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禹杭履迹
 
宋韵迹忆|宋风物:以诗为媒
来源:杭州万松书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8-09

以诗为媒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读书明理之作《观书有感》,您可知使诗人如此动情的半亩方塘在哪儿吗?与朱熹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今天我们就以诗为媒,一起走进淳安县,寻理学芳踪。

微信图片_20220809095922.jpg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淳安县姜家镇郭村,在连绵的群山中,一座深郁秀拔的山峰兀立眼前,这就是瀛山。诗中的方塘遗址便在这瀛山之麓,它是南宋宣奉大夫詹安所建的瀛山书院的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20809095928.jpg

方塘

詹安之孙詹仪之主持书院后,为了提升书院的教学质量,扩大书院的品牌影响力,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如果能请到朱熹来讲学,一定能让书院登上热搜榜。年逾半百的朱熹应邀,专程前来讲学达三年之久。每天朝夕晨昏,他就在这方塘边漫步、思索、吟咏,并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周边的建筑大多圮废,唯独这口方塘基本保持原貌。如今这方塘里,满塘的莲叶挨挨挤挤,一派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况,虽然早已没有源头活水,也无当年的清如许,但韵味一直延续,方塘悟道的佳话也流传至今。

微信图片_20220809095931.jpg

得源亭

微信图片_20220809095933.jpg

朱熹《观书有感》残碑

在方塘边建有得源亭,相传这里便是当年朱熹题诗之处,墙上嵌刻着朱熹《观书有感》的残碑,手书碑文已不复存在,现存的石碑是由清代乾隆年间知县闽鉴代书的。三年来,朱熹在这里除了为学子讲课外,也不断为自己充电,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便是在得源亭里阅读詹氏的大量藏书,以此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微信图片_20220809095937.jpg

登瀛桥

不远处的山涧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登瀛桥,据考证这是宋代的旧物,因詹氏第五代孙詹骙殿试第一高中状元而建,是当年到瀛山书院的必经之路,也见证了当年朱熹讲学的点点滴滴。拾级而上我们就来到了瀛山书院。书院自北宋熙宁年间由詹氏家族创办以来,不仅因为朱熹这位客座教授在此讲学并留下了诗句而盛极一时,也因创办瀛山书院的詹氏家族科第蝉联而声名鹊起,那一带也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学区房,是文人学士云集之所,新安理学更是在这里逐渐风行和传延。可上世纪以来,因为战乱等原因,书院建筑损毀严重。

微信图片_20220809095943.jpg

复建后的瀛山书院
经过三年的精心修缮,2020年6月30日瀛山书院复建开院。整体风格依照原址原貌重构,恢复了格致堂、双桂堂、文公祠等,朱熹、詹仪之、张轼等大儒的身影再现书院。站立其间,仿佛听到了学子们的齐声诵读,看到了南宋大儒们商讨“格物致知”的盛况。弥足珍贵的先贤遗墨和尘封已久的楹联重见天日,残破的明、清碑刻得以修复保护,诉说着它们和瀛山书院的情愫。

微信图片_20220809095945.jpg

瀛山书院

复建的瀛山书院如同淳安大地上新生的文化明珠,成为了乡村文化旅游线路的网红打卡点,四方学者、游客慕名而来,他们访瀛山,观方塘,在此感叹朱子的悟道之言,上承千圣之绪,下启后学之端。可谓是“淳遂古邑小,处处书院教,琅琅读书声,学士知多少?”瞬间也让人醒悟了诗意。如今,随着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契机,我们更应呈现好宋韵文化,续写这极具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华丽文化篇章。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走近西湖》论文集|司马一民:白居易夜宿孤山寺竹阁 2024-12-23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