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风光甲天下,半是湖山半是园”,在西湖周边大大小小的庄园中,刘庄独领风骚,被冠以“西湖第一名园”。 一个雪霁初晴的午后,我来到刘庄。在清冽的湖风中徐步,这里的安静令人沉醉——完全隔绝了苏白二堤上游人的烦嚣,唯湖水拍岸作响,卷起层层细浪。湖畔筑有一溜青石雕花栏杆,凭栏而望,西湖仿佛进入了一个广角镜头:北面,宝石山银装素裹;对面的苏堤似一道由雪树、拱桥和游人组成的白屏连接南北;南面,雷峰塔一蓑白衣,傲雪而立。都说刘庄地段极佳,占六桥风月,集西湖灵秀,果然名不虚传。 刘庄原名水竹居,是晚清广东香山县富豪刘学询所建的别墅。刘学询其人颇具传奇色彩,据说他能文能武,曾任晚清大臣李鸿章的幕僚。后官场失意,经营博彩业而成巨富,人称“刘三国”,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 话说刘学询24岁时考中举人,春风得意地从京城返回广东老家,途中游览了杭州西湖,不禁感慨:“故乡无此好湖山!”当时他想拜谒湖上宋庄(今名郭庄),却遭到主人婉拒,于是发誓:要在此筑园,并数倍于宋庄。 此后18年,刘氏奋发图强,一直没忘记这个梦想。1898年,43岁的刘学询退出政坛后,便开始着手实现自己湖畔而居的梦想。 水竹居由刘氏亲自设计,费时五年,耗资巨甚。进士出身的他对于古代园林心中颇有丘壑。建园时,他特意将广州刘园中的名贵花木悉数运抵杭州,又搜罗岭南各色精致家具无数,分置园内。可以说,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一石一瓦,都是经过他再三考虑才安置上去的。一番精心筹划后,西湖一处精美的山庄别业终于落成:园内粉黛列屋、竹影婆娑、怪石嶙峋、碧波荡漾,堪称中国江南园林之经典。它的建筑面积还超过了宋庄,为当时湖上别业最大。刘庄自此扬名。 但刘庄为今人所知,却是它的另一个身份——西湖国宾馆。半个世纪以来,刘庄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政要。在与共和国的成长风雨相伴中,有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就发生在这里。 1953年,刘庄的最后一位主人——刘学询的八姨太范媛英将刘庄无偿赠给政府,这里成为浙江第一招待所。就在那年年末,毛泽东为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亲自率领宪法起草小组住进刘庄。主席和宪草小组在那里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拿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 宪法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对于这部宪法的起草经过,毛泽东曾回忆:“在西湖那一稿,就有七八次稿子。前后总算起来,恐怕有一二十个稿子了。……总之,是反复研究,不厌其烦。” 刘庄内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就是1972年2月27日,周恩来与尼克松在此草签《中美联合公报》。这份公报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揭开了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崭新一页。今天,刘庄一号楼内仅8平方米的八角小亭,就是尼克松总统回忆录中多次提到的改变世界历史格局的地方。 这两件大事,让刘庄“西湖第一名园”的称号更当之无愧!宁静以致远,政治上的风云际会,让伟人对刘庄更加无法割舍。毛泽东生前对西湖情有独钟,将其视为第二故乡。从1953年到1975年,他曾43次来到西湖,而在西湖工作生活的近800个日日夜夜,大多数就住在刘庄。 如今,我们还能从这里寻找到不少伟人的足迹,毛泽东赏雪处、读书处、采茶处、学英语处等纪念碑刻随处可见。 湖畔的一号楼是毛主席当时下榻所在。青瓦盖顶,水泥抹墙,灰绿色调,与自然风景和周边古迹相得益彰,显示着“朴素、淡雅、隐蔽”的风格特点。此楼前立有一块镌有“毛泽东赏雪处”的椭圆形石碑,背面嵌着一张毛泽东赏雪的黑白瓷板照片。照片上的毛泽东头戴解放帽, 穿着薄呢大衣, 双手前叉, 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照片下方镌刻几行楷体红字:“ 一九五三年冬, 毛泽东在刘庄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看到窗外下着大雪, 西湖银装素裹, 兴步湖畔, 留下伟人永恒的纪念。” 沿北麓的丁家山登山道拾级而上, 与半山腰上的“ 毛泽东读书处” 相遇。这栋古色古香的绿色琉璃瓦屋原是康有为旧居“ 康庄”所在, 如今已经纳入刘庄。据说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里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因此每次来都随行几箱书,还常常在此召开读书会。今日到此, 但见楼前草坪为积雪所盖, 宛如一块块齐整的玉石;整座山唯闻清风扫路径,鸟鸣两三声;站在观景台远眺,西湖上雨雾茫茫,悄然无声,庄园若隐若现,万籁俱静。陶醉之际,不禁心想,当年毛泽东在此读书,看到的湖水闲庭,也是这般景致吗? 西湖平静无语,唯有湖水缓缓流淌;刘庄静伫湖畔,任凭云来雾去。百年来,它们相伴着,一起见证了我们国家的潮起潮落,而今,一个波澜不惊,一个宠辱从容,岁月积淀风采更胜。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