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酥油饼号称“吴山第一点”。其色泽金黄,层酥叠起,上尖下园,形似金山,覆以细绵白糖,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甜味美,入口即酥。吴山酥油饼又称“蓑衣饼”,吴语“酥油”和“蓑衣”同音,且层层相叠,形似蓑衣。
吴山酥油饼历史悠久,有一种说法,五代十国末期,赵匡胤与南唐刘仁赡在安徽寿县交战时,当地百姓用栗子面做成酥油饼支援赵军。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经常命御厨做此饼食用。寿县把这种饼称为“大救驾”,直到今天寿县仍然有这种点心。后来随宋室南迁,“大救驾”传到江南,称为酥油饼。但这种说法在民国及其以前的文献上都未见过,存疑。
蓑衣饼在江南笔记文献中时有记录,明末至清初流行于苏州。汤传楹(1620-1644)《虎丘往还记》写道:
“予与尤子啖蓑饼二枚,啜清茗数瓯,酣适之味,有过于酒。”
这是能见到最早关于蓑衣饼的记录。施闰章(1619-1683)《虎丘偶题》也提到蓑衣饼:
但到清中期以后,“虎丘白云茶已萎,而山上蓑衣面饼亦如广陵散,绝响久矣。”
清中期以后,蓑衣饼似乎由苏州传到了杭州,这以后才开始有文字记载。吴敬梓(1701-1754)《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马儿先生到杭州城隍山,“看见有卖的蓑衣饼,叫打了十二个钱的饼吃了。” “干面用冷水调,不可多揉,擀薄后卷拢,再擀薄了,用猪油、白糖铺匀;再卷拢擀成薄饼,用猪油煎黄。如要咸的,用葱、椒、盐亦可。” “蓑衣饼与酥油饼音相近,当即一物。然吴山之酥油饼,纯用麻油起酥,两面松脆,如有千层。惟近心处,稍软腻。余则触手纷落,掺以白糖,食之颇妙。亦有作椒盐者。”
范祖述的《杭俗遗风》,也提到了杭州吴山上的蓑衣饼。“龙灯开光”篇谓:
“城隍庙居吴山之中,其左右约里许,开设茶店甚多……茶则本山为最,饼则蓑衣著名。” “约伴同行各自忙,城隍山上闹瀼瀼,茶坊开水休思滚,一饼尝来便罄囊。” “肆中向均售蓑衣饼,亦名酥油饼,其价不等,竟有每饼价值千文者。食主若不问价,即受其欺。尝闻有一乡老,见蓑衣饼,食之而甘,连食数枚。及结算,须钱五六千文,乡老瞠目结舌,倾囊中钱与之,不足,质以衣,乃出。其欺生客如此。”
清朝人丁立诚(1850-1911)的诗里也多次提到蓑衣饼:
“吴山楼上江湖景,饮茶更食酥油饼;酥油音转为蓑衣,雅人高兴争品题。”
“酪酥香出饼师家,非制蓑衣即韭花。切莫相随名士画,见沧楼上试新茶。” “蓑衣饼,以冷水调干面,不可多揉,杆薄,卷拢再杆,使薄,用猪油、白糖铺匀,再卷拢杆成薄饼,用猪油煎黄。如欲其咸,加葱、椒、盐亦可。”
其说法基本沿用了《随园食单》的说法。
民国早期,吴山尚热闹,山上的茶馆四景园、丽水台都制作酥油饼,除表面撒白糖,还有玫瑰味的。时人有诗云:
“四景园兼丽水台,蓑衣饼味记玫瑰。而今风景新年歇,谁到吴山顶上来?”
新市场、城站成为新闹市区后,吴山的中心地位衰落,虽然四景园、丽水台坚持了很长时间,但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成为回忆的似乎还有酥油饼,一直成为杭州的代表性点心或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