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会议】苏东坡与浙江研讨会 …
讲座回顾 | 大运河City…
【来新夏书院】故纸堆里寻萧山
讲座预告 | 怎样看宋朝文明…
 
特别关注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曾经的之大校门——钟楼同怀堂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
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
禹杭履迹
 
余杭史志 | 风物遗迹:“ 西溪且留下”——西溪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9-21


自古钱塘有“三西”,其一则为西溪。历史上的西溪泛指古荡至留下的广阔地域,包括现在的西湖区古荡、蒋村、文新、留下街道和余杭区五常街道等范围,南面在今老和山、北高峰、美人峰、小和山山脊线以北的丘陵缓坡地带,北面包括余杭塘河西岸的水网平原,面积达六七十平方公里。① 今西溪湿地公园历经三期开发,分为东区和西区。属于余杭境内的为西区,即洪园景区,地处五常街道境内,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收官之作”。其范围西以绕城辅道(与绕城高速并行)为界,北至文二西路延伸段,西抵五常大道,东至五常港,与西溪一、二期东区相连,面积为3.353平方公里。西溪西区以五常水乡文化、洪氏文化为内涵,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具有湿地水乡特征的重要功能区块,有着独特而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以溪流、港湾、鱼塘、芦花、杨柳、柿树、竹笋、菱角等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特有韵味。这片大面积的湿地起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民国,在长达1800多年的自然演化和人为影响中,西溪湿地的原生状态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次生状态,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绰约的韵致。

其实,早在良渚文化时期,此地的先民们就“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并发展了非常成熟、规模非常大的玉器、黑陶、石器、丝绸、髹漆制造为主的手工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溪湿地是杭州地理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②

西溪古称河渚、南漳湖,此地为“天目山下流之冲,潴为巨泽,蛟蜃之所出没。逮东汉灵帝熹平二年,余杭县令陈浑,开南上、下两湖,以蓄淫潦,捍之以横塘,泄之以斗门,水之来也,势缓而力分,南漳湖之受水,亦益少。水渐杀,士渐出,伏而为滩,突而为洲。民乃得依之以居”③。说明东汉时西溪出现许多滩涂,形成港汊纵横、洲渚相接的湿地时,先民就在此生息。

微信图片_20220921090233.jpg

西溪湿地

东晋时,西溪就建有寺庙。不过,“西溪”之名的出现,最早是在唐代。《神州古史考》载:“唐有西溪市。”“市”即今贸易之所。说明唐代时,西溪湿地己经有了比较大的人为介入。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时任杭州通判的杨蟠写过一首至今公认为最早歌颂西溪的诗,诗的题名就是《西溪》:“为爱西溪好,尝忧溪水穷。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特别是南宋以后,原生湿地渐向次生湿地质变,北部水网密集地带已很大程度上成为人的生活资源。湿地内迁入大量以渔耕为生的居民,他们先以打鱼为生,后来变为相对定居的渔民,最后上岸定居,兼营农业。记载西溪的历史文献也变得非常多了。当时宋高宗为方便去洞霄宫,还专门开辟了一条“辇道”,这是一条从古荡沿山脚而行直至余杭“石平如砥”的车马道,是赵构去余杭洞霄宫的专用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使西溪有了通往市区的陆路通道,人们可以比较便捷地去西溪探幽赏景。自此以后不少文人墨客来西溪棹船载酒低咏,西溪美名得以外传。善男信女和云游僧众在此营造寺庙,五常、蒋村一带开始大面积培植柿树、桃树、梅树。西溪日渐繁华,也成为南宋文人喜爱的地方。《西溪梵隐志·纪胜》曾描述说:“西溪,一洼水耳,敻古未闻。自宋辇经途,斥为皋壤,沟塍鳞次,耕渔栉比,兼饶梅、竹、茶、笋,而香雪十八里,遂成佳话矣。”④

南宋时期,关于西溪最有名的一桩轶事是“西溪且留下”这一传说。后人对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历来意见不一。主要是因为宋代史籍和杭州地方志对此事并无记载,而多见于明清史籍。明万历《杭州府志》记:“西溪,在武林山之西,相传宋高宗欲都其地,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俗称留下云。”⑤ 明代文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也说:“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俗称留下。相传宋高宗初至杭时,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为名。”⑥ 清代光绪年间武林丁氏刻印的万历《钱塘县志》中载:“有梅花泉,泉从地涌起,作梅花瓣,深不能以咫,灌十许顷田,为西溪留下(俗称楼下)。宋南渡将作行宫此地,后驻跸凤凰山下,此尚留,故名。”⑦ 传说真假尚待考辨,不过,“留下”这一地名自南宋绍兴八年(1138)一直延续至今,而西溪也确实让人流连忘返,从而引得大批文人为此者墨,甚至修舍隐居,因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景观。

微信图片_20220921090236.jpg

洪氏宗祠

明清时期,是西溪的鼎盛期。明正德年间(1506一1521),洪钟退居河渚,发起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后来,这成了西溪的传统习俗。每到端午节,村民从四面八方的水路,划着龙舟汇集到水网密布的蒋村深潭口、五常滨口等参加竞渡。龙船多时达数百条,锣鼓喧天,你追我赶,吸引各方游客前去观看。河两岸的观者围成人墙,欢声雷动。西溪的龙舟竞渡重在参与、表演,不争名次。竞渡场面花样百出,翻船、落水者时而有之,船上操桨者与岸上观众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崇祯七年(1634),在南宋资寿岩禅院旧址上建秋雪庵。明末清初张岱在《西湖梦寻》中写道:“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⑧ 秋雪庵赏芦花成为西溪一大景观,并延续了三四百年,至今西溪芦花仍是值得一看的美景。

清末民初,西溪的名园古刹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不少,梅树逐渐枯萎减少,芦滩面积缩小。1919年,吴兴周庆云重建秋雪庵,并内设两浙词人祠,这是近代西溪的一次大规模抢修工程。虽然西溪的人文景观逐步衰落,但文人学者还是钟情于西溪。1935年,郁达夫在细雨中游西溪,游后在《西溪的晴雨》一文中写道:“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西溪遭到的最大破坏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烧杀抢掠,百姓生活难以为继,西溪荒芜了。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西溪在长时间里默默无闻。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一期和二期工程己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实现了开园。余杭区五常街道境内的三期工程(西区)于2007年开始建设,陆续建成西溪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大众休憩村、西溪农耕文化村和西溪艺术集合村四大“村落”(功能区块)。2008年对外开放。

西溪与洪氏家族颇有渊源,西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最大一个“亮点”是洪氏文化。南宋建炎三年(1129),洪皓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扣15年,艰苦备尝,持节不屈,终得放还,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朝廷有感于他的气节,赐官封侯,赐第杭州葛岭,赐田西溪,洪皓称为钱塘洪氏之始。洪皓长子洪适,字景伯,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主要传世著作有《隶释》《隶韵》《砚说》《壶邮》《盘州文集》等。他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宋代金石学三大家。次子洪遵,字景严,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位同宰相。著有《泉志》《订正(史记〉真本凡例》《翰苑群书》《翰苑遗事》《谱双》等。三子洪迈,字景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南宋著名文学家,著有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流传至今,颇有影响。

明代洪钟是洪氏族人杰出代表人物。洪钟(1443—1524),字宜之,自号两峰居士。洪钟自幼刻苦学习,知书达理。上学路上要经过一条河,他母亲每天都摆渡接送。原先这条河上有座桥,因年久倒塌,故称断桥头。后来洪钟当了官,在此处重新修建了一座桥,取名“思母桥”,以感谢母亲养育之恩。今思母桥遗址尚存。明成化十一年(1475),洪钟考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安抚史、按察使、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被誉为“一代重臣,国之长城”。晚年在五常洪家埭建洪园,教授乡邻习武强身,并创制十八般武艺,对五常民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明代洪氏名人还有洪瞻粗、洪楩等人。洪瞻祖居乡期间,游踪遍及西溪山水间,以诗文著述为娱。所著《西溪志》是最早的西溪乡土志。洪楩是藏书家,也是明代重要的出版家,刊刻了宋元话本,至今保留在《清平山堂话本》中。

清代洪氏家族以洪昇为代表。洪昇(1645一1704),字昉思,号稗畦,是我国清代杰出的戏曲家。洪昇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戏曲创作,一生创作了40多部戏曲作品,目前有曲目可考的大约有10部,即《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闹高唐》《长虹桥》等传奇,《天涯泪》《孝节坊》《四婵娟》等杂剧,另有无法评定是传奇还是杂剧的《青衫湿》和《西蜀吟》两部戏曲作品。

洪氏家族历经宋、明、清三代,自元末明初迁今五常街道洪家埭,800年间人才辈出,有“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之说。

洪氏家族在五常留有宗祠、墓葬等遗迹。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期工程(西区)的开发建设中,陆续恢复和建立了与洪氏家族有关的文化遗址。“洪园余韵”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是一个以园林为背景,包括了洪氏宗祠、钱塘望族、洪园、清平山堂、萝荫书屋、蕉园琴韵、洪昇纪念馆以及在洪氏家族影响下形成的民俗文化展示等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景点,它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具有湿地水乡特征的重要功能区块。

西溪有若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五常龙舟胜会和十八般武艺。

微信图片_20220921090240.jpg

五常龙舟胜会

微信图片_20220921090242.jpg

五常十八班武艺

五常龙舟胜会是在五常地区流行的端午节划龙舟系列民间民俗活动,它也包括仓前、闲林和睦桥等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也叫龙舟竞渡,是一项积淀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竞技民俗。历史上的龙舟竞渡兴起于唐朝,宋人王说《唐语林》,提到当年崔涓任杭州太守,于端午节列舟湖滨举行竞渡活动,可见那时便有这种习俗了。到了南宋,竞渡活动越发盛行。五常龙舟胜会仪式的主要内容有胜会前的请龙王和龙王巡游,胜会中的龙舟技艺展示及胜会后的谢龙王和龙王散福。五常龙舟胜会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一直以来以民间保护和传承为主。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不断推进,政府在保护龙舟胜会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端午节举行首届五常龙舟胜会,此后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举办龙舟胜会成为五常的保留节目。2005年,五常、闲林、仓前一带的龙舟胜会被列为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五常因龙舟胜会被浙江省文化厅确定为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并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常十八般武艺是流行在五常街道及毗邻地区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相传明朝大臣洪钟告老还乡退居故里五常后,将兵器与生产、生活工具结合,创编武术套路教乡民演练,用以强身健体、改良民风。后来这一带武术活动形成气候,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被称为“五常拳灯”,后改名为“五常十八般武艺”。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器械主要有龙刀、凤刀、三尖二刃刀、尚阳刀、兄弟刀、金刚伞、大劈锁、龙鱼斧、笔艺抓、文粑、武粑、阳镗、阴镗、李公拐、方天戟、金瓜锤、枣逆锤、五常棍、金刚鞭等。2005年11月,“五常十八般武艺”被列入第一批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五常十八般武艺被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2024-10-21
史话杭州·追寻历史:杭州古城门之艮山门 2024-10-17
西湖风俗|重阳登高与赏菊 2024-10-16
湘音汇|贺知章遒劲而温润的书法艺术 2024-10-11
日卖三四万个煎饺!杭州鼓楼老街,除了那抹香气,还有更硬核的… 2024-10-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