坊间流传颇为生动,今录《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卷》于文中,以飨读者。


南宋时,奸相秦桧,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准备秘密谋害岳飞父子。传说岳飞手下有一名番族将军,名叫乌蛮,骁勇善战,忠心耿耿。得这一消息后,义愤填膺,便火速点齐五百精兵,从番山出发,星夜兼程,马不停蹄三昼夜,飞驰临安搭救岳氏父子。眼看将到临安城北拱宸桥,秦桧得知,惊恐万分,急忙调兵遣将,前去抵挡。


两军相遇,在拱宸桥展开一场血战。当乌蛮将军杀到沈塘桥时,终因寡不敌众,手下五百将士全部殉难,鲜血染红了半条大道,后人就将这条大道叫作“半道红”。乌蛮将军孤身一人,奋勇杀向城中。听到全城百姓恸哭号叫,才知岳飞父子在风波亭遇害,乌蛮将军悲痛欲绝,匹马单枪来到太平门外的南肖埠,对着钱塘江号啕大哭。这时,后面追兵已逼近,只见乌蛮将军长啸一声,投入汹涌的江水中。


当地百姓敬慕这位忠勇的黑将军,等官兵一走,马上进行打捞,却不见乌蛮将军的尸体。为了纪念乌蛮将军,老百姓集资造起了乌龙庙,庙内塑有乌龙将军的金身。后来,他的尸体和马一起被潮水冲到南星桥的沙滩上,当地百姓也造了一座庙,所以杭州有两处乌龙庙。


据老人们回忆,乌龙庙整个庙只有一个大殿,正中央就是乌龙菩萨,两侧还有其他菩萨。大殿高七八米,面积近二百平方米。屋顶两端还有飞檐。乌龙庙都是木刻结构,看上去古朴端庄。当地百姓在乌龙庙拜乌龙菩萨,是为了祈求乌龙菩萨保护钱塘江一带平安,福佑百姓,不要发大水。


乌龙庙于1958年拆毁,乌龙庙碑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被砸破,移至观音塘。但村里老百姓对乌龙菩萨非常虔诚,为了找到这块碑,村民纷纷到观音塘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后,终于找到了这块已经破碎的乌龙庙碑。


庙碑后经当地村民拼接完整,并捐资在旧乌龙庙之北,新建的采荷桥旁边,建造了乌龙庙碑亭,亭额刻“乌龙亭”三字。碑文正面朝新开河,记载着前人撰写的乌龙庙祭文,背面则记录了村民们寻找乌龙庙碑的经过,以及在寻碑过程中捐款村民的名字。


其实,乌龙将军的传说故事,只是杭人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庙以“乌龙”名之,说明“滔天浊浪排空来”的钱塘江大潮,似乌龙严重威胁到这一带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老百姓借乌龙菩萨,保佑一方平安。乌龙庙地势险要,是钱塘江海塘御潮护堤营汛地。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统一编制从仁和乌龙庙到海宁、海盐、平湖四县境内的钱塘江石塘塘号,当时的头堡(一堡)就位于乌龙庙。


微信图片_20210824100439.jpg

△《钱塘江沿岸图》(局部)



明末清初,钱塘江口海潮改道入北门后,北岸潮患加重,杭州受到威胁,清代历朝均投入巨资,大规模修筑海塘工程。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四十年(公元1701年)筹集捐钱塘、仁和江塘及建钱塘江石子塘1562丈。


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杭州知府张恕可主持修钱塘江海塘1108.4丈,至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3月完工。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浙江巡抚索怀修筑钱塘、仁和江塘。


六年(公元1728年),在诸桥加筑石塘401丈,修复坍塘50丈。


十一年(公元1733年),从海宁龟山南麓直到仁和县李家村(今彭埠镇普福村),筑成一条长达14048.5丈,高1.2丈,顶宽2.4丈,底宽5丈的土备塘。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浙江巡抚三宝奏修仁和江塘。


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增筑仁和县观音塘(今采荷街道观音塘)。


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兴建章家庵西至七堡附近鱼鳞大石塘2120丈。


康乾之世,从杭州到海宁共修建五纵五横的鱼鳞大石塘13300多丈,这一线海塘就成为防洪御潮的主塘。


晚清后,江潮逐渐东移,唐宋以来的观潮胜地浙江亭、秋涛宫一带江岸,已淤积为陆地。民国后,部分古海塘被改建为秋涛路和杭海路。解放后,杭州随着城区不断扩建,古海塘改建道路,已成为市区沿江的交通干路。昔日之古海塘遗迹已留存无几。


今乌龙庙附近,尚留有不少古海塘遗迹。乌龙庙之西南,今采荷街道碑亭边,有石亭,相传为清初修海石塘时所建。据当地居民说,当时海塘直通海宁清代宰相陈世倌(陈阁老)的家门口,塘上每隔一段路程,就建一凉亭。乾隆游巡时,题字立碑于亭,名碑亭。因村正好在碑旁,故名碑亭边,其路称碑亭路。


在碑亭边的石亭为四角方亭,亭高三四米,亭有四根石柱,不用一钉一铆,皆由石块拼合而成。石亭顶部有一“双龙戏珠”石雕,亭顶四角檐脊高翘,檐角为龙尾状,远远望去,贻然欲动。亭内立一石碑,碑上刻有文字。根据碑文内容判断,此碑并非乾隆题字之碑,而是清代修建海塘时为捐资官员立的石碑,但却见证了古代海塘修建的历史。




相关内容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5-01-23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2025-01-23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2025-01-2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