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为寒冬腊月的首个节令,自古以来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天,人们既怀“腊尽春回”的殷切期盼,也难消“冻死寒鸦”的极寒之忧。 现代人对这天习俗印象最深的还是吃,喝一碗腊八粥完成生活仪式。 遥想千年以前,宋人的一碗腊八粥又是怎样的呢? #01 腊八粥起源于宋代 腊八粥最早见于北宋史料,《天中记》记载:“宋时东京十二月八日,京城各寺院互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 当时的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北宋开封称为七宝粥,七宝指的是粥面上的杏仁、桃仁、果脯等点缀物。 到了南宋,临安城(今杭州)里将其称为五味粥。百姓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烹制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为米与果品,掺入的果品越多越好。 腊八粥原料 南宋年间,除供佛之外,杭州的百姓将腊八粥也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武林旧事》中载:“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民间腊日(即腊八)这天,要煮粥做面果,阖家聚会,馈送亲邻。还会用麸乳、果子、笋、芋等做成红糟粥。 #02腊尽春回 万物一新 陆游晚年被朝廷闲置于山阴,但也给了他与平民百姓共苦乐的难忘时光。绍熙三年(1192年)的腊八节,他拄拐杖散步至西村。因地近南方,他不再需要像杜甫那样在雪色未尽消之时努力寻找春回大地的痕迹。“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俨然已一派江南春景了。 在生机盎然的春景映衬中,他开始感慨自己年老多病,唯有仰赖药物。但转念回味“今朝佛粥更相馈”,便重新点燃了腊尽春回、万物一新的希望。 可见,南宋临安城里的腊八习俗中已经有了烧香礼佛、接受佛粥等佛事活动,这是因为佛家以腊月八日为佛诞日或成道日。其中,接受粥馈赠的习俗,甚至传延至今。 #03 民间传说 怀念岳飞 相传,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时,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广大民众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千家粥”后,恢复了体力与信心,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出于对忠臣的怀念,百姓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最终演化成习俗。尽管这是民间传说,却也揭示了腊八粥与宋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这天起,年味一天比一天浓,曰归曰归,岁亦暮止,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满载人们对新年和团圆的期盼。 腊八最大的意义,应该就是将过年的喜色送到人间。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