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艺林文韵
 
西子湖头有我师
来源:《管领莺花——经典诗词撷英》  作者:李利忠  日期:2021-10-26

明清易代,海立山奔,血与火写下了中国一页不堪卒读的痛史。这天是清康熙三年(1664)九月初七,一大清早,几顶竹轿在众多兵勇的把守下,匆匆来到杭州弼教坊。一位头戴方巾、身穿葛衣的汉子,披镣戴铐、神情自若地下得轿来,抬头遥望前方起伏苍翠的凤凰山,深情地说:“好山色!”于是引颈受戮,从容就义。他就是明末抗清志士中与郑成功为并峙之双峰的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既是一位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造诣颇高的诗人。据《奇零草·自序》,他自成童便好为诗歌,既使军旅余闲,也不辍吟诵。然而明亡前所作早已散亡殆尽。自南明鲁监国元年(1646)浮海后,至永历十六年(1662),十七年间又积有篇什;却不料屡有倾厄,劫后所存,不过全鼎一脔,故名《奇零草》。张煌言的鄞县同乡、乾隆元年(1736)进士、著名学者全祖望亦称:


公丙戌以前文字皆无存者,今所存者有《奇零草》,甲辰六月以前之作也;《冰槎集》,其杂文也;《北征录》,己亥纪事之编也;《采薇吟》,则散军以后之作,而蒙难诸诗附焉,共八卷。


《奇零草序》


由于张煌言的诗文有清一代悬为厉禁,流传甚少,加之又为其勋名所掩,故鲜为人知。全祖望以为,张煌言的诗文才笔横溢,大致出明末云间一派。崇祯十三年(1640),云间派首席陈子龙赴绍兴府任推官,两浙“士以其夙有文望,争师事之”。其时张煌言年逾弱冠,亦前往受教,得其薪传。但时代的风云淬厉,使张煌言突破了云间派所标举的“前后七子”藩篱,诗风苍劲雄阔、清新刚健,他写于被俘后押解杭州途中的《甲辰八月辞故里》(一作《将入武陵(林)二首》),可为代表之作,其中一首云: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全诗一气到底,撼人心魄,直面自己必死的决心,并结合表彰葬在杭州的民族英雄于谦与岳飞,寄托自己的报国豪情,慷慨悲壮,诚所谓字字金石,掷地有声,足以警愚启顽,廉贪励懦。

 

张煌言一生栖山横海,波澜壮阔。自投笔抗清以来,十九年间,他披坚执锐,栉风沐雨,出没鲸波山海之间,辗转蛎滩鳌背之上,愈挫愈奋,屡踬屡起,自谓“三度闽关,四入长江,两遭覆没”。眼见大好河山,沉沦敌手,兵败被俘的诗人,心情沉重,所以诗人一开始便痛心疾首:国破家亡,我还能到哪里去呢?言下之意,殉国的决心早已下定,但诗人不说,而是结合此行的目的地杭州的人文风光,表白自己的心意:我的榜样就在那西子湖边,于谦和岳飞就是我的老师。称赞于谦的清风热血,有如日月,光耀人间;岳飞尽忠报国,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名垂不朽。诗歌写到这儿,气势已臻极致,所以颈联稍抑,感叹自己两手空空,什么事也没干成,不敢与于谦、岳飞鼎足而三;但赤胆忠心却与二人一样,所以想借取一席之地,埋骨西湖。诗写得悲怆而又激昂,感人肺腑。尾联再次表达了自己必死的决心,不写死而写死后要像伍子胥那样,英魂不泯,驱使钱塘怒潮,来往于自己战斗过的浙东一带,表现了临危不惧的万丈豪情。而他所写的另一首七绝《忆西湖》,正是一首诗谶: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写得视死如归,壮怀激烈,似乎是命定地朝着不朽的地方走去。

 

张煌言被害后,遗骸为其鄞县同乡冒险收殓并秘密葬于西湖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为避清廷耳目,墓前仅草草立一碑石,石上题“王先生墓”。在此后清康煕、雍正两朝的七十余年中,张苍水墓长年埋没蒿莱,荒僻难寻,以致若干年后,撰写张苍水墓志铭的黄宗羲前来凭吊忠魂,于南屏山下寻觅良久,这才找到张墓,一洒追思战友的潸潸热泪。他在《寻张司马墓》一诗中写道:


夜台不敢留真姓,萍梗还来酹晚鸦。


“夜台”意即坟墓,“不敢留真姓”正是指张墓“姓”王的严酷境遇。

 

“王先生墓”恢复原姓,是清乾隆初年的事。大约至迟不晚于乾隆八年(1743),杭州一位叫吴乾阳的道士,筹资重修张苍水墓,辟筑墓道,树立神道碑,碑上铭刻着全祖望撰写的《明故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鄞张公神道碑铭》,详述张苍水一生经历,誉之为“啼鹃带血归南屏”。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谥忠烈。清代吴鼎元写有《南屏山谒张忠烈公墓》一诗:


君不见西泠桥边岳武穆,八盘岭下于忠肃。一片孤忠两地同,与公鼎峙成三足。


作者系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杭州市上城区作协副主席



相关内容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2024-11-18
风雅宋 · 跟着馆员读文史 | 临安城的赏菊时尚 2024-11-15
湘湖人物|徐渭湘湖题联 2024-11-04
十竹斋,让“木板水印”重回民间 2024-11-01
吴均:山水文章第一人 2024-10-2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