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禹杭履迹 | | 改写中国水利工程开卷——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 | 来源:名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1-18 | 比“大禹治水”早了1000多年, 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水坝。 今天我们讲的是 第八批国保中的一处水坝遗址 它就是,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 国保档案 名称: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 编号:8-0040-1-040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型:古遗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和良渚街道 国保简介 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 分布在良渚古城北面、西面, 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遗址。 外围水利系统分布 遗址由高坝系统、低坝系统 两部分组成,现存10条堤坝。 高坝系统包括 老虎岭、岗公岭、周家畈、 秋坞、石坞、蜜蜂垄等6条坝体。 谷口高坝区6座水坝遗址 良渚岗公岭段坝体纵剖面 老虎岭坝体航拍图 低坝系统包括 鲤鱼山、狮子山、官山、 梧桐弄4条坝体。 鲤鱼山水坝遗址 北京大学实验室对7条坝体的样本
进行碳14检测, 时间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 确定了遗址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introduction 国保工艺 水坝遗址的工艺技术让众多专家惊讶! 遗址中的高坝可阻挡短期连续降水,
甚至可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低坝内则是一个倒三角形的低洼地, 可形成面积达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库区。 在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 部分坝体关键位置, 通过“草裹泥包”堆垒加固, 即用茅草包裹泥土形成长圆形的泥包, 再将泥包横竖堆砌而成。 草裹泥 “草裹泥包”的作用与现代堤坝
使用的草袋装土类似, 可大幅增加坝体强度, 是后世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工艺。 老虎岭草裹泥分区情形 鲤鱼山坝体里的草裹泥 Technology 国保价值 这一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将中国水利史的源头推到了 距今5000多年。 改写都江堰“世界迄今仅存的 叹为观止的生态工程”之说, 同时也开启了 史前水利考古研究的新领域。 老虎岭发掘现场 “这让华夏文明有了同时期 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 多以渠道、水窖进行引水, 而作为世界上最早的 “拦洪水坝”系统——良渚水利工程 与埃及、两河流域形成鲜明对照, 体现了东西方古文明 在不同环境气候下, “稻作文明”和“麦作文明”的不同特征。 老虎岭水坝遗址(摄影/朱关城) 该水利系统具有 防洪、蓄水、灌溉、水运等功能, 是良渚先民利用和改造 湿地环境的智慧杰作, 由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 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力实证, 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 | 相关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