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特别关注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神秘广告背后的历史真相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艺林文韵
 
杭博馆藏 | 003·一只清明“攒盒儿”:清花鸟纹漆竹叠篮
来源: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8-31

微信图片_20210831094953.jpg

清 花鸟纹漆竹叠篮

(杭州博物馆藏)


这件竹叠篮,清代,由两个盒身攒叠组成。整个用朱漆髹饰,盒盖、盒身用了描金填彩的工艺,描绘了四时花卉、梅竹争春的吉祥图案。


不过即便是很多老杭州可能也不知道,它还有一个杭州话名字叫“攒盒儿”。旧时杭州人清明展墓,都要拎这“攒盒儿”。


攒盒的“攒”字,就是聚拢的意思,中心一个小圆盘,四周围是扇面形小盘,所以又叫“攒心盒子”。吃饭的食盒古已有之,专门把这一类食盒叫成“攒盒”的,是从明朝开始的。小说《金瓶梅》里就好几次提到攒盒。至于清明节上坟用到攒盒,比较早的文献则见于晚明时期的世情小说《醋葫芦》。


微信图片_20210831094955.jpg

明 崇祯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微信图片_20210831094957.png

清 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

故宫博物院藏


旧时杭州的墓,都在城外西湖南北的山上,城里的百姓没有地亩,都要“结坟亲”买地皮来建墓,清明上坟的时候,乘船坐轿,供品、香烛都摆在攒盒儿里。坟亲平时帮忙照管坟茔,清明的时候扫完墓,多要去坟亲家里做客,携带的酒菜供品,自然与坟亲一同享用,殷实的人家还要给赏钱。

微信图片_20210831095000.jpg

清 方形竹编叠篮

杭州博物馆藏


民国杭州宗文中学的校长钟毓龙就在《说杭州》一书中记载了旧时杭州人清明节提了“攒盒儿”出城扫墓的热闹景象:“清明节例应上坟。其以清明日往者,谓之应清明上坟。其他或前或后皆可。......盛置祭品之物,名曰攒盒,有大有小,小者高不过尺许,阔不过八寸,而其中分为数幢,每幢之中,又分为六格,所以置祭品者。其下一幢则无格,以置香烛杯筷酒器之类。一面以木框为阑,从上闸之防其倾扑。其上有木制之半环,可以手提之。......一攒盒不过三四幢,坟墓多者,须多备攒盒,而路之远者,以时间所限,匆匆一供,随即焚送,不过表明亲到而已。坟墓有散在南北各山者,更须排日而上之。故是月之中,乘轿而随带攒盒银锭者,恒相望于南北山之道。”

微信图片_20210831095002.jpg

清 竹编圆攒盒

杭州博物馆藏


“攒盒儿”里摆的供品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前一日烧完放凉的冷菜,否则就会冲撞鬼神。清代杭州诗人吴存楷的《江乡节物诗》记载了许多杭州的节令物什,其中就有《攒盒》诗一首:“罗陈柳榼拜荒茔,一献难通气臭诚。偏是儿孙不寒食,湖楼活火试鱼羹。”说的就是不肖子孙清明节下馆子吃鱼羹的故事。


清明节不动火的习俗其实和更古老的上巳节、寒食节有关,上巳和寒食这两个节日的时间往往重叠,寒食和清明紧紧相连,寒食禁火三日,至清明才换新火。因此,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习俗,在唐代已是纠缠不清了,到了宋代以后,便自然而然地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吃冷食,实际是古代寒食节的遗风。


旧时杭州清明节的风俗远不止于此,譬如祝享、烧锞儿纸、折杨柳枝、做清明狗儿、吃海蛳等等。只是这小小的“攒盒儿”,盛着老杭州的风土人情随着城市发展,社会变迁早已经没了当年的模样。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上泗山歌 2024-04-19
德寿岁时 | 今日花朝,请收下这份临安赏花图 2024-03-27
吴山明笔下的黄宾虹像 2024-03-25
游记文学里的杭州 2024-03-21
清代才女林以宁的西湖情缘 2024-03-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