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艺林文韵
 
区县社科 | 品读桐江名人——杜牧:夜泊桐庐寄诗情
来源:杭州社科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6-01

微信图片_20220601100617.jpg

▲杜牧

杜牧,生于公元803年(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即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会昌六年九月(即公元846年9月),杜牧从安徽池州迁任睦州刺史,那年他44岁。唐朝时睦州又名新定郡,管辖建德、桐庐、分水、淳安、寿昌、遂安六县,治所在建德。就在大中二年(即公元848年)八月,杜牧终于接到内升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的新任命。九月初,杜牧即由睦州乘船启程赴长安就任新职。在睦州前后约两年时间。


公元848年9月,正值秋季,杜牧从睦州州治建德出发回长安,他乘船顺水而下,达到桐庐停靠过夜,写了一首题为《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的诗。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

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

这首诗的大意是,金秋的夜晚,明月高悬,杜牧所乘的船静静地停泊在桐庐富春江畔。住在桐庐馆的杜牧靠着临水的栏杆,望着被薄暮笼罩着的桐江夜色,陷入了沉思,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暮色里,江面上传来了使人生发愁思的笛声,富春江对岸传来的狗叫声更是增添了杜牧的陌生感和江南月下的孤寂感,反映了杜牧急于见到远在苏州的朋友卢郎中的迫切心情。诗中“清裁”二字是杜牧对朋友卢郎中的尊称,“幽怀”则表示杜牧衷心、深情的内心情愫。这个时候的杜牧因仕途失意,长期漂泊南方,毕竟十年没有能够与朋友见面了,内心的情感真的不能一一详述,只能憧憬着在回长安的途中,在姑苏的重阳节上,与朋友卢郎中见上一面,举杯畅饮。想到这里,诗人的心情不禁舒畅,与《睦州四韵》诗的心境极为吻合。真可谓“何处与开樽”“中酒落花前”呐!

杜牧这首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清幽的环境渲染着杜牧孤寂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杜牧对自己回京城长安新任的向往和憧憬。

杜牧从小非常聪明,可以称得上是个“学霸”“神童”。他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对军事时政很感兴趣,十几岁的时候,在读书之余,还专门研究过《孙子》,小小年纪写了十三篇关于《孙子》的注解,后来还写过许多策论咨文。杜牧不仅文学素养高,而且政治才华出众。

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作《阿房宫赋》。此时的杜牧作品广为流传,已经很有名气了。

公元828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被授予弘文馆校书郎。弘文馆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处。校书郎是官名,掌校典籍,订正错误,相当于现在的编审终审之类的文职。

公元842年,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杜牧自认为是受到了宰相李德裕的排挤。李杜两家为世交,而宰相李德裕为何不喜欢杜牧?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杜牧为人倜傥,不拘小节,与李德裕的理念不合;而且当时“牛李党争”较为激烈,杜牧与牛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认为是“牛党”。后来,杜牧调任池州、睦州、湖州刺史。

杜牧每到一地,主政一方,兴利除弊,关心民生,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宋代名臣范仲淹知桐庐郡时,写下了著名的《潇洒桐庐郡十绝》,其中第五首是这样写的:“潇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令人思杜牧,何处不潺湲。”范仲淹直接引用了杜牧《睦州四韵》中 “何处不潺湲” 的诗句。杜牧在做睦州刺史的时候,写有《睦州四韵》,全诗如下: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睦州州治在建德。所以,杜牧诗一开头就说“州在钓台边”,在距离桐庐富春山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里的山水惹人怜爱。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小鸟在茂密的林中不时地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对于杜牧的这首诗,古人评价较高,元朝初年方回在《瀛奎律髓》一书中说“轻快俊逸”。纪晓岚则认为是“风致宜人”,结尾两句“结得浅淡有情”。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杜牧对睦州山水的赞美。睦州锦峰秀岭,江水清澈如练,风景如画,杜牧见景生情,借景抒情。睦州的“溪山实可怜”,这里的山山水水让人赞叹不已。杜牧仰慕严子陵先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高风亮节。所以,杜牧认为他能在睦州为官一任,感觉也是醉了,原先的种种“不如意”因此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心情达到了净化和释放。

杜牧自从会昌二年(即公元842年)春离开京城长安,在黄州做刺史两年多,迁到安徽池州做刺史又是两年,到会昌六年(即公元846年)秋冬之间,再迁睦州。这时他离开故乡已经五年多了,并且是一路往东走,距离京城长安越来越远,所以乡思越发浓厚起来。上任的路上,杜牧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

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张文纪即张纲,是东汉时人,曾上书弹劾奸臣,结果没有扳倒奸臣,反而被奸臣打败,贬为广陵太守。杜牧自比张纲,意思是说,他也是因为性情刚直,得罪权臣,而遭到排挤,被贬出守他乡远郡。

据史料记载,杜牧这次来睦州上任,走的是水路。他先从安徽池州乘船沿长江东行到达润州(即今天的镇江),然后转运河南下,经过杭州,再由富春江溯江而上。由此可知,杜牧进入睦州地界的第一站就是桐庐,有没有在桐庐作短暂停留不得而知。由于路途遥远,舟旅辛苦,来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桐庐,来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想必杜牧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感慨。在东下的路上,有时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杜牧在《祭周相公文》一文中曾这样回忆道:“东下京江,南走千里。曲屈越嶂,如入洞穴。惊涛触舟,几至倾没。”路上非常危险,几次差一点翻船淹死。到了桐庐以后,杜牧觉得有一种“到家”的安全感。

杜牧44岁来睦州任刺史时,是从桐庐进入睦州的。两年后,他赴京城长安任新职,又是从桐庐离开睦州的。桐庐,对于杜牧的这次睦州任职之旅,自然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所以,在夜泊桐庐,即将离开时写下了《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抒发了他对友人、对桐庐的深厚情意。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佳作欣赏 | 《踏歌图》中的年丰人乐 2024-12-20
《走近西湖》论文集|丁云川:“慕侠亭”上镌刻的楹联文字 2024-12-16
李渔:尝以欢喜心,幻为游戏笔 2024-12-04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2024-11-18
风雅宋 · 跟着馆员读文史 | 临安城的赏菊时尚 2024-11-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