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艺林文韵
 
美人不到不开花
来源:《巾帼何须让须眉——蕉园诗社与清代杭州才女文化》  作者:朱光明  日期:2022-06-10

钱塘的文学雅集,有着深厚的传统。距离蕉园诗社稍早的晚明,担任过晋江县令的杭州文士张文宿曾买一画舫,名为“水月楼”,邀请沈仕、李元昭、方九叙等人结成“西湖书社”,经常在西湖上写诗娱乐,成为一时盛事。这是离诸位女子时间较近的诗社,流风余韵无形中影响着她们。

微信图片_20220610170345.jpg

△(宋)李公麟《西园雅集图》

雅集是组成一个诗社必不可少的因素。聚集在一起,不但有利于交流感情,而且有助于切磋艺文,增强对诗学观念的理解和认识。有的时候,漫步在西湖边,从北山街走到宝石山,站在保俶塔下,望向湖面,令人不由常常陷入沉思。这一汪碧水多么平静,带给人心灵的安静。思绪飞到泛黄的书卷,历史在面前缓缓展开。在湖边,在苏堤,在孤山,多少文士才女在此聚会唱和,至今仿佛还能听到激烈的诗歌唱和。

蕉园诗社成员的聚会,其频率是相当高的。这可以从现存的文献中得以了解。林以宁在给冯娴《和鸣集》所作的跋中,坦言“月必数会,会必拈韵分题,吟咏至夕。且又各推其姻娅,若柴季娴、李端明、钱云仪、顾启姬,人订金兰,家饶雪絮,联吟卷帙,日益月增。所恨吾嫂仙游,不获躬逢其盛,可为永叹”。林以宁谈到诸位成员每个月举行数次集会,每次集会都拈韵分题赋诗,吟咏到很晚,柴静仪、李淑昭、钱凤纶、顾姒订立金兰,联诗填词。她的嫂子顾长任已经去世,无法参加活动,令人叹息。

微信图片_20220610170348.jpg

△西湖春雨


诗社成员曾举行六桥舫集,以诗词书写西湖美景。根据柴静仪的词《点绛唇》前面的小序“六桥舫集,同林亚清、钱云仪、顾仲楣、启姬、冯又令、李端明诸闺友”,可以大致知道林以宁、钱凤纶、顾长任、顾姒、冯娴、李淑昭等人参加了这一规模较大的集会。全词如下:

堤柳依人,湘帘画舫明湖泛。

桃花开遍,共试春衫练。

雨丝风片,暗扑游人面。

春方半,韶华荏苒,分付莺和燕。

仲春时节,垂柳依依,乘着画舫在西湖泛舟,悠然自得。桃花已开遍,春衫穿在身上,凉风习习。细雨夹着微风,直扑向游人的脸庞。时光过得飞快,春天已过了一半,交给了黄鹂和燕子。黄鹂和燕子自在飞舞,已然把春光都占据了。和友人一起游览春日的西湖,是美好而惬意的事情。春光又岂止交付给了黄鹂和燕子呢?韶华易逝,并非此时才这样,时间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走,不因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正因为聚会愉快,林以宁、钱凤纶等人,方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春天已过了一半。简单的几句景物描写,道出了真挚的感情,写出了内心隐微曲折的变化。

《国朝杭郡诗辑》卷三十收录了冯娴的诗歌《重九后二日,林亚清、顾启姬、钱云仪偕游顾侍御愿圃,即景限韵》,记载了冯娴和林以宁、顾姒、钱凤纶四人一起游玩的美好时光。全诗如下:

何处飞来拟洞天,丹山碧水非人间。

西风叶坠声淅沥,此时倡和几忘夕。

自怜瓦缶同雷鸣,枫落吴江意已平。

低徊出户难为别,回首城西暮霭横。

在重阳后两日,林以宁等人游愿圃,即景分韵赋诗。这首是冯娴所作的诗歌。诗中谈到了愿圃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山水秀美,宛如仙境。西风呼呼地吹着,树叶随着落下。四人唱和几乎忘记了时间,不知今夕是何夕。庸才占据高位,威风一时,高才诗文佳句一出,众人立刻心服口服。低回出户,沉浸在愉快的时光中,难以为别,不忍离去。回首城西,暮霭沉沉,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家了。

除了较大的聚会外,还有小规模的两三人的聚会。两人之间的酬唱之作,是最为常见的。林以宁有《和朱静庵竹枝词》二首,写得较为动人,自出心裁,不愧知音。

如第一首:

烟岚深处有人家,小妇明妆出浣纱。

手折团荷归去晚,石苔一径紫钱斜。

烟云深处居住着人家,年轻妇女带着明丽的妆饰出门浣纱,晚上手折团荷沿着小径缓缓归家,如同仙境中居住的仙人一般,悠然惬意。

第二首:

采莲无力鬓云残,日落湖头尚未还。

唱罢竹枝齐荡桨,鸳鸯惊起过沙滩。

林以宁和朱静庵相约采莲,忙了许久,便没有力气了,鬓发已有些凌乱,太阳刚刚落山,正是傍晚时分。大家一起唱着竹枝词,荡着桨,欢快地在水中划来划去,惊起了鸳鸯,迅速飞过沙滩。这首诗歌写得活灵活现,通过荡桨把鸳鸯惊起,便把女子的欢快心情写出来了。林以宁还有写给钱凤纶的《酬云仪河渚观梅见忆之作》:

忆昔癸丑春,寒梅新照水。版舆与鹿车,逶迤入花里。犹叹寡俦侣,殷勤迟吾子。襆被山中行,佳境便同止。江鱼供夜膳,斗酒藏久矣。看梅兼咏絮,淋漓盈蜀纸。别来四五年,魂梦系于此。方拟续旧游,庭闱失天只。孤儿悲号号,终天痛陟屺。夫子复行役,远道三千里。孑影守空闺,愁抱伊胡底。不作西溪游,梅花乏知己。今岁花发时,闻君泛清沚。愧我百忧集,何能步芳趾。遥知周览处,新诗丽如绮。景物以人传,芳华堪继美。多谢不我遗,长笺付双鲤。捧读开心胸,披吟涤尘滓。非无下里曲,忧乐难同拟。为忆惜花人,聊当复尔尔。

林以宁的这首诗歌回忆了她在清康熙十二年(1673)和钱凤纶一起到西溪河渚赏梅花的情景。那时正是梅花初绽,漫山遍野触目皆是。穿梭在西溪,在花海中自由自在地行走,随着心情,遇到了佳境,便停下来欣赏一番,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晚饭吃的是新捉的江鱼,喝的是珍藏了很久的美酒。美景美食美酒,如此快乐的生活,赛过神仙。一边看着令人赏心悦目的梅花,一边写诗歌记录心情,不觉就写满了纸张。诗歌一首接着一首,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距离上次同去河渚赏梅,已是四五年了,日夜都在想念着那段美好的时光。想要再次故地重游,诗歌唱和,已是难上加难了,也没有那样的心情了。丈夫去了数千里外的地方,留下自己独守空闺,心中的孤寂无处排遣。不作西溪游,梅花也似乎没有了知己。今年梅花又开了,听说钱凤纶去看花了。林以宁无法同去看花,留下不少遗憾,只好通过此诗,表达心中的复杂感情。短诗寸笺,传情达意,对往日的欢聚场景的回忆,陡增今日的悲伤。虽然过去多年了,当年的欢乐还在记忆中,这四五年世事难料,如同一个梦一样,让人无法揣测。

微信图片_20220610170352.png

△采莲图

以梅花作为雅集的媒介,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何况杭州还有赏梅的传统,怎能不吸引富有才情的女诗人呢?以花为媒的不仅有林以宁,还有朱柔则等人。她们以自己的文学书写,为杭州的咏梅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朱柔则的《河渚观梅约顾女春山》,写得别有一番风韵,全诗如下:

相期河渚玩春华,一棹迎风路未赊。

楼外有梅三百树,美人不到不开花。

此诗点出了朱柔则和顾春山两人约好,一起到西溪河渚赏梅的事情,坐上小船,迎着风,不一会儿就到了。数百株梅花,如同知己,非常解风情,似乎在静静地等待着看花的人,“美人不到不开花”,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朱柔则的才情。陶元藻《全浙诗话》认为这首诗歌要是出自顾春山之口,则会显得自矜;要是出自沈用济之口,则显得偏爱;出自朱柔则之口,则恰到好处,“不妒且慈”,且能让丈夫的小妾顾春山的声价顿增十倍,生动形象,饶有情趣。

才女聚集在一起,诗词酬唱,彰显了才情文采,也密切了联系,增强了感情。在今天的西子湖畔,宝石山上,也有作家经常聚会的书吧,他们在湖光山色之间讨论着文学,也思考着人生。这种文学聚会,有时令人不觉油然怀想起数百年前蕉园诗社诗人们的雅集酬唱。



相关内容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2024-11-18
风雅宋 · 跟着馆员读文史 | 临安城的赏菊时尚 2024-11-15
湘湖人物|徐渭湘湖题联 2024-11-04
十竹斋,让“木板水印”重回民间 2024-11-01
吴均:山水文章第一人 2024-10-2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