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特别关注
 
俞平伯的诗里西湖
来源:《民国杭州西湖景观文化传播》  作者:赖骞宇、徐玉红  日期:2022-03-10

微信图片_20220310101810.jpg

西湖雨景 /

俞平伯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创始人。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1922年与朱自清、叶圣陶等创办五四以来最早的新诗刊物《诗》月刊。他的《冬夜》是五四前后最为著名的四大诗集之一。其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曾传诵一时,《西湖的六月十八夜》也是一篇广为传诵的名篇。俞平伯生于浙江德清,舅舅家居杭州,成年后娶舅舅之女为妻,对于杭州极为熟悉。1921年至1924年间,俞平伯寓居杭州任中学教员,与西湖自然的山光湖影相接触。其创作中,与西湖和杭州有关的诗歌作品主要有《孤山听雨》、《山居杂诗》、《竹箫声里的西湖》、《游皋亭山杂诗》数首等,另外他在20年代前期著有《杂拌儿》、《燕知草》两本抒情写景小品文,主要描写杭州风物。

微信图片_20220310101813.jpg

△ 图丨俞平伯

《孤山听雨》是俞平伯新诗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五四新文学中新诗的代表作之一:

云依依的在我们头上,

小划儿却早懒懒散散地傍着岸了。

小青哟,和靖哟,

且不要萦住游客们底凭吊;

上那放鹤亭边,看葛岭底晨妆去罢。

苍苍可滴的姿容,

少一个初阳些微晕的她。

让我们都去默着,

幽甜到不可说了呢。

晓色更沉沉了;

看云生远山,

听雨来远天,

飒飒的三两点雨,

先打上了荷叶,

一切都从静默中叫醒来。

皱面的湖纹,

半蹙着眉尖样的,

偶然间添了——

花喇喇银珠儿那番迸跳。

是繁弦?是急鼓?

比碎玉声多几分清悄?
凉随雨生了,

闷因着雷破了,

翠叠的屏风烟雾似的朦胧了。

有湿风到我们底衣襟上,

点点滴滴的哨呀!

来时的划子横在渡头。

好个风风雨雨,

清冷冷的湖面。

看他一领蓑衣,

把没篷子的打鱼船,

闲闲的划到藕花外去。

雷声殷殷的送着,

雨丝断了,近山绿了;

只留恋的莽苍云气,

正盘旋在西泠以外,

极目的几点螺黛里。

诗人以善感而细腻的感情触角为支点,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着湖山在夏季雷雨前后的变幻姿容,一景一物都无不浸润着诗人的多情,正是“情似雨余粘地絮”。诗人的善感多情不仅仅对于西湖,在西湖边的皋亭山、天目山,诗人的多情善感同样令人感动,令人同情。

山居杂诗

留你也匆匆去,

送你也匆匆去;

然则──送你罢!

把枯树林染红了,紫了,

夕阳就将不见了。

都是捡木柴的,

都是扫枯叶儿的,

正劈栗花喇的响哩。

山中的月夜,

月夜的山中,

露华这样重,

微微凝了,霜华也重;

有犬吠声破那朦胧。

凭倚在暗的虚廊下,

渐能相忘于清冷之间;

忽然──三四星的灯火,

对山坳里明着,

且向下山的路动着,

这首诗作于1922年1月6日至8日杭州山中。俞平伯后来在其散文《冬晚的别》中自己对这几首诗评价说:

“诗固然蹩脚得道地,但可以看出冬日山居的空寂和我们情怀的凄紧,至少今天我自己还明白。山居仅短短的三天,却能使我默会山林长往者的襟抱,雅人高致决非得已,吟风啸月,也无非‘黄连树下弹琴’罢了。这是一面了。另一面呢,空寂的美名便是清旷,于清旷的山中暂息尘劳(我上一天刚从上海来)。耳目所接,神气所感,都有一种骤然被放下的异感,仿佛俄而直沉下去。依一般的说法,也只好说是写意舒服之类罢。然而骨子里头,尽尽里头,确有一点点难过,这又是说不出的。若以北京语表之当曰‘不是味儿’。

“想想不久又将远行,以年光短促如斯,迅速如彼,更经得几度长长短短的别呢。朝朝暮暮,悄悄沉沉,对着寥落苍茫的山野和那些寒露悲风,重霜淡月,我们自不能无所感,自不能无所想,不能不和古今来的怨女痴男有点沆瀣一气。明知‘雅得这样俗’,也就不必再讳言了。

“自然的严峭,仿佛刃似的尖风,在我们心上纵横刻划,而人事的境界又何其温温可喜。我们正随H君同住山中,H君中年意兴之佳,对我们慈爱之厚,是值得永永忆念的。我们那时的生活,除掉别恨的纠缠,其和谐其闲适似可以终身,自然人事以两极端相映发,真使人怅怅无所适从,而‘情味杂酸甜’一语何足以尽之!”

竹箫声里的西湖

淡月微云之下,

西泠桥之上,

女性歌喉底颤荡;

船儿便徘徊地了。

这是何等的自然呵!

萤火虫起来听哟,

虾蟆们起来听哟,

群山也起来听哟。

果然——萤熠熠的流了,

蛙阁阁的闹了,

一味的乱着了;

只青山是睡着,

只青山是睡着了!

他们久已被拥抱在月姊姊底一双白臂膊底中间了!

虽恋歌似的笑,

挽歌似的哭,

只当作迷迷的眠歌听啊!

歌声跟着白衣裳散了,

小划儿载着沉重的心弦一束,怅然地归去。

如解人意的,

请慢慢的摇啊。

终是要归去的呢!

宁可摇得慢慢的啊,

假如你是解人意的。

船舷虽是将要偎着,

穿白衣的她们,

面庞是尚黑的。

月光底淡薄,

云气底朦胧,

知道怨谁好呢!
近了!

碎的是笑语声,

重的是桨声,

断还续的是箫声,

默着的,我们底声。

竹箫低到可爱,

圆到可怜了;

又匆匆荡过湖心去,

在别的心琴面前陶醉。
打乱了湖上的低箫,

那双桨底罪过呀!
谁送我们到繁灯之下的?

只柏香云菱知道啊。

在这首诗里,俞平伯用“颤荡”、“恋歌似的笑”、“挽歌似的哭”、“沉重的心弦”、“碎的”、“重的”、“断还续的”等词语描写声音,又用“淡月微云”、“萤火虫起来”、“虾蟆们起来”、“群山也起来”、“萤熠熠的”、“蛙阁阁的”、“青山睡着”等描写西湖景色。竹、箫本来高雅,女性本来妩媚,在西湖上听到竹萧伴奏下的女性的歌声,自然令人陶醉。而作者描绘出的这样一幅西湖夜景,也令读者陶醉啊。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