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琮(1892-1974),字琢如,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1928—1956年,任浙江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教授,其间曾任数学系主任。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今年是钱宝琮先生诞辰130周年,谨以此文表达对钱先生的深切怀念。 钱宝琮(1892-1974) 钱宝琮,字琢如,长期从事数学教育与科学史研究,是教育界老前辈和中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他于19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省首批官费留学欧美学生,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并于1912 年初学成归国,先后在上海南洋公学附中、苏州工专、南开大学、中央大学等大专院校任教,1928年出任浙江大学首届数学系主任,为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37年8月,日寇重兵进攻上海,轰炸杭州,浙江大学被迫西迁。钱宝琮教授跟随学校颠沛流离,走建德,过吉安、泰和,赴宜山,抵青岩、永兴。在西迁的9年期间,他教泽广被,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浙大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弦歌不辍,科学史研究领域多有建树,赢得了英国同行李约瑟先生的钦佩。
“第一等教授” 竺可桢校长认为浙大要造就英才,必须使之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大学一年级基础课教育尤为重要,“余之政策,数、理、化与国文、英文必须有第一等的教授。”在竺校长的安排下,钱宝琮教授一直是理、工学院一年级新生的微积分授课教授。 无论在青岩还在永兴,钱教授的第一堂课总是给新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他先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姓名,继而写“疑”、“难”两字,中间空一些,再在两字前分别填上“质”、“问”二字,四字并读,即为“质疑问难”,开宗明义说了大学教学之本质。告诉新生古人把知识叫做学问,意在强调学习课程中要不断地“问”,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就是新进步的开始;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求知道路上的跃进。他妙趣横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正如学生程民德院士所说:“钱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讲课受到普遍的欢迎。”1937年4月,浙江大学数学系师生在文理学院教学大楼前草坪合影。前排左起:陆慧英、方淑姝、朱良璧、黄继武、苏步青、陈建功、朱叔麟、钱宝琮、曾炯、方德植、冯乃谦、周茂清。 由于具备深厚的工程知识底蕴,钱教授上的微积分课与众不同,从提出问题、例题选择、解题思路,到引出结论并作分析,总是紧扣工程实际,物理概念清晰,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特别深刻。挚友苏步青教授这样评说: 宝琮先生数学教学工作的另一特色是重视实际,重视计算。他讲授微分方程,不仅教给学生复杂的数学理论,而且也阐述微分方程怎样来自实际,它的解又有什么物理意义,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一般教师谈到求代数方程的近似根问题,经常取整系数方程作示例。而宝琮先生认为实际问题很少恰恰有系数为整数的情形,因而喜欢采用系数为小数的题目,借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在当时(注:20世纪40年代)风气是偏重理论的情况下,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基本技巧的想法和作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对浙大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钱宝琮手稿:《三角方程》习题集 在教学活动中,钱教授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善于启发学生自己的思路,他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把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讲得非常透彻,又不乏幽默,取得了较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 抗战离乱之际,入学的新生基础参差不齐,钱宝琮教授恪守浙大“求是学风”,坚持教学质量,他说培养人才百年大计,不能迁就。因此每学期都有三分之一左右学生考试不能及格,加上当时教一年级化学的储润科教授也极严,一些学生因而退学。因严得合理,退学者也无怨言。 中学数学教育论述 钱宝琮教授对中学数学教学法造诣很深。从1929年起,他在浙大开设了中学数学教学法选修课程,经常参与杭州市中学数学教学法讨论会。1937年4月15日,在浙江广播电台作《数学在中等教育上之地位》广播讲演,说明数学为一切科学之基础,其训练思想尤关重要。1940 年和1941年的两个暑期,他又分别在贵阳青岩和湖南衡山,专为贵州和湖南两地的中学教员传授数学史知识和中学数学教学法。所到之处,钱教授都不忘在讲坛上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事例,满腔热情地宣讲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介绍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教育、鼓励师生们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争取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 1943年10月22日,钱教授在贵阳《中央日报》上发表一篇中学数学教学法的专题论文——《论现行中学数学课程》。这是他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培养通识人才的有感而发。“吾人如不知人类所依据之地域与其历史,不能欣赏文艺,不能了解自然,必引以为教育之缺憾”。“中学数学课程当以培养健全国民为职志,不当因毕业生之出路而转移其目标”。文章严厉批驳了将中学数学作为一工具学科的做法,认为“中学教育之失败莫此为甚夫”。钱教授的观点,直到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1937年4月15日,《国立浙江大学日刊》“校闻”记载,钱宝琮教授在浙江大学与浙江广播电台合办的“学术广播”栏目讲《数学在中等教育上之地位》。 科学史研究 科学史教学与研究一直是钱宝琮教授的业余喜好。他于1925 年,率先在全国高校开设数学史课程,讲述“中国自上古至清末算学之发展,及其与印度亚拉伯及欧洲算学之关系”,授课对象为大三、大四的理学院学生,深受欢迎。直到浙大西迁前,该课程没有间断过。西迁后,由于浙大校舍分散各地及古籍图书的匮乏,数学史课程不得已暂告停顿,但钱教授的科学史研究并没有停止。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的辉煌成就、掌握科学发展的源流与现状,钱教授常到湄潭作专题学术报告,让浙大师生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 1942年,应胡刚复先生之邀,钱教授在湄潭理学院的“纪念周”上作《数学的实用价值》演讲。钱教授认为,数学的实用价值比其他各科更大,因为数学是抽象的学科。实验的几何学,有测高、测远、测大、测小的方法,已经足够应用,如不向理论的道上发展,数学便只会到实用为止,这样便不能成为一种科学。工程学、天文学等也失去了根据,知识的应用是互相依靠的,所以理论是少不了。譬如微积分,当初不过是一种理论,假使事先不发明,等到今日需要时再去发明,文化就一定要延迟一二百年。钱宝琮著作《古算考源》 1944年10月24日,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生物学家、时任英国驻华文化科学代表团团长李约瑟博士( Joseph Needham) 访问浙大湄潭,作题为《中国科学史与西方之比较观察》演讲,并提出了“现代实验科学与科学之理论体系,何以发生于西方而不于中国”的疑问。钱教授当即答道:中国科学之所以不兴,是由于学以致用为目的,且无综合抽象之科学,不用演绎方法,更无归纳法。10 月25日,中国科学社在湄潭召开年会,李约瑟也以中国科学社名誉社员出席。钱宝琮教授在年会上作《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之特点》专题演讲,历时一个多小时。李约瑟听了感到兴奋,特地拜访了钱教授。他们俩很快成了知音朋友,学术交流持续至深夜,仍意犹未尽。李约瑟在10年后出版的钜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没有忘记提及老朋友钱宝琮的名字和他的数学史研究。1964年7月,李约瑟(前左4)夫妇访问北京,郭沫若(前左3)、竺可桢(前左2)、钱宝琮(后左1)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会见宴请来宾。 钱教授极为重视好友李约瑟“为什么近代科学不产生于中国”的提问,经过不到一年的深思熟虑,他完成了《吾国自然科学不发达之原因》论文,并于1945年7月在浙大湄潭夏令讲习会期间作了两次讲演。他说: 我国历史上亦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如历法之应用早已发明。对于地圆之说,亦早知之。然因不再继续研究其原理,以致自然科学不能继续发展,而外国人则注重实用之外,尚能继续研究,由无用而至有用,故自然科学能大有发展。为什么我国民族太注重实用呢? 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中国为大陆文化,人多以农业为主,只希望能自给自足之经济。 1970年3月,竺可桢致钱宝琮的亲笔信。
如何追赶欧美,钱教授还在另一篇论文中,开出了医治我国自然科学不发达疾症的“药方”: 今日世界交通日趋便捷,我人生活方式已与古人之因陋就简者迥异。工商业当与世界各国争一日之短长,举世尊重之学术文化岂甘居人后者耶? 文化界工作者当知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各国学术之所以始盛而终衰,欧美列强及日本之所以崛起于近世,勿再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口头禅,则文艺复兴之期当不在远。且我国学者素重人文主义,纯粹科学虽较欧美稍为落后,今日已能急起直追,数十年后世界文化工作应得一伟大民族之生力军,当前文化之有缺陷,不足虑也。 钱宝琮诗稿
1943年9月14日,浙大数学系选定中秋之夜,举办宴席,庆贺钱宝琮教授浙大任教15周年,竺可桢、苏步青、陈建功、王琎、蒋硕民、王福春等30多位同事到场。苏步青、王琎两位诗友各赋一首《水调歌头》词,祝贺琢如老友。 苏步青词曰:白露下湄水,早雁入秋澄。桂香鲈美时节,天放玉轮冰。求是园中桃李,烟雨楼头归梦,一十五年仍。何物伴公久,布履读书灯。西来客,吟秀句,打包僧。文章溯古周汉,逸韻到诗朋。好在承欢堂上,犹是莱衣献彩,瑞气自蒸蒸。回毂秀州日,湖畔熟莼菱。 王琎词曰:佳话逢佳节,云淡碧天澄,神清人似叔宝,一片玉壶冰。绝学周髀探讨,妙句坡仙堪拟,健笔至今仍。豪气充眉宇,对月话秋灯。读万卷,行万里,胜唐僧。天涯我亦狂客,把酒订诗朋。弦颂虚堂盈耳,胜利故乡在望,乐事等霞蒸。切莫思桑梓,到处有篿菱。 1943年,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第一届毕业在湄潭师生合影(前排左1为钱宝琮, 左2为朱正元,左3为王琎,左4为苏步青,左6为何增禄)。 “何物伴公久,布履读书灯”“文章溯古周汉,逸韵到诗朋”“绝学周髀探讨,妙句坡仙堪拟,健笔至今仍”等词句正是钱宝琮浙江大学西迁前后时期数学史研究的真实写照。*作者简介:钱永红,钱宝琮先生之孙,浙江大学校史研究爱好者。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