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禹杭履迹
 
南宋陈文龙杭州行迹考
来源:《杭州文史》第23辑  作者:张敏 倪灵玲  日期:2021-09-13

陈文龙(1232—1277),南宋名相陈俊卿后裔,原名子龙,字刚中,福建莆田县白湖(今阔口)人,咸淳四年(1268)高中状元,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兼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著作郎、礼部员外郎、监察御史、抚州知州、左司谏、侍御史、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闽广宣抚使等官职,是南宋末年著名抗元将领,被俘不屈服,后被押送至杭州,死后葬于西湖智果寺旁,时年46岁。南宋朝廷感念其忠义,端宗下诏,谥忠肃,赐庙号“昭忠”,与其先祖陈俊卿一样,被朝廷追赠其三代先祖为太师国公,后人称“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可见,朝廷对其忠烈的肯定与嘉赞。“清忠亮直抗元良将,节义文章扶宋名臣”,就是后世对他短暂一生的高度概括及评价

微信图片_20210913111346.jpg


陈文龙与杭州、与西湖渊源深厚。先祖陈俊卿为定都杭州不久的南宋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官至参知政事;他本人从太学求学、状元及第、出仕为官,到被俘去世,基本都在杭州,可以说他的一生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湖山有幸埋忠骨,陈文龙最终与他所仰慕的抗金名将岳飞相邻为伴,同葬西湖。


一、陈文龙在杭经历

(一)理宗学生

根据史料记载,陈文龙从出生到太学求学这段时间多处于南宋理宗时期。绍定五年(1232),陈文龙出生于莆田东门外玉湖乡陈氏家族,少时入仰止堂学习。淳祐十一年(1251),入乡学。宝祐四年(1256),时年25岁的他来到杭州,补入太学。景定五年(1264),在太学公试中考取第一名。

(二)度宗状元

咸淳四年(1268)五月,时年37岁的陈文龙考中进士。十月,廷对第一,状元及第,度宗赐名文龙,字君贲,以龙飞射策加一官,特授宣义郎,从八品州府属官镇东军节度判官,协理镇东军事务,驻节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

咸淳七年(1271)五月,陈文龙进入中枢文化机构秘书省,来到皇帝身边工作,任从八品职事官——秘书省正字,兼从七品经筵官——崇政殿说书。十月,为从八品秘书省校书郎。

咸淳八年(1272)五月,陈文龙被晋升从七品秘书省著作郎。七月,进入尚书省礼部,出任正七品礼部员外郎。十月,进入司法、监察机构——御史台,出任从七品监察御史。

咸淳九年(1273)二月,任考官,监试礼闱。同年,痛心襄阳失守,上疏尽陈贾似道的过失,因此触怒贾似道,被降为大理寺少卿,陈文龙没有接受,后被调任六品地方官抚州知州。

咸淳十年(1274),贾似道指使监察御史李可,以“催科峻急”的罪名弹劾陈文龙,陈文龙因此被劾罢回到老家。

(三)德祐枢密

德祐元年(1275)二月,贾似道兵败鲁港,朝廷“始悔不用文龙言”,急招其进京。五月,陈文龙进入司法、监察机构——谏院,任左司谏,后升任为从六品侍御史。七月,出任从二品同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出任正二品同知枢密院事,十二月,兼任正二品宰执官——参知政事。

德祐二年(1276)初,蒙古兵攻陷临安,当权的太后一心求降,主张抗元的陈文龙气愤不已,于是上书以母老为辞,乞求归养。可是刚出城门就后悔了,又上疏要求回朝,最终未果,于是便留在浙东家乡待命。至此,陈文龙在杭州的求学、入仕历程结束。

其在杭经历简表如下:


微信图片_20210913111350.jpg


宋代无名氏所撰的《昭忠录•陈文龙(枢密丞相)》所载:文龙为“理宗学生、度宗状元、德祐枢密、景炎宰相”,《宋元学案补遗》卷三十四《陈文龙复姻家侍郎许自书》也有记载:“大都九个月越州穷签判;八个月抚州衰太守,享朝廷禄食仅八年……”由此可知,南宋末年,陈文龙四朝为官,从地方到中枢机构,期间历经降职、被贬、起用,直至请辞离开杭州,回到兴化军故里,陈文龙的仕途可谓大起大落,而且就陈文龙这八年的为官经历来看,其主要行迹基本都在杭州。




二、陈文龙在杭行迹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记载,理清关于陈文龙求学、科考、入仕、去世的经历,可以大致地厘出他在杭州的行动轨迹。

(一)太学求学

于陈文龙而言,太学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他曾在此求学多年。

南宋初年,太学并未设立。宋高宗即位十几年后才重建太学,是因为“朕以兵革之后创建太学”,即宋金战争的缘故。而且“十三年六月,临安守臣王㬇,即岳飞宅建学成”。由此可见,南宋太学不是新建,而是绍兴十三年(1143),由位于纪家桥东、前洋街北的岳飞旧宅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理宗宝祐四年(1256),陈文龙补入太学。求学期间,他的才华得到同窗盛赞,《安石仓诗选》有《王一送陈刚中归莆诗》有云:“近得钟王法,才华世共称。剑锋看舞女,笔阵笑狂僧。散帙花前席,鸣琴竹里灯。石渠成远别,百下酒如渑。”

陈文龙“初在太学,累试不入格”,“一夕,梦太学土地岳侯,请交代。自谓必死于学。既而廷对第一,仕路显达”。虽说“太学土地神岳飞入梦”一说似有神化,不可尽信,但仍能反映出陈文龙在太学的学习非常艰辛,并通过不懈努力,最终状元及第。

太学期间,陈文龙就获得了贾似道的赏识。据元代刘埙所撰的《隐居通义》卷二十一记载:有次,陈文龙碰上公试,却因有事外出,错过进考场时间。情急之下找到贾似道,虽最终也未进考场,但还是写了一篇启文感谢贾似道,贾读了启文后,非常高兴,赏陈文龙扬州名酒“琼花露”,可见此时的陈文龙与丞相贾似道已有了联系,并赢得赏识。这一点,《宋史》记录更加明确,“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由镇东军节度判官、历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数年,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至于后来两人关系恶化,此处不赘述。

(二)进士及第

通过在太学八年的勤奋学习,陈文龙考取进士,并状元及第。

1.集英殿殿试 

“文德殿,正衙,六参官起居,百官听宣布。绍兴十二年(1142)建。紫宸殿,上寿;大庆殿,朝贺;明堂殿,宗祀(详见后名堂门);集英殿,策士。以上四殿皆即文德殿,随事揭名。”也就是说,紫宸殿、大庆殿、明堂殿、集英殿、文德殿,实则同一个地方,因用途不同而名称不同,乃一殿多用也,殿试时则称集英殿。

咸淳四年(1268),陈文龙考中进士后,参加殿试,获得第一名。

据《宋历科状元录》记载:“五月,御集英殿试进士,赐陈子龙等六百六十四人及第出身,子龙改名文龙。”这是陈文龙在集英殿参加殿试的明确记载。

2.净慈寺习仪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屏山下,原名永明禅院,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南宋时改称净慈寺,有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

“旧例引见举人前二日,门差舍人一员、承受二人,就净慈寺习仪,令礼部告报”,由此可见,南宋时,殿试后唱名的前两日,按照惯例,中举者要在净慈寺学习朝见皇帝的礼仪。陈文龙廷对第一,由此推断其唱名前,也在此处参加了培训。

3.集英殿唱名赐宴 

殿试结束后,按照惯例要进行唱名赐第仪式,皇帝亲临集英殿,殿试官、省试官及宰臣、馆职等入殿侍立,举人等由和宁门入,引入廷下,候于殿门外。然后朝廷依次传唱举人姓名,中举者接受皇帝赐予的科举等第。

陈子龙殿试获得第一名后,接下来就是唱名赐第,唱名之日,度宗赐其名为文龙,字君贲。关于这一点,有一对联也可佐证:“龙飞策士,状元龙,省元龙(度宗龙飞榜,陈文龙为廷魁,胡跃龙为省元);虎帐得人,殿帅虎,步帅虎(时范文虎为殿帅,孙虎臣为步帅)。”

至于赐宴,有《题廷试状元赐宴诗》可佐证,诗云:“遹骏先献在急贤,广庭亲册昉今年。精微历历参前圣,忠谠洋洋著大篇。天圣得人占上瑞,太平宴士秩初筵。缅怀丰芑无穷泽,久远功名尚勉旃。”

此外,宋代魏天应编、林子长注的《论学绳尺》卷九有两篇文章:一为《理本国华如何论》,一为《王道之端如何》,前篇署名陈文龙,后篇署名陈子龙。陈文龙参加殿试前的名字为陈子龙,“唱第之日,度宗改子龙为文龙,赐字君贲”。由此推测,前文应为其进士试论,后篇应为其殿试策论。


(三)京城为官

在集英殿参加殿试及唱名赐宴,彻底改变了陈文龙的一生。

“旧例三魁唱名罢,赐袍笏,谢恩入幕,赐御馔,进谢恩诗出,赐席帽于阙门,上马迎入期集所者,又名状元局,官给钱物供张皂隶等于此聚。同年待宾客刊题名小录,赐闻喜宴,进谢宴诗,如此者一月,然后,率榜下士诣阙谢恩,谓之门谢,门谢后授初阶内状元,授承事郎、签书某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至后一科放进士榜,则前一科状元召入,为秘书省正字,名曰‘对花召’,此旧例也。”可见,状元及第后,还有一系列流程,之后授予承事郎、签书某军节度判官。

依照这一惯例,陈文龙被特授宣义郎、镇东军节度判官,咸淳五年(1269),便到镇东军节度判官任上。咸淳七年(1271)五月,陈文龙调任京城,在杭期间先在秘书省,后在礼部、御史台、谏院、枢密院等机构任职


1.中央机构 

(1)中枢文化机构秘书省 

“秘书省在天井坊之左,东都建于禁中,绍兴初权寓法惠寺,十三年十二月诏两浙运司,即殿司寨基重建。”也就是说,南宋初年,秘书省的办公地点暂时设在油车巷东的法惠寺,绍兴十三年(1144),在原天井巷东殿前司旧址扩建为秘书省。南宋时期,作为中枢机构之一的文化机关,秘书省隶京百司。据王应麟所撰的《玉海》卷一百二十一《元丰秘书省》记载,元丰新制时,三馆秘阁事并入秘书省,省职振举,统掌图籍、国史、天文历数、祭祀祝辞等。

咸淳七年(1271)五月,陈文龙出任从八品秘书省正字。十月,任从八品秘书省校书郎。

秘书省正字、秘书省校书郎的职责一样。据《合璧后集》卷三十七《校书郎》所记:校书郎“掌编辑、校正图籍,若有脱漏则修补,若有文字讹误,则订正”。陈文龙在秘书省工作了一年多,其工作内容主要为编辑、校正图籍,直至他出任监察御史。

(2)司法、监察机构御史台 

“御史台在清河坊,门北乡,盖取严肃之义,绍兴五年重建”,今河坊街一带。据《宋会要•职官十七》记载,御史台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被称为“天子耳目”,掌纠察文武百官歪风邪气、贪官污吏,肃正朝廷纲纪法规。有大事得在朝廷、皇帝面前辩论抗争,小事则上奏弹劾;且许以风闻言事,不必有足够证据。京师命官犯罪审讯,须报御史台备案,并参与诏狱审理,疑难案件判决,婚、田、钱、谷及各种诉讼处理等等。

咸淳八年(1272)十月,陈文龙出任监察御史。

据史料记载,贾似道当权时,台谏的奏章都要他过目后,才能呈给度宗。陈文龙出任监察御史后,奏章直接上报度宗,引起贾似道的不满。后来,洪起畏奉贾似道之意,极力推行类田法,用劣等公田强行更换良田,导致浙西“六郡之民,破家者多”,百姓怨声载道。时任监察御史的陈文龙给度宗皇帝写奏折,极力反对“类田法”。贾似道迫不得已,惩办洪起畏为自己开脱,并停止类田法。消息传出后,百姓拍手称快,“朝绅学校相庆”,赞扬陈文龙是“凤鸣朝阳”。而襄阳失守时,陈文龙不仅上疏极言贾似道的过失,而且反对贾似道对于守城将帅“当罚而赏”的做法,强烈要求“皆罢之”,贾似道大怒,将陈文龙贬黜为抚州知州。

(3)司法、监察机构谏院 

“谏院在后省之西……自来于中书门下置厅事”,由此可见,南宋时期谏院设置在三省之后。据《宋会要•职官三》之五十、五十五记载:“其职在拾遗、补阙。凡朝政阙失,大者在朝廷进谏规正;小者,上实封论奏。即自宰相以下至百官,自中书门下(南宋为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都有责谏正。”可见,谏院是向朝廷或皇帝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机构。

咸淳十年(1274)秋,度宗病逝,四岁的皇子嘉国公显即位为恭帝,全太后听政,改元德祐。德祐元年(1275)春,贾似道兵败芜湖鲁港,陈文龙被起用,进入谏院,出任左司谏。

据宋代吴源《莆阳名公事述•陈文龙》、宋代张日起《陈忠肃公行状》、清代张琴《陈文龙年谱》记载,陈文龙就任左司谏后,弹劾贾似道党羽之一的签书枢密院陈合,使其被罢免。

此外,据《宋史•陈文龙传》记载,当时边境危急,而丞相王爚与陈宜中却政见不同,且常有争论,对此,作为谏官的陈文龙上书,请求诏令大臣们“同心图治,无兹虚议”,但结果并不理想。

(4)三省枢密院 

三省枢密院“在和宁门北,旧显宁寺,绍兴二十七年(1157)建”,今六部桥一带。作为南宋中枢机关,它是南宋中央官署集中的地方。大院中的都堂,是三省与枢密院首脑办公和商议国家政事的地方;都堂以南为“思堂”,是尚书省六部长官办公与商议政事的地方;都堂以北则是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

咸淳八年(1272)七月,陈文龙出任尚书省礼部正七品的礼部员外郎。德祐元年(1275)七月,出任从二品同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出任正二品同知枢密院事。十二月,出任参知政事。

对此,南宋王应麟《四明文献集深宁先生文钞摭余编三卷补遗一卷》卷五有《陈文龙特授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并参知政事诏》一文,这是陈文龙被任命同知枢密院事并参知政事的诏书。

参知政事是宰执官,为副宰相之职,与宰相同升都堂议政事,宰相与参知政事最多不超过五人,一般两名宰相配三名参知政事,或三名宰相配两名参知政事。据《宋史》卷二百一十四表第五宰辅五记载:“十二月庚子,吴坚除签书枢密院。黄镛除兼权参知政事。癸卯,陈文龙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可见,陈文龙出任参知政事时,兼知枢密院事,是中枢机构的核心要员。


2.皇宫

陈文龙在杭为官期间,皇宫是其经常出入的地方,主要有三处。

(1)崇政殿

“崇政殿,一名祥曦殿,淳熙六年(1179)与后殿同建……自北宫门循廊而左……听朝决事,兼汴都延和崇政之名”,可见,崇政殿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

咸淳七年(1271)五月,陈文龙任崇政殿说书,来到皇帝身边工作。其前一任是宝祐四年(1265)丙辰科状元、抗元名将文天祥。

就崇政殿说书而言,一般由庶官充任,以区别于侍从官充任的侍讲、侍读。据《历代职官表》卷二十四《经筵日讲起居官》所载,经筵官是为皇帝讲解经史的官员,是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崇政殿说书的总称。

陈文龙任崇政殿说书的时候,时常出入崇政殿为皇帝讲解经史。关于任期,有这样两个推断:同年十月,陈文龙升任从八品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一职告一段落;也有可能延续至咸淳八年(1272)十月,出任监察御史的时候。

(2)垂拱殿 

垂拱殿是皇宫大殿的名称,位于大庆殿(即集英殿)的西面,“垂拱殿,常朝,四参官起居”,由此可见,作为皇帝的“内朝”,是日常接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陈文龙曾出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等高品阶官职,必然是垂拱殿的“常客”。

(3)待漏院 

待漏,即等候。待漏院是百官朝拜前晨集做准备的地方。也就是说,百官接受皇帝召见,被召见前就在待漏院等候。因此,陈文龙在杭期间,日常朝拜皇帝,必然到过待漏院。


(四)生命终点

1.拘系于太学

景炎二年(1277)四月二十五日,因部下降敌,陈文龙被俘押解之杭州,从“至杭,幽于太学之侧”“俘至杭,拘系于太学”“国亡家陷,身俘至杭,拘执于太学”等多处文献记载,可看出陈文龙被拘禁在太学,这也是陈文龙入仕之后与太学的又一次关联。

于陈文龙而言,太学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他曾在此求学八年。被俘押解至杭州时的关押点是在太学,可以说是他在杭形迹的起点和尾声。

2.谒岳飞庙

岳庙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现存格局是清代重建后形成的,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

南宋一朝,岳飞备受人们尊崇,陈文龙对岳飞的忠义大节也十分敬佩,死前绝食抗议,前去拜谒岳庙,悲恸而死:“卒不屈,俘系至杭,不食,谒岳飞庙,大恸,即夕死庙中。”此外,《八闽通志》《宋历科状元录》等都有相似记载。

由此也可看出,岳庙是陈文龙生前在杭行迹的最后一站。

3.瘗葬智果寺旁

智果寺,始建于五代开运元年(944),原在孤山南麓,后来因为地理位置太好,被宋理宗看中要改做道观即四圣延祥观,才不得不搬迁到现在的葛岭。对此,张岱在《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智果寺》中有所记载:“智果寺,旧在孤山,钱武肃王建。宋绍兴间,造四圣观,徙于大佛寺西。”

据《宋史•陈文龙传》《万历杭州府志》《闽中理学渊源考•忠肃陈君贲先生文龙》《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西湖志纂》等记载,陈文龙死后,葬于西湖智果寺旁。

此外,后人历代诗作也多有记录。如明代凌宗载《柘轩集附录》中的《智果寺拜陈忠肃公墓,用公诀别诗原韵》、明代周瑛《翠渠摘稿》卷六《七言古诗》中的《陈忠肃公殉宋而死,元世祖义之,命葬于西湖智果寺北,满山皆生刺竹,多有咏其事者,予亦赋之》、清代陈文述《西泠怀古集》卷五《智果寺吊陈忠肃公》等均可印证陈文龙葬于智果寺旁。

现今,在北山街静逸别墅的东侧,沿葛岭智果寺旁的小径拾级而上,即可见宋参知政事陈忠肃公墓。


(五)其他

1.猫儿桥

猫儿桥,也叫平津桥。据《淳祐临安志》《万历钱塘志》《康熙钱塘志》等记载:“平津桥,俗呼猫儿桥。”位于今天的光复路与西湖大道北侧。据《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载:“自淳祐年有名相传者,如:猫儿桥魏大刀熟肉、潘节干熟药铺。”又,“平津桥沿河布铺、黄草铺、温州漆器、青白磁器”,可见,平津桥一带在南宋时期非常繁华。关于猫儿桥,还有一个名为《三脚猫》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也侧面说明了猫儿桥一带店铺林立,是南宋时期杭州的商业中心。

关于陈文龙与猫儿桥的关系,有三种说法:

其一,陈文龙病死于猫儿桥。程棨《三柳轩杂识》有记:“德祐末,归守本州。北兵入闽,不屈,生缚之至杭,病卒于杭之猫儿桥巷。”文中又说:陈文龙曾“幽于太学之侧”,这两处记载看似矛盾,实则不是没有可能,或许陈文龙曾被关押在太学,后又移居猫儿桥附近。因为程棨是与陈文龙同时期的人,他的记载可信度相对较大。

其二,陈文龙寓所在猫儿桥。清代朱彭在《南宋古迹考》记载:“陈文肃公寓在猫儿桥,文肃名文龙,字志忠,一字君贲,兴化军人。咸淳四年廷对第一,累参知政事。”同时,他也引用了程棨《三柳轩杂识》中的关于陈文龙病死于猫儿桥的记载,这说明,陈文龙在杭期间曾居住在猫儿桥。由此推测,猫儿桥是陈文龙在杭州时的寓所,有可能还是他病死的地方。

其三,陈文龙自投猫儿桥殉节。清代夏之盛《平津桥吊宋陈忠肃公》:“云坼璇霄白雁嬉,凄凉天水碧差差。不随信国囚燕市,早替昌黎主泮池(公未遇时,梦韩文公约他日代主仁和学昌文祠之位,及被俘,过杭州又梦焉。翼日,即自投平津桥下殉节)。宰木尚留贤裔守(公墓在茅家埠,陈仲博之族人至今主其祀,是公裔也),榜花赖有伟人持。平津桥下波流急,洒泪何堪诵楚辞。”

总之,不管陈文龙是病死于猫儿桥,还是曾住在猫儿桥,抑或殉节于猫儿桥,都说明了陈文龙与猫儿桥的关系紧密。

2.西湖

据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记载,宋时画家绘西湖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就是后人所称的“西湖十景”,陈文龙在杭期间想必曾游玩于西湖。

综上所述,陈文龙在杭期间留下的行迹,见下图:

陈文龙在杭行迹图(底图来自姜青青:《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的三重意义,《杭州文博》2017年10月第19辑第124页)

微信图片_20210913111358.jpg

四、陈文龙相关史迹现状及思考

如今,杭州有关陈文龙史迹,仅有陈文龙墓相对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其他如太学、南宋皇宫等已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虽说岳庙、净慈寺依然兴盛,但其保存、研究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因此陈文龙墓历史价值之高可见一斑,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十分重要且必要。

1992年,政府修缮陈文龙墓,将其列入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2017年,浙江省出台《加强西湖南宋忠烈陈文龙墓保护和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可见,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对陈文龙遗迹及其相关文化的保护、利用日益重视。

同时,陈文龙及其文化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杭州已多次举办陈文龙相关研讨会,如2018年初举办的“民族英雄陈文龙史学研讨会”;2018年6月9日,首届“西湖陈文龙文化节”开幕;2018年12月8日,举办“南宋建都880周年暨陈文龙与杭州学术研讨会”,主题是弘扬杭州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探讨陈文龙的爱国情怀;2019年5月31日,举办第二届杭州西湖陈文龙文化节和“陈文龙民族气节与当代爱国主义精神学术研讨会”;2020年6月16日,举办“陈文龙爱国精神与提升乡土文化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将爱国文化与乡土文化融合进行深入研讨。至此,陈文龙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且研究在持续进行,本文关于陈文龙在杭州的行迹考也是对前人研究的延续和深化。


微信图片_20210913111401.jpg

作为“西湖三忠肃”之一,除了突出的忠烈文化,陈文龙上进求学、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爱国为民的精神品质,也是当代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未来,陈文龙及其相关文化仍有待深入挖掘,需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利用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其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相关内容
湘湖望族|护湖功臣何氏家族 2024-12-24
《走近西湖》论文集|司马一民:白居易夜宿孤山寺竹阁 2024-12-23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