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旭日始旦,题曰东明——东明山和东明寺的历史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11-17

微信图片_20211117095856.jpg

东明山,曾称灵妙山、古道山,位于余杭区良渚街道境内,主峰金山顶459.8米。

东明山山峦起伏,群山环抱;竹海万顷,古木参天;更有异花奇草,流香溢彩;飞禽走兽,远近和鸣。据清释湛潜《东明寺志》载:“东明山,距杭州府钱塘县城北五十里,循安溪北岸石径而入,方二里至半路亭,过横山,横山即东明之内屏也。沿涧稍西,径渐幽,两山相抱、松竹夹道、苍翠欲滴。层折复五里,右山之麓,石阜隆起为静室基,即旵祖最初闭关处,亦建文君问道之所也。不数十武,由石级而上为着衣亭。亭下涧泉如涌月,一泓清可。由着衣亭稍折而东上,为百步磡。磡尽复有亭。亭之左稍折而南为寺,山名‘东明’。唐时,道通禅师建刹其中,久而堙无。明永乐间,东明禅师访古道场,复兴梵宇,即号其山为东明。云山之形,势自临安天目峤峰来。东起为径,山双髻,层峦起伏,迢递三十里,再耸为大遮。由大遮右臂落脉,再起为东髻峰,即所称东明山是也。东髻逶迤而南,结为平冈,稍东一峰耸为西髻,亦稍亚于东髻。两峰岌兀,望之如髻然故名。四山列峙,两案相对。来脉结局大约主乾位巽向,扶桑日出先炤其顶;此亦山名所由兆也。峭拔森秀,凭高远眺,可以荡豁心目。钱塘江一衣带水耳,隔岸越山缥缈云烟。中都人士所谓‘江山一览’,洵不虚也。”

20世纪90年代,辟建东明山森林公园。

东明寺创自明宣德二年(1427年),虚白旵禅师始建。传说建文帝逊国后,削发为僧,遁栖东明寺六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明万历《钱塘县志·纪制》)“相传建文帝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为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民国《杭县志稿》卷八)

先是唐道通禅师开山于此,结茅修隐,遂成为道场,历唐至明千有余载。明永乐间,虚白旵禅师自天目来安溪寻访古道场,见此处峰峦秀拔,有终焉之意。于是拓基营缮。不到两年,殿堂门庑、禅室、钟楼、库宇、僧寮无不具备,俨然一大丛刹。后因有人讹传风水相犯,法堂、方丈等悉为丘墟,寺产废为民业。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杭州蔡子公请孤云禅师主持东明寺,经辛苦经营,又成为江南著名丛林之一,其道场也远近闻名。

清康熙年间,德清愚山禅师继席,又渐兴复。民国时尚有殿宇三进,前为天王殿,中间是大雄宝殿,后即方丈殿(又名桂花厅)。“天王殿”匾额三字系浙江省省长张载阳所书。“大雄宝殿宏丽酹于灵隐”(清《东明寺志》),殿内右侧有建文帝塑像,俨然一和尚。

柱上有楹联,其云:“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四壁尚有文人题咏,如高僧玉林通琇的“绝断千丝,出头天外。反掌抛掷,乾坤趺坐,傲游沙界。这边不住空玉殿,难道重归世主宫?”方丈殿前有金银桂一株,相传为建文帝手植。1942年7月,东明寺毁于日军,只剩偏房三间,孤云禅师塔铭碑一通。1999年,在遗址上复建。东明山尚有群仙道观、九度关隘、沈括墓、赵鼎墓等古迹。

微信图片_20211117095900.jp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