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禹杭履迹
 
文澜阁与藏书
来源:善本古籍微信公众号  作者:童正伦  日期:2023-02-01

微信图片_20230201094152.jpg

清乾隆三十八年,高宗弘历下诏全国征书开馆编《四库全书》。历十年之时,于四十七年完成了第一部书,第二、第三、第四分书也在赶抄之中,乾隆又下谕:“再行缮写全书三分,分贮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内拟改建文澜阁。”并指明文澜阁由“圣因寺后之玉兰堂”改建。此是文澜阁之名、地点和起因。当时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浙江布政使署理织造盛住接旨立即前往勘察,发觉玉兰堂(注:原名玉兰馆,康熙所名,圣因寺行宫八景之一,乾隆中改)“逼近山根只九尺余,地势潮湿,难以藏贮书籍,且院宇地盘浅隘,亦难另行改建。”提出“东迤下有藏书堂,现为藏贮《图书集成》之处,堂后地盘宽阔,其后照三楹,……堪以改建文澜阁。”奏议得到了高宗的批准,地址作了移动。

微信图片_20230201094156.jpg

圣因寺行宫原为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南巡时在西湖中孤山南面临湖建造之行宫。正殿曰“澄观斋”,内层曰“涵清居”,东面为“西湖山房”、“揽胜斋”。匾联皆康熙题写。雍正五年世宗发谕旨,将行宫改成了圣因寺。主宫前部供奉菩萨,后部供奉圣祖牌位。主宫改成为首进为弥勒殿,二进为大雄宝殿,三进为观音殿,四进为大门,五进为圣祖牌位。寺西有方丈室、法堂等建筑。乾隆十六年高宗初次南巡,在圣因寺西面再兴土木扩建,宫殿规模超过原先,称西湖行宫。新建主宫有奏事殿、寝宫(楠木建),其余有戏台、看戏殿、箭道、阿哥房等,另将原方丈室、法堂整排建筑改成了头进为东茶膳房九间,过垂花门二进内是前寝宫五间,三进中是新建藏经堂(因贮《古今图书集成》,又称藏书堂)五间,四进中是后照房七间。后照房连同前后之空地,据乾隆四十三年修《杭州府志》上西湖行宫图来测算,约有三十余米长,改建文澜阁楼应是够了。然按文渊等阁要求建造,整体建筑不光有藏书阁,尚有水池、假山、月台、趣亭,面积要大一倍多。最后文澜阁是将包括前面藏经堂、寝宫等处整排至宫墙间所有建筑全部拆除重建。
文澜阁所建年代无确切记载。《清史稿》上记载为乾隆四十七年“九月丙申,建浙江文澜阁”。不仅有月,而且有日,然此说未当。据四十七年九月初二圣旨称:“现在盛住奏请陛见,且俟伊到京后询明该处情形,将文渊阁式样带去,再行办理。”再据闽浙总督富勒浑四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奏折:“令盛住将玉兰堂后地盘形势详细绘图,并将需用工料先行估计,俟赴京时奏请训示。”盛住赴京汇报请示尚在十二月中旬以后,故文澜阁兴建至少在四十八年春。何时建成?据军机处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档载:“杭州西湖添建文澜阁,所有碑刻匾额,现奉旨发下墨宝四张,贵督即遵照卷幅背面所开办理可也。”此时文澜阁尚在建造之中。高宗第六次南巡时在四十九年正月,到杭州时为三月辛丑,此时文澜阁已建成。高宗亲览其地,赐题敷文观海匾额,并作《题文澜阁》诗:
四库抄成蒇次第,因之絜矩到南邦。
班佣此实官帑发,卢径彼殊众力扛。
兖钺必公慎取舍,淄渑细辨斥蒙庞。
范家天一于斯近,幸也文澜乃得双。
又登假山上之“趣亭”、“月台”,赋诗各一:
《趣亭》
文源取式逮文津,亦有趣亭栖碧峋。
寄语将来抄书者,文澜不外史经循。
《月台》
叠石为山路不长,月台重肖米襄阳。
限于地异平湖好,登望微嫌似面墙。
——《御制诗五集》卷六
文澜阁假山一人多高,西湖被宫之高墙遮住而望不见,乾隆皇帝“微嫌”美中不足。由上分析,文澜阁建成当在四十七年末至四十九年三月间。

文澜阁之面貌

微信图片_20230201094200.jpg

因阁遭毁重建,今所见到的面貌与原貌相较有一定的差异。阁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四面围墙,长约百步,宽三十余步。入围墙大门,内为待漏房九间和垂花门,建筑经过重建。过门,假山似墙迎面,假山上东为月台,西为趣亭,假山中有洞为道,过假山是厅。厅前建有大水池,环绕三边为太湖石,一边为石栏。池中矗立太湖巨石“仙人峰”,因石形似人故名,与杭州曲院风荷之“绉云峰”、苏州留园之“冠云峰”合称“江南三名石”。厅分二道:西往游廊,东通御碑亭。碑正面刻高宗《题文澜阁》七律诗,背面刻乾隆四十七年复抄江南三部《四库全书》上谕。池北为文澜阁。文澜阁与七阁一致,均仿宁波明藏书楼天一阁式样,但有所改动。原阁为歇山顶,重修后改成硬山顶。从乾隆四十七年圣旨中“将文渊阁式样带去”知道,文澜阁建筑图非自己设计,乃是采用文渊阁式样,而庭院、假山、水池等布置,仅是参照,有着自己特色。天一阁为硬山顶,文渊阁改为歇山顶,文澜阁原阁也是歇山顶,从嘉庆《两浙盐法志》上所绘文澜阁原图可以得到佐证。阁脊两头为龙头,檐端前后各有两尊神像。今阁顶用黑色筒瓦,原是否用琉璃瓦未有资料记载。阁木结构,双檐,东西两面砖甃风火墙,以防火。明二层,内中夹一暗层为三层,较天一阁多一层,高出许多,大概是书多的缘故。楼六楹,其中西边一楹为楼梯,取“天一成水,地六成之”意。窗扉皆为绿色,意取水色克火。楼建台基上,台前有护栏。阁上檐中间悬挂“文澜阁”满汉文匾额。原匾额字为清高宗御书,已毁,今匾字本请光绪御书,结果由南书房代笔,由京制好送杭。阁东有小御碑亭,碑正面刻“文澜阁”满汉文,字与匾额同,背面刻光绪七年上谕,由浙江巡抚谭锺麟书写。整体文澜阁为古典园林建筑,阁苑相合,宽朗清雅,疏密得宜,错落有致,有山有水,有亭有石,回廊曲径,小桥流水,松柏苍郁,桂花飘香,面积较天一阁增倍。
清咸丰三年,江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惨遭兵燹,夷为平地。咸丰十年、十一年,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城,文澜阁也未逃战火劫难,阁圮书散。光绪六年十月初八,文澜阁进行了重修,历时一年修复,基本还其旧观。假山、水池仍是旧物,整体格局、位子、面积,基本与原先一致。阁、御碑亭、围墙等为重建,厅中新建平房五间,阁边门外增建太乙分青室三间,专供士子阅抄书之用。

文澜阁之藏书

微信图片_20230201094205.jpg

文澜阁为《四库全书》而建,建成后除储《四库全书》外,尚有《古今图书集成》,嘉庆、光绪间继有续藏。
南三阁本装潢与北四阁本同,四色绢面,内衬楠木板,外盛楠木匣,用特制书架装储。据《文澜阁志》载旧排架图,《古今图书集成》12架,《四库全书》经部20架,史部23架,子部22架,集部28架。在阁中,“第一层中藏《图书集成》,后及两旁藏经部,第二层藏史部,第三层藏子、集二部。”咸丰末文澜阁遭劫后,《四库全书》受到灭顶之灾。幸杭州八千卷楼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冒危奋起收拾,抢救回残书8389册,约全书四分之一。文澜阁修复后,残书又送回阁中。阙略部分,丁氏展开补抄,以八千卷楼藏书为主,兼及民间五省十六家藏书楼,远北至京城,南到广东,补抄3103种。书新抄旧残,因经费不足,全部换成了纸面,楠木匣改用银杏夹板,易架为橱。改装后的《四库全书》计经部14橱,史部24橱,子部24橱,集部32橱,合计94橱。庋藏仍按原式,一楼经部,二楼史部,三楼子、集二部,只是子、集二部位子出现了变动,原中贮子部,两边贮集部,改为中贮集部,两边贮子部。《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5020册,乱后仅收得673册,浙江巡抚谭锺麟向杭州鲍氏知不足斋后人购进家藏原印开化纸本入藏文澜阁。其书为乾隆间编《四库全书》时因鲍士恭进呈626部书而得到赐赏一部。书虽缺四十余册,尚为基本完整,后丁丙将其补抄齐全。文澜阁藏书除《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外,尚有嘉庆二十四年两浙盐运司奉上谕领到十九年内府刻《全唐文》一部五十匣五百四册藏阁。此原本《全唐文》在劫难中被毁,今本为文澜阁修复后,丁丙将家藏本送藏文澜阁。光绪八年朝廷将武英殿刊本《钦定平定粤匪方略》一部420册颁藏文澜阁。光绪十七年又颁武英殿刊清世宗撰《劝善要言》一册。光绪二十一年移升闽浙总督的谭锺麟将闽刻《武英殿聚珍本丛书》143种1000册送藏文澜阁。此四种书合装四橱储一楼中。
北四阁建阁藏书是仅供“御览”,而南三阁从四十七年续抄始,乾隆就下令“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观摩誊录”。四十九年再次传谕“第恐地方大吏过于珍护,读书嗜古之士无由得窥美富,……如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陆续领出,广为传写。”五十五年又谕内阁著江浙督抚俟全书排架后“许其呈明到阁抄阅”。故南三阁《四库全书》在文化传播上建有功绩。文宗、文汇止于咸丰之年,唯独文澜阁本劫后重生,持续其传播。孙星衍、阮元、胡翚之、陈奂之、马一浮等学者,钱泰吉、张金吾、陆心源、张寿镛等藏书家,皆登阁阅抄书。《守山阁丛书》、《处州丛书》、《四明丛书》皆有资于文澜阁本。此仅一鳞半爪,略见一斑,而实际则要远胜于此,因无详细阁档,更多的尚被淹埋。浙江图书馆就收有多部传抄文澜阁本之书。据清宣统间阁董张荫椿记载,“近年赴阁传抄者络绎不绝”。
文澜阁之规制
文澜阁建成后归两浙盐运分司掌管。嘉庆中文澜阁《四库全书》全部到阁后,管阁者另编有手抄清册档。此目“幸旧时文澜阁书目劫后刑部主事严辰收得,归于阁中。”档册目录内容与《四库总目》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有异,记录了文澜阁本到阁的实际情况,中多处钤有“两浙江南都转盐运使司印”。董事除管理阁外,还司典阅、晒书等职。道光十九年阁归诂经精舍监院掌管。“徐荣《题陈勤斋西湖掌管图书》诗第四句‘百年监管到儒官’注云:‘阁中书向掌于盐运两分司,道光十九年始议归诂经精舍监院掌管。’”文澜阁重建后,派杭绅沈灿经理掌管,一人司书并负责晒书,另有看门一人,司饭一人。续为阁董事者有王同、孙树礼、孙峻、丁立诚、张荫椿。
修复后的文澜阁仍继承对外开放的准则,“每年以正月二十一日为展览之期,五月梢停止展览。停止后,将全书翻晒一月。七月初一日再行展览至十二月二十日停止。每日展览时刻,三月至八月上午八时至下午五时止,九月至二月上午九时至下午四时止,以星期日为假期,停止展览。”

文澜阁书之分离

微信图片_20230201094209.jpg

文澜阁作为钦定的官家藏书楼,向社会开放,传播文化,与古代以藏为主的藏书楼显示出绝然不同的职能,但与图书馆相比则为远逊。在清末西学潮流滚滚东来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取代藏书楼成为必然。宣统元年,学部下文限各地于宣统二年一律建立图书馆。浙江巡抚增韫据浙江提学使袁嘉谷提议,奏请“于圣因寺行宫余地建筑,俾于与文澜阁毗连一气,……恳请赏给圣因寺行宫内文澜阁旁隙地筹建图书馆”。奏准后,于宣统三年(1911)开始建新图书馆。经省咨议局讨论,决定将文澜阁归属图书馆,六月,末任阁董张荫椿与浙江图书馆进行了交接。民国元年(1912)年浙江图书馆孤山馆(今古籍部)落成,将文澜阁之书全部移藏图书馆,从此书阁分离。
1929年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会后成立西湖博物馆,以后文澜阁又归属浙江博物馆。1981年,文澜阁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文澜阁二百二十年来历经战乱毁而重生,如今仍岿然屹立西子湖畔,行宫其余部分已荡为平地。其东面圣因寺已建为浙江博物馆,其西面乾隆寝宫改为中山公园,戏台、箭道等地成了浙江图书馆。文澜阁这一清代皇家藏书楼因《四库全书》而建,写下一段曲折而辉煌的历史,如今其已完成了保存和传播文化的神圣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仍供游人凭栏追思……(童正伦)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杨时开筑湘湖,北宋水利工程的丰碑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年味好浓!杭州最有烟火味的弄堂,这几天车水马龙!它还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 2025-01-20
西湖之谜系列|“三潭”如何印月? 2025-01-16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名门进士 科学巨擎 2025-01-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