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特别关注
 
宋韵流芳的南宋“文教园区”
来源:杭州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11-19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作为都城的杭州,它和前之汉唐古都的西安,后之明清都城的北京,论气势恢宏、区块的广阔自是不如,但其经济发展和文教事业的发达,与各朝古都相比却毫不逊色,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说是过之而无不及。

南宋都城的文化教育区块是国家规划的,有的是皇帝定的。杭州城的形状有如一个腰鼓,城南一端是为皇城大内,当时几所重要的国立大学则放在北门余杭门内、西门钱塘门之东,城中则有繁华的御街商业区相连。而秘书省(国家图书馆)则定点在吴山北麓一带。这都是随形而建、因地制宜,体现了高宗节俭办事的作风。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15.jpg

▲重修后的杭州孔庙大成殿


太学

绍兴八年(1138年)杭州定为国都,重建太学、秘书省等提上议事日程。绍兴十二年(1142年)四月,起居舍人杨愿有以临安府学(今劳动路杭州孔庙地)增修改建为太学之议。到了次年的一月,高宗下了一道诏书,决定将没收的钱塘门西前洋街北的岳飞故宅改建为国子监和太学。这是南宋的最高学府,相当于杭州历史上第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

太学的具体位置,根据潜说友的《咸淳临安志》的《京城图》,大致判定是为今延安路和庆春路交汇处那间红楼和稍东的马寅初纪念馆前矗立的马寅初像区块。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18.jpg

▲《咸淳临安志》京城图


太学是绍兴十三年(1143年)六月建成的,综合有关记载,太学舍宇宏大壮丽,西部为国子监,近车桥(今名小车桥),大成殿居中,孔子圣像冕十二旒,服九章,端坐于殿中,孔子是圣王的装饰,大殿上十哲配享,两边廊庑彩绘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太学开学后,春秋两季在此举行祭孔大典,仪式庄严隆重。大成殿的“大成之殿”的匾额,为高宗御书,正门则称“大成殿门”。孔庙之东为教学区,主要建筑有崇化堂(敦化堂)、首善阁等。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20.jpg

▲宋理宗御书“大成之殿”


崇化堂是太学的讲堂,南宋一代陆续藏有高宗、孝宗、宁宗、理宗的幸太学的诏书,还有理宗亲书的《道统十三赞》。光尧石经之阁,阁为淳熙四年(1177年)后新增建的。高宗书法甚佳,政余之暇,在宫中抄写儒家经典。淳熙元年(1174年)孝宗命在太学内建“光尧石经之阁”,并命将高宗御书石经精刻。淳熙四年(1177年)阁成,于次年6月15日举行仪式,将石经贮放在“光尧石经之阁”内,原件则贮于阁上。

太学初建时,生员名额初定300人。经考证实有700人,后来随着事业的发展,至南宋中期增至1700人。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22.jpg

▲杭州孔庙重修后兴建的石经阁


绍兴十四年(1144年)三月己巳,宋高宗赵构在太学建成开课后,应司业高闶之请,曾驾临巡视。他的车驾到达太学,止辇于大成殿门之外,步行进入大成殿,然后执爵奠拜。高宗“注视貌像,翼翼钦羡”,表达了对孔子的无限崇敬之情。祭拜孔子礼毕,高宗驾临崇化堂(敦化堂),与太学生共听高闶讲《易·泰卦》。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23.jpg

▲杭州孔庙内的石经阁


国子监

国子监是各代王朝的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南宋的国子监在太学的西面,设祭酒、司业、丞簿等官。国子监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国学校,训导生员。根据绍兴三年(1133年)统计,以随驾南渡的太学生36人为监生,学生的数量比太学少得多。

绍兴十三年(1143年),高宗命改岳飞宅为太学的同时,诏国子监建于太学之西。这样我们可以明白这块文教区的布局:西为国子监,中为大成殿,东为太学,孔子大成殿的位置正好处于中轴线上,以显示孔庙大成殿和孔子地位的尊崇。

国子监当时的建筑设施为:正门进内为鲁国图,东西两旁廊房为丞簿位,后有书库官位。中为大堂,绘有《三礼图》于壁,是按北宋仁宗明道(1032-1033年)年间的样子设计的。后面则有圃亭曰“芳润”,书版库的位置在中门内。

书版库就是贮藏刻书书版的库房。隋唐之间发明了印刷术,到了北宋时雕版印刷业形成一个产业,政府就需要有个部门来管理,国子监就担负了这个任务,除了管理学校以外,还是全国出版事业最高管理机关,国子监刻了大批官刻书,这些印书的书版就需要有很大的库房来贮存。

杭州从北宋起就已成为全国出版业的中心,北宋学者叶梦得在《石林燕语》卷八中说:“今天下印书,杭州为上”。国子监除了管理全国刻书,自己也刻了大批“监本书”,使杭州的刻书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被后人评价为“一叶宋版一两金”。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25.jpg

▲赵构手迹《赐岳飞手敕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武学

太学的东面就是武学,武学相当于南宋的一所全国最高军事院校,类似于今之国防大学。

南宋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之中,金人更是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战争。加强国防、培育军事人才便是题中之义。绍兴十六年(1146年)太学建成后,高宗宣谕宰执命有司讨论祖宗法制,命建武学。

武学的主要建筑有武成王殿,这武成王正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子牙,被尊为昭烈武成王,以汉初助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谋士张良配祀,诸名将从祀。招生办法参照太学惯例。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高宗又命礼部、兵部制订条例,规定武学学员名额,武学设博士、教谕等。

宋孝宗、宋宁宗在巡视太学拜谒孔子礼后,就到武学来谒武成王姜太公,行恭揖之礼。宋理宗在淳祐元年(1241年)正月驾临武学巡视时,还御书了“武学”的匾额。

武学入学学员即具备武举人资格,同样经过考试可获得武进士、武状元的资格。武学教学的科目有历代兵法和步、骑、射等。

礼部试院

礼部试院主要是读书人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国家考试的地方,中试者即是进士,一甲的前三名即是状元、榜眼、探花,是经过皇帝廷试钦点的,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耀。

礼部试院在观桥之西、武学之东。礼部试院进门有大厅。大厅堂上正中陈列着历代皇帝的御札、御制和石刻。大厅的两厢列着历代进士的题名,并有皇帝的赠诗,例如文天祥是宝祐四年(1256年)的状元。我们在《咸淳临安志》卷十二还能查到“右宝祐四年,赐文天祥以下‘体天法祖肇新元,喜听群英进谠言。欲治欲齐心必正,惟精惟一道常存。得人信可宏功业,强国宜先护本根。燕衎式颂期远到,好摅素蕴整乾坤’。”这也可以说是理宗皇帝对这科的状元和进士们的期望和勉励。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28.jpg

▲紫薇园坐标原点


秘书省

秘书省是政府官署,也是国家藏书之所,相当于今之国家图书馆,但职能较宽泛,包括国史院、实录所及天文历算等,是南宋官办的最大文化设施,也可以说是1100年代世界上最豪华、收藏最富的官办图书馆之一。南宋的秘书省设在北门丽正门外,其地在今吴山北麓。清代此地是浙江布政使衙门所在地,布政司俗称藩司,老地名就叫藩司前,也有叫旧藩署,地点就是现在银泰西湖店区块,杭州紫薇园零公里的地标就设在这里。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31.jpg

▲南宋陈骙的《中兴馆阁录》记载的秘书省部分藏书情况


宋代重文,所以宋高宗在绍兴元年(1131年)临时驻跸越州(今绍兴)时,尽管没有多少藏书,但仍恢复了秘书省的建制。次年移跸临安府,秘书省先迁油车巷东法惠寺,绍兴十三年(1143年)重建于天井巷东的故殿前司寨。新建的秘书省内共有书库及办公用房150余间之多,以书库为主,假如每个房间以100平方米左右计算,即达15000平方米左右,且不计其中园林面积,在当时来说,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与明代皇家藏书的文渊阁比较起来,是毫不逊色的。

秘书省建成后,高宗在绍兴十四年(1144年)七月驾幸秘书省,传出圣谕:“秘府书籍尚少,宜广求访”,向全国广泛征书。浙江乃是全国的藏书之乡,各地藏书家积极响应向朝廷献书,据《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称:“越藏书有三家,曰左丞陆氏、尚书石氏、进士诸葛氏。”据载这三家仅陆宰(陆游之父)就献书一万三千多卷;同时新昌布衣诸葛行仁献书八千五百余卷。还有湖州贺廪将其父手校藏书万卷献于朝廷。秘书省所藏之书日益丰富,据《中兴馆阁书目》所载有44486卷,至宁宗时又增14943卷,总数超过北宋时的《崇文总目》的数字。


微信图片_20211119095334.jp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5-01-23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2025-01-23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2025-01-2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