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楹联汇刻》碑石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尽数十年之功,将其搜集的名人楹联真迹,采用当时刚传入我国的摄影技术缩摹刻成的。 碑石原有40块,现存24块,存于杭州孔庙,因碑文楹联为历代名人所撰,其书法为明清两代名人所书,而碑石又为名人所刻,故被誉为“三绝碑”。它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被发现的最早的楹联汇刻碑石。碑石上,用精湛技艺镌刻的书法艺术,经受风雨磨难,成为我国碑刻中的珍品。 碑石
该碑碑文刻楹联五副,其中首副对联因风化,字迹难辨,其余四副分别是王铎的两幅行书和汪士鋐的一副行书及一副楷书。 【楹联】峰石明夜雪,轩斋发椒花。
【解析】上联谓峰石覆盖夜雪,明净美好;下联谓轩房书斋内涂饰椒花,香气温暖。
【解析】“荷”,指负荷、承担。上联谓承袭荣耀,增添吉庆,让人不好意思安然接受;下联谓感念得到的关注和赐予的恩惠,多么惬意欣然。
【解析】 “篁”,即竹。“金石”,常用以比喻诗文音调铿锵、文辞优美。“遗音”,指不绝之余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上联谓此处遍植松竹,景致不俗;下联谓诗文音调铿锵、文辞优美,吟之余音不绝。
【解析】此为集句联,上联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赠崔融二十韵》,下联出自唐代诗人沈佺期的《答魑魅代书寄家人》。“抚躬”,即反躬自问,谓自我反省。“衔”,指奉接、接受。“道义”,此处指道德义理。“接武”,原指步履相接,引申为前后相接、继承之意。“文章”,此处指礼乐制度。此联谓自我反省以传承道统义理;其前后相接,继承礼乐制度。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