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隋唐五代余杭的遗存,最著名的当数大运河了。 清康熙《续余杭县志》云:“南渠河,在县治南一里。自在城隅葫芦桥东起至余杭塘河,至钱塘长桥止,计长二十里。盖由江南京口闸以通水道抵此而止。隋大业六年,诏浚江南河至于余杭,广十余丈,以利漕运。”《嘉庆余杭县志》亦云:“余杭塘河在县东南三里,阔三十步,深一丈许,连南渠河。自安乐桥四十五里至杭州之运河,通舟楫。水盈可胜三百斛以上舟;遇旱水涸,亦胜百斛舟。其河自府城北武林门外,卖鱼桥以西至县而止。” 齐召南《水道提纲》说:“浙西运河,大抵发源于天目,盖以苕溪为之委输也。苕溪支流大抵出余杭县西南二里之南湖,流入南渠之西溪,入杭州府北十里北关河入于运河,以济漕渠。”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运河之水来源有三:一自府城西北三里西湖之水;一自府城东北德胜坝上塘河之水,俱汇于城北之江涨桥,一又有余杭塘河之水,亦由江涨桥西北会运河,出北新关至唐栖镇,接嘉兴界,此河即江南河。隋大业中将巡会稽,乃发民工开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历代因以修之,以通漕运。”综上所述,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在余杭,苕溪、南湖、南渠河和余杭塘河是运河的源头之一。现在,余杭古镇南渠河终端岸边立有一通太湖石碑,上刻“京杭古运河南端”七个大字,为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钱法成所题。 而唐时遗存当首推唐太宗草书“贞观屏风碑”。此碑原在余杭县衙大堂内。清康熙《余杭县志•碑碣》云:“千古鸿文,勒之金石。而世久年湮,断碑残碣,半埋没于蔓草荒烟,良可惜也。邑有贞观屏风、太宗飞白二碑.....”贞观屏风碑亦名折角碑,旧从永安寺地中发出即折角,拭之,知为唐文皇御笔,遂徙置县厅之左,其详见祝宽夫跋语中。文皇自为真、草屏风书,此其草书耳。《王弇州集》评此帖‘轻俊有右军、永兴风度。’历几千载,为茗墨宝焉。”(《旧县志》) 唐太宗书屏风的背景,出于魏征于贞观十四年(640)间上疏条陈政事,指出自贞观以来逐渐滋生暴露出来的十种缺陷和错误,特别是奢侈享乐,苛责大臣,使臣下谨小慎微,无所作为,惟恐以小节而受大谴。魏征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多次规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他指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嘉纳之,谓侍臣曰:“朕虽平天下,其守之甚难。”魏征曰:“臣闻战胜易,守成难。陛下之及此言,宗庙社稷之福也”。太宗书此屏风以示群臣,故其文多指述前代得失治乱之迹,以自儆戒。事见《旧唐书•魏征传》。贞观十七年(643)正月,魏征以疾卒,太宗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自制碑文为书石。太宗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今魏征逝,朕亡一鉴矣。” 唐太宗资政碑(折角碑) 曲雨 提供 贞观屏风碑的来历,也颇具曲折传奇。原本是十幅写在绢素上的唐太宗正草书。南宋绍兴初(1127),祝季平的从祖为江西漕属,以重金购之于北人南渡者,其上杂绘禽虫、水藻之文,隐隐可辨。祝季平的从弟祝宽夫借观月余,心甚爱之,乃亲摹得一本,而以真本还之。这是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冬天的事。后来,祝季平游都下(今杭州),真本为好事者攫取之而不归,时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十月间。此书真本曾两次经姜夔(白石)鉴赏题字。到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十月望日,余杭知县王允初不知从何种渠道得此十幅屏风书,因治石刻碑立于县堂,其自为《记》曰:唐文皇贞观之治,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论者皆谓魏征劝行仁义之效。今观此书,其间多指述前代得失治乱之迹,以自儆戒,盖其天资高明,识见深远,中材庸主所不能及,则当时治效,征岂容于专美。于此三叹三咏,因治石以广其传,是不特宝玩其书法而已也。嘉泰甲子冬十月既望,奉议郎知临安府余杭县主管劝农公事王允初谨书。” “屏风碑”南宋嘉泰刊立后,成为余杭文化至宝。宋末战乱,余杭人为保护此碑,将它迁于永安寺埋于地下。元延祐丙辰春(1316),余杭县尹王昌访知从永安寺地中发出,知为唐文皇御笔,遂徙置县厅之左壁,传世六百余年,为保存这一珍贵文物立下一大功劳。此碑发出时,已缺右上角,故亦称“折角碑”。 王昌字缐荣,元初山东益都人,曾在镇江路总管府提控案牍,因而奠居镇江。后被征辟为通政院椽史,曾建言立站二十余所。又授通州及姊仓监支纳、池州建德县尹。延祐元年至至治三年(1314—1323)任余杭县尹。就任前,临安县民许椿上告朝廷,称各县田税不均。朝廷命平章张闾处理,结果使余杭县增赋十分之二。王昌到任,面对上司的雷霆震怒,冒斧鉞加身之险,力辨于江浙行省,终于恢复原来的赋额,周边数县百姓得免无端加重负担。百姓立德政碑赞颂他:“奸民诬告,敢与力争;复其旧额,以慰民生;不避斧钺,不畏雷霆;江左浙右,以安且宁。” 抗日战争以后,此碑不知下落,幸有拓本尚存,今据拓本重新立碑,在上文山小白菜文化园内,总算留下了它的部分风采。余杭旧县城在溪南,周围六里二百步。东汉熹平二年(173),县令陈浑徙于溪北。后复治于溪南。后唐时,号为清平军城,钱玄肃王修广其濠(即南渠河,以为护城河),扩大了县城范围,使南渠河—带成为商贸区、水路码头,商店林立,促进了余杭的经济繁荣。 通济桥跨大溪,连接溪之南北,本名北溪桥。在县治东半里。汉熹平年间建,名隆兴。五代钱武肃王重建,改名安镇。 旧时余杭镇最有名的古井是香泉井,在香泉坊内。父老云,钱武肃王在香泉坊(今人和弄)凿井一口,直径约二米,井上盖大石板一块,上凿四眼,方便多人汲水。水深不可测,甘冽清甜,大旱不竭,遂名四眼井。后邑人柯氏在井上作亭,又名柯家井。 吴越王钱氏重道兴佛,在都城杭州及各州县大兴寺庙,在余杭最著名的道观是大涤山天柱观。大涤山大涤洞前有汉武帝元封三年始建的宫坛,为投龙简祈福之所。唐高宗弘道元年(683),敕建天宫观。四维千步以内禁樵採,为长生之林。中宗朝,敕赐观庄一所。有唐一代,高道、隐士、诗人慕名居此,举不胜 举。年久坍废,乾宁二年(895)钱武肃王与闾丘方远先生相度山势,重建天柱观。武肃王自为《重建天柱观碑记》,详叙名山胜景,洞府幽奥,及宫观起始之原,人文灵迹之存,洋洋洒洒,鸿文丽词,高古杰特,在余杭文化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景福二年(892),钱武肃王在大涤山创建玄同草堂,以居闾邱方远,方远号玄同先生,武肃旬旦入山问道。御史中丞罗隐尝入室问学。天柱宫外溪上有玄同桥,武肃入山,玄同先生常于此迎送。桥为单孔拱洞石平桥,南宋淳祐间重建 ,今保存完好。 安乐寺位于县东南三里安乐山之阳,旧名庆善院。唐永贞年间,杭州刺史张纲建仓城于此,有仓廒42间,周围四里200步,缭以墙垣,为余杭最早最大的粮仓。年久渐圮,吴越钱氏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在仓城废址建庆善院,礼请风穴延沼禅师开山。寺前安乐山上旧有吴越国王太子养病的草庵,病愈后改桃源山为安乐山,在山顶建安乐塔,原为5级,塔外有塔檐,至明代加为7层,但年久塔檐朽废,重修时未能恢复。安乐寺前有放生池,俗称狮子池,因安乐山山形似卧狮。安乐寺周围山清水秀、竹木茂盛,钟声梵呗,塔影亘河,为古镇胜景之一。 安乐寺开山祖师延沼,俗姓刘,余杭人。幼习儒典,应进士未第。初剃发于越州钱清(今浙江绍兴钱清镇)顺德大师。后游襄州,至汝州(今河南临汝)投南岳怀让法嗣南院和尚。延沼入门, 夺和尚拄杖就打,南院曰“老僧三十年住持,今日被黄面浙子打。”遂传师之法。后居汝州古风穴寺,聚徒讲学,法道大振,世称风穴延沼。其接引学子别开生面,不依经据典,令学人教外别悟玄旨。有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嘶风木马缘无绊,背窗泥牛痛下鞭。”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一言截断千江水,万仞峰前始得去。”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镇州萝卜重三斤。”问: “如何是梵音?”师曰:“驴鸣狗吠。”种种教外别旨,不胜枚举。后归余杭,吴越王钱氏创庆善院延师开山,传曹溪六祖慧能大师真传,宗风大盛。 由于重视农桑,余杭的造纸业发展迅速,余杭造纸业历史悠久,晋代拳山藤纸声名卓著;吴越钱氏时,温州作蠲纸,洁白坚滑,大略类高丽纸,与由拳纸相仿,然产者少,吴越王蠲其赋役令制纸,故号“蠲纸”。北宋至和 (1054—1055)以来 入为贡品,权贵求索浸广,而柔户力已不能胜矣。熙宁七年(1074)六月,诏降纸式下杭州,岁造五万番,自后公文常用纸长短广狭,毋得用宣纸相乱。宋室南渡后,由于文化重心的南移,造纸业和印刷业有了更大的发展。余杭有由拳纸,又名藤纸,造纸的原料有竹、藤、楮皮、桑皮等,本地出产很多,就地取材造岀的纸洁白柔韧,坚固耐用,入水不濡,是官府公文和书画用纸,享有极高的声誉。 本文刊发于《余杭史志》2022年第2期 作者 曹云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