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似水年华
 
捐了!一本写进《竺可桢日记》的纪念册,浙大祖孙两代延续81年的求是情!
来源: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5-13

5月9日,唐晓凡校友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珍贵档案仪式在浙江大学档案馆举行。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王东,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公室主任、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校友总会秘书长沈黎勇出席仪式,浙江大学档案馆副馆长蓝蕾主持仪式。

令人动容的是,刚于五天前向母校捐赠老校长陆懋勋、程天放墨宝的柳琤校友也来到了现场共同见证,而本次捐赠正是源于他的深情感召。王东代表档案馆接受了这份珍贵的捐赠,他感激于唐晓凡校友对母校的情谊,并向唐尚志校友致敬。表示这本珍贵的毕业纪念册是求是精神的传承,是对文化沉淀的怀念。如今纪念册能够入藏档案馆,将大大丰富档案馆馆藏资源,为浙大师生代代相传。沈黎勇代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和浙大校友总会感谢唐晓凡校友的慷慨捐赠和柳琤校友的爱心传递,他表示,八十一年前的珍贵毕业纪念册,历经三代仍保存完好,这是浙大人的拳拳赤子之心。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06.jpg

▲王东馆长、沈黎勇秘书长为唐晓凡校友颁发捐赠证书

唐晓凡校友200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祖父唐尚志校友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此次唐晓凡校友捐赠给母校的正是81年前祖父毕业之时的纪念册,内有时任工学院院长李熙谋、文学院院长梅光迪、文学院史地系主任张其昀、史地系李絜非先生等人的亲笔题词,另有浙大西迁时期照片三张。仪式上,唐晓凡校友将祖父唐尚志校友的求是深情娓娓道来,让简单却隆重的仪式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09.jpg

唐尚志校友的浙大毕业纪念册和西迁照片

唐尚志校友的浙大毕业纪念册和西迁照片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往事并不如烟,让我们一起随着这本传自祖辈的毕业纪念册,揭开尘封八十余年的一段段往事。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11.jpg

唐尚志校友的浙大毕业纪念册和西迁照片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一枚浙大百年纪念徽章  

  连续祖孙两代浙大情缘  

在唐晓凡校友的记忆中,瘦高的爷爷对人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作为当时少有的“高材生”,爷爷一直非常低调,并不太多提及自己在浙江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在工作岗位上作出的业绩。而让唐晓凡印象深刻的是,每逢家里收到浙大校友总会寄来的《浙大校友》期刊,爷爷总是迫不及待地仔细拆封、认真地一页页翻阅,从字里行间了解母校近况、校友动态,为母校和校友取得的进步而欢欣鼓舞。也正是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唐尚志校友作为创始人之一,和一批老校友在1982年发起成立了云南浙江大学校友会,将在浙之滨的求是精神在彩云之南薪火相传。

最让唐晓凡难忘的是1997年浙大百年华诞时,爷爷把一枚金色的浙大百年纪念校徽送给了唐晓凡,连续祖孙两代的浙大情缘。唐晓凡将这枚徽章视若珍宝,当时14岁的他暗暗下定决心发奋学习,今后要考入爷爷的母校——浙江大学。4年后的2001年,唐晓凡如愿以偿收到了来自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爷爷时,爷爷欣慰地说道,“浙江大学是一所很好的大学”。这时的唐尚志已经从浙江大学毕业整整60年了,而这也是一位老校友对母校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评价。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13.jpg

唐尚志校友的浙大毕业纪念册和西迁照片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找回纪念册中缺失的一页  

成为爷爷未竟遗愿

随着唐晓凡校友将一页页已略微泛黄的旧纸翻过指尖,清晰的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携一段段历史扑面而来。

1941年,唐尚志校友的毕业纪念册里留下了昔日师长、同窗的诚挚祝福,其中不乏竺可桢校长、李熙谋先生、梅光迪先生、张其昀先生、李絜非先生等对他的谆谆教导、殷殷期望。这其中最珍贵的一页当属竺可桢校长亲笔书写的留言。一生坚持写日记的竺校长正巧也将这件事也记了下来,在《竺可桢日记》中有记录:

6月7日 星期六 遵 睛。晨雾。晨68°F,27.15"。午79° F,晚79°F。

晨王喜荪、刚复来。颜大有、苏步青来。为唐尚志写纪念册。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16.jpg

《竺可桢日记》手稿节选

竺可桢亲属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1941年6月7日,在一个明媚日光驱散薄雾的早晨,竺可桢校长为唐尚志亲笔书写了曾国藩名句以赠,“明灵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是之谓诚,又曰人必中虚,不着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为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点名了修身之要。唐尚志校友因为这本毕业纪念册,在《竺可桢日记》中留下了名字,而竺校长的留言也成为了他今后用于自省、自勉的箴言。但遗憾的是,这一页留言的原件因故下落不明,现仅存照片。这一直是唐尚志校友的心中遗憾,他在去世前一年将这本纪念册郑重交给同为浙大校友的长孙唐晓凡,再三嘱咐他要千方百计找到。多年来,找回这遗失的一页,成了爷爷的未竟遗愿,也成了唐晓凡校友心中一直想帮爷爷完成的心愿,他也诚挚盼望有了解相关线索的校友和各界朋友,能帮助爷爷找回这页档案,让这份沉甸甸的师生情更加圆满。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18.jpg

竺可桢校长留言页照片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20.jpg

梅光迪先生留言页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22.jpg

张其昀先生留言页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29.jpg

李熙谋先生留言页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22.jpg

李絜非先生留言页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他们因国家需要站在一起

  共同奋斗在祖国建设的征途上  

在毕业纪念册中,也不乏唐尚志校友的同窗好友们的留言,这其中,有祝福,也有期待。其中同为1941届的李元石校友,就写下了朴素却激动人心的留言,“尚志同学,在校里我们是好朋友,而将来呀!我们更需要站在一起。” 81年前,刚毕业的他们风华正茂,也正处于国家最需要的时刻,胸怀科技报国炽热理想的他们,选择了“站在一起”担当使命。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29.jpg

李元石校友留言页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从父辈的口中,唐晓凡校友了解到,爷爷从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一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孜孜以求。抗日战争胜利后,年轻的唐尚志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到有着“中国水电之母”之称的吉林丰满电厂,参加电厂的移交接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唐尚志校友因扎实而出色的工作业绩任云南石龙坝电厂总工程师,后调至云南以礼河电厂并负责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唐尚志秉承求是精神,扎根云南,一心扑在水电事业,书写了普通人创造的不平凡。

期待着“站在一起”的李元石校友则毕业于机械系,后主要从事橡胶行业技术研究,在浙江大学图书馆中,还藏有李元石作为译校者之一的《橡胶加工和生产组织》一书。而在和他们同一届的200多名毕业生中,更广为人知的是毕业于物理系的程开甲院士,他因在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等荣誉,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我的信念。”可以说,毕业后的他们虽天各一方,却真正地因国家的需要而“站在一起”,以在各自行业领域的贡献不断践行着浙大人的使命担当。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31.jpg

周雪芬同学留言页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刘奎斗学长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应该好好向他学习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33.jpg

浙大篮球校队全体队员合影照片,1940年于遵义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两位年轻人在这张微微泛黄的旧照片中同框,唐志尚校友(四排左六)和刘奎斗校友(三排左四)都是当时浙大校篮球队队员。照片摄于1940年浙大西迁至遵义时,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结束后全体队员合影,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

刘奎斗校友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抗日战争期间投笔从戎,两度参军作战,曾参加著名的“昆仑关大捷”。他热爱母校,几任台湾浙江大学校友会理事长。浙大玉泉校区的竺可桢国际教育学院大楼暨竺可桢纪念馆,由刘奎斗校友于1997年不惜变卖私产毅然拿出全部积蓄以匿名方式捐赠给母校建造。建成时墙上只嵌了一块小小的铜牌,上书:校友刘奎斗先生。他人格伟大,多年来一直过着清苦简朴的生活,如汤永谦校友曾含泪说的一句话:“刘奎斗学长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好好向他学习。”

不论是珍藏八十一年的毕业纪念册,还是竺可桢国际教育学院大楼的建立,两位校友对竺校长的那份爱,对母校的留恋和想念是刻骨铭心的。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35.jpg

浙大西迁照片

唐晓凡校友捐赠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

微信图片_20220513104337.jpg

刘奎斗校友1997年以匿名方式捐赠母校

建造竺可桢国际教育学院大楼暨竺可桢纪念馆

从4月24日,浙大西迁老校友吴兆祥后代吴浔文先生及家人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其家族珍藏了80年的丰子恺先生画作,到5月4日,浙大校友柳琤受其感召向母校捐赠两件珍藏多年的老校长墨宝,再到5月9日,柳琤校友促成唐晓凡校友向母校捐赠其祖父唐志尚校友八十年前的毕业纪念册等珍贵档案。文物有灵、档案可贵,一幅画,两幅字,一本毕业纪念册,共同承载着的是浙大人对母校的拳拳赤诚。沧海桑田、山水万程,数代浙大人接续传承的是踔厉奋发的家国情怀。5月21日的125周年校庆日,它们都将在“求是墨韵——‘浙大先生’书画展”中展出,欢迎前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从浙大先生们的墨韵中汲取力量,为传承“求是创新”精神、为实现“树我邦国”的共同理想书写新的篇章。

为历史存真,在史料中追寻传承,你我皆有责任。希望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能多提供珍贵历史档案,在浩如烟海的史料档案和展品当中,向我们讲述“档案背后的浙大故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回忆余杭鸬鸟羊毛衫厂 2024-12-10
钱茂伟|杭大学习生活忆旧 2024-11-20
因为历史,所以现在:一位老人的抗美援朝记忆 2024-11-11
良渚古城发现记 2024-11-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