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器因其纯洁温润,坚硬耐久的特质而被人们常佩饰于身。人们佩玉,为之祈福长久,玉器的造型以及其上的纹饰或多或少承载着历史风俗与吉祥寓意。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件杭州博物馆藏的清代持荷童子白玉佩。该玉佩长3.1厘米,宽1.9厘米,高3.3厘米。玉料呈白色,泛黄,玉质温润。玉料圆雕成一个童子的造型,童子五官用阴线刻划,头顶刻画细密的发纹。孩童裸身,呈半蹲状,两手抱荷叶,荷叶在其身后呈团状。器身镂空处可供穿系佩戴。 清 持荷童子白玉佩 杭州博物馆藏 这件玉佩背后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上“持荷童子”的图案,是明清玉器中一类固定的样式。“持荷(莲)童子”寓意“莲生贵子”、“莲花生子”,表达了人们祈求多子的心愿和祝福,体现了明清玉器上“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时代特点,是明清时期常见的“吉祥玉”。但事实上,持荷童子玉佩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远不止于此。“持荷童子”题材的玉雕并不是明清时期才流行的,它发起于唐宋时期部分玉雕作品逐渐世俗化和生活化的风潮。唐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专门反映民间生活的艺术造型玉雕,“持荷童子”玉雕就是其中之一,它与当时七夕“乞巧”等习俗息息相关。 清 持荷童子白玉佩 杭州博物馆藏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明代罗颀《物源》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即在农历七月初七祭祀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和节庆风俗随着时代发展愈加丰富。“乞巧”是七夕诸多节庆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它是借助祭祀、占卜、祈愿等多种形式,来验证女性是否具备其所求之能。 在宋代,妇人“乞巧”时有一种拜“磨喝乐”的仪式,带有着生殖崇拜的意蕴。“磨喝乐”是梵语“Mahoraga”的音译,也译作“摩睺罗”,其本是佛教八部众神之一,传入中国后变为童子的形象。宋代,“磨喝乐”是七夕期间供养的童子塑像,作为妇人求子的祥瑞象征,许多传世的绘画作品中都能看到妇人乞巧时供奉“磨喝乐”的图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即有相关记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 明 仿仇英《汉宫乞巧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宋 刘宗古《瑶台步月图》
故宫博物院藏 时人不仅在七夕供奉“磨喝乐”,社会上还有七夕时儿童持荷仿“磨喝乐”的习俗。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七夕时:“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宋末元初人周密《武林旧事》里也有:“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效颦摩睺罗,大抵皆中原旧俗也。”的记载。与此风俗相呼应的是“磨喝乐”以及孩童效仿“磨喝乐”的形象在当时被作为玉雕题材,制作并流行起来。宋话本《碾玉观音》中即有琢制玉“摩睺罗”的情节:“去府库里寻出一块透明的羊脂美玉来……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个摩睺罗儿……摩睺罗儿只是七月七日乞巧使得。”这里的玉“摩睺罗”指的应该就是持荷童子玉雕。 宋 白玉执荷童子
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知,持荷童子玉雕原本是体现宋代民间流行的节庆习俗,表现宋代女子乞巧以求宜子多福的风俗玉。而这种题材流行至明清时期,其文化内涵却逐渐附会上“莲生贵子”、“莲花生子”等吉祥寓意,转而成为明清时期吉祥玉的一支代表。 杭州博物馆收藏的这类题材玉雕还有两件,其一也是一件清代持荷童子玉佩,该玉佩长5.5厘米,宽3厘米,青白玉,一侧有较重的黄褐色沁。童子站立,头梳双髻,五官以阴线刻划,神情愉悦。童子身着宽袖长衣,裤及脚背,左腿弯曲抬起,显出孩童灵动的姿态,双臂举一朵带茎荷花。与前文介绍清代持荷童子玉佩相比,其童子的形态不同,风格也更偏向写实。 清 持荷童子玉佩 杭州博物馆藏
另一件是明代持荷童子玉佩。该玉佩长6.1厘米,宽2.5厘米,厚1.2厘米,青白玉,表面有较重的红色及黄褐色沁。童子站立,呈行走状,头微侧,梳双髻,五官刻划简练,上身着宽袖长衣,下身着裤,双手举一朵荷花,花茎修长,延伸至童子背部,整体造型表现出明代玉器浑朴稚拙的风格。
明 持荷童子玉佩 杭州博物馆藏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