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重阳节,到这里登高独具特色
来源:《民俗千秋风韵长——三江两岸民俗风情》  作者:  日期:2021-10-14

每年的秋高气爽之际,便是登山的好时节。与许多地方的人们热衷干重阳登高一样,金秋一到,西湖区龙坞境内的龙门山就会迎来络绎不绝的登山游人,这种由来已久的登高风俗,已成为当地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景。与一般的重阳登高不同的是,龙门登高带给游人的是双倍的愉悦,因为龙门山地势险峻、风景优美,游人不仅可以在爬山的过程中锻炼体魄,更能领略到旖旎多姿的大自然风光。


龙门登高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观瀑。龙门山位于西湖区龙坞境内,距杭州市区仅18公里,整座山脉方圆10余里,山高330米,因为高峻险涩的山崖间垂下一绢白瀑,汇成了水深千尺的白龙潭,故又名白龙潭山。这儿历来是著名景点,山险石奇,水秀花香,空气清新,自然资源丰富、独具山林野趣,是人们郊游觅幽、消暑去烦的绝佳去处。

微信图片_20211014101615.jpg

  白龙潭  


龙门登高一般都从龙坞的龙门坎村上山,沿途两岩中劈,峥嵘如牛角虎牙,齿齿相峙,斧凿剑削,层累成岩。细细长长的瀑布从两峰中倾泻而下,恰似白绢悬挂在深山峡谷之中,泻响作声,哀丝急竹,急急注入一口谷底宽不足两米的潭中。枯水季节,瀑布如滑滑细流,跃折而下;旺盛雨季,瀑布之下水花飞溅,声如轰雷疾霆,令人惊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龙潭了。白龙源瀑布落差约为40余米,在双峰夹峙的幽谷中吐珠溅玉,蔚为壮观,奔腾的瀑布似自龙从天而降,经山风一吹,水帘在空中微微摆动,更如一条白龙直冲潭底。游人形容此景观“潭深千尺,奔流下注,如泼万斛珠于碧玉峡”。瀑布旁有一条长约10米、深为3米、高为2米的岩层石缝,人称“卧龙涧”。

微信图片_20211014101618.jpg

  白龙潭瀑布  


白龙潭瀑布虽然规模不大,却是杭州老市区中唯一的瀑布,因此白龙潭的名气甚至要比龙坞还大,由此可见白龙它潭深受市井人士的喜爱。不过白龙潭瀑布的名声尽管很大,长期以来却并没得到很好的开发。直到2004年缙云的客商前来投资开发,经过整整4年的建设,才于2008年建成了一个白龙潭公园,但游客并不是太多,仍有一种藏在深闺的感觉。


在龙门山观瀑的同时,游人们一边登山一边还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龙门山东有石关,东南有千丈岩,巍石矗立,气凌苍汉,势欲压人。一路攀登,鱼石、盘谷、鹦鹉石,四顾坪、龟王殿等龙门八景一一呈现,令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元代诗人钱思复曾来龙门登高,留下了一首《龙门晓雨》:


神剜峭壁外双扉,

雨挟腥风下翠微。

黑入太阴迷爽气,

白翻丛薄散朝霏。

螺横杂树应藏景,

蛟吐痴云未霁云。

回首它山新似沐,

登楼时揽女萝衣。


生动地展现了龙山上奇异的美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门山可谓是兼具了“龙”和“仙”的神灵之地,这里不仅有险秀兼备的白龙潭,历朝历代更是在此建有金莲寺、龙门寺、悟空寺、午潮寺、蛟龙庙、白龙庵等众多寺庙,许多文人墨客也在龙门山留下美妙诗文。“山上的花和石,溪里的水和天,三步一转,五步一折。”这便是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在《龙门山路》文中所描述的白龙潭雅趣。

微信图片_20211014101621.jpg

  龙门山  

在龙门山上登高别有趣味,走累了坐下来小歇的时候,当地的老农还会给你讲述一个充满着奇幻色彩的白龙潭传说。相传宋朝年间,龙门坎村叫千家村。有一年大旱,山上茶树焦枯,老百姓祈求玉皇大帝降雨,玉帝传降雨星到龙宫,查明是义子乌龙在作怪,就传令四太子小白龙前去降雨。小白龙化作凡人,到千家村挨家挨户托梦,说明天有一只大蝴蝶和穿白衣的人出现,请不要升炊烟和叫嚷。第二天,千家村上空果然有大蝴蝶在飞翔,不知谁喊了起来,结果惊动了乌龙,乌龙恶狠狠地抓扑蝴蝶,于是小白龙与乌龙打了起来。一时间,天空乌云翻滚,大雨倾盆,千家村百姓纷纷穿起白衣,手撑白伞,为小白龙助战。在百姓的助威声中,小白龙越战越勇,把一只龙角戳进乌龙的心脏。战胜乌龙后,小白龙高兴得摇头摆尾,龙尾在龙门山上甩出了一个龙潭,泉水终于流向了干渴已久的茶园。后来,千家村改称为龙门坎村,山上的瀑布从此被称为白龙潭瀑布。


重阳时节,沐着干爽的秋风,在龙门山上观瀑布、赏美景、听传说,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愉悦,难怪这一看似简单的风俗,竟能千百年来长盛不衰。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