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随着社会逐渐安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宋室南迁以后,钱塘江两岸越来越繁荣,水运更加发达,西兴渡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桅樯林立,商贾往来,官宦文人迁客频繁经过。许多官宦原本就是诗人,他们在西兴留下了不少诗,今天我们就来读几首。
渡浙江未得 辞家已四日,三日雨兼风。 海水飞天上,江云入坐中。 愁肠寒更结,归梦湿难通。 未有淹留恨,封圻尚淛东。 这首诗出自孔平仲。封圻,指封畿、疆土或封疆大吏。淛,同“浙”,“淛东”即浙东。 《渡浙江未得》大意为,离开家已经四天了,路途上有三天风雨兼程。大风把浪花推上天,又把水雾送入船中。一怀愁绪在寒气中集结,回家的行程还一时难以通达。虽然渡江艰难,但去浙东为官并不感到遗憾。
下面这首《西兴》也是他写的诗。 西兴 舟行颇濡滞,累日驿前溪。 大雨翻盆盎,狂风作鼓鼙。 两潮空朝晚,一水限东西。 忆昔游湖棹,新晴傍会稽。 濡滞,停留、迟延。湖棹,湖舟。 《西兴》大意为,过江的船走得很缓慢,好几天才到驿站。雨大得像倾盆倒水,风大得像擂响的战鼓。朝晚两潮不停,钱塘江水隔开了两岸。此时回忆起在西湖荡舟,等天放晴应该会船到会稽了吧。
孔平仲,字义甫,生卒年不详,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后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 这两首诗很可能是孔平仲上任江浙铸钱时所作。《渡浙江未得》描写的是艰难渡江的情形,《西兴》描写的是滞留西兴的原因,其中还交杂着宦途感触。 西兴道中二首 其一 凫鹜迎船似有情, 随波故起绿粼粼。 野花照水开无主, 谁信春归已两旬。 其二 桑麻张王不知春, 啻恐莺花太断魂。 东岸红霞西岸绿, 却将景色为平分。 凫鹜,水鸟,俗称“野鸭”。啻,不只是。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景。桑麻,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纤维织布,泛指农事。 《西兴道中二首》大意为:其一,野鸭兴奋地迎接我们的船到来,绿水欢快掀起波浪。岸边的野花倒映在水里,不敢相信早春已过去了二十天。其二,桑叶和络麻非常茂盛,恐怕不只是春天的景色太吸引人。东边岸上红花成片,西边岸上绿色盎然,好似把美丽的景色东西两岸平分。 《西兴道中二首》描写的是浙东运河两岸的风光。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人称东莱先生。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后中博学鸿词科,授太学博士,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参与重修《宋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吕祖谦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 文字:杭州市政协智库专家、杭州文史专家 司马一民;书法:陈晓波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