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文集《瑞山康氏族谱序》考[1] 文丨魏峰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 文章出处:《唐宋历史评论》第九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摘要:出自崇祯本文天祥文集的《瑞山康氏族谱序》,从其内容分析应是出自明人的伪托。此谱中关于康氏家族始迁祖的历史追述,正统前后出现变化,并增加了文天祥撰写该篇序言的内容。万历时期康氏家族成员通过约请泰和当地文人撰写谱牒序跋,逐步确立文天祥序言的可靠性,并致使其在崇祯时期被编入文天祥文集,成为康氏家族历史叙述的重要依据。 摘要:出自崇祯本文天祥文集的《瑞山康氏族谱序》,从其内容分析应是出自明人的伪托。此谱中关于康氏家族始迁祖的历史追述,正统前后出现变化,并增加了文天祥撰写该篇序言的内容。万历时期康氏家族成员通过约请泰和当地文人撰写谱牒序跋,逐步确立文天祥序言的可靠性,并致使其在崇祯时期被编入文天祥文集,成为康氏家族历史叙述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文天祥 文集谱序 族谱 宋代谱牒传世极少,目前可确认者仅有宋代宗室谱牒残卷,研究宋代宗室以外家族谱牒可据之资料,主要依靠传世文集中的谱牒序跋。传世晚宋文集中,又以文天祥文集中谱牒序跋为多,学人据以讨论其涉及的家族。但文天祥文集成书时已经入元,版本形成过程复杂,个别序跋篇目在不同版本系统中存留颇有异同,其形成年代尚需考辨,其所反映家族之时代宜当再论,笔者以为《瑞山康氏族谱序》所涉及资料尚需进一步辨析,遂不揣浅陋,拟以文天祥文集此篇谱序为例,探讨其形成时代及其过程,以就教于师友。 一 文天祥文集版本研究,以邓碧清《〈文山集〉版本考》较为全面,她比较文天祥文集诸版本,考订其刊刻传布为两个系统,即以元代刻成道体堂刻本为祖本的景泰刻本系统,以及以清雍正年间刻成的家刻本系统。其中,因道体堂刻本所据为明代内阁存留元刻本,初刻为景泰六年(1455)韩雍、陈价在江西所成的《文山先生文集》,故又称景泰本。景泰本是之后诸刻本的直接源头。[2]刘德清在《宋集珍本丛刊·文山先生文集》提要中,对文天祥文集版本源流亦有梳理,但也指出明清各代诸刻本,致力于文集翻刻和附录资料的累积,忽视遗文搜集和版本比勘,《文山集》迄今尚无一完善之本。[3]邓、刘两文皆提及文天祥文集尚有元代刻本存世,即台北图书馆所藏标称为元刻的《文山先生集》。笔者比较其内页,第十五卷附有《与府理钱升叟书》,又据该书信息,其卷五、卷六并记有“孝子张里瑞重刊”,[4]据邓碧清研究,此为张祥正德九年(1514)刊刻记,则可知所谓元刻本,实为晚于景泰本之正德刻本,其相关版本特征皆与标称元刻本一致;之所以定为元代刻本,当系为抄配元人许有壬“文山先生传序”所误导。据此,已知现存文天祥文集以景泰本为最早,应代表了文天祥文集较早的面貌。然景泰本中并无《瑞山康氏族谱序》一文。进一步比较景泰、正德两版,及其后的鄢茂卿嘉靖刻本,此文皆未见,至明崇祯四年(1631)张起鹏刻本始见此篇。 文天祥以气节为明代士大夫所重,这是有明一代其文集被多次刊刻的动因。历次刊刻又以文天祥故里江西吉州为多,景泰四年陈价按行吉州,始有景泰本刊刻之举。其中出力甚大的尹凤岐,即为吉水人。正德九年刻本,由文天祥故里富川人张祥主持。张氏更是搜检遗文,力求完帙。但是直至崇祯年间钟岳重新编校文山集,《瑞山康氏族谱》始见收录,而所述之家族竟就在吉安属县泰和,也就是张祥所居,不免启人疑窦。 分析本序文字,实有与史传抵牾之处。为详细讨论,现据崇祯本移录全文如下: 士君子立身天地间,必求所以为忠为孝而已。夫忠所以事君,孝所以事亲,舍此无他焉。然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天祥之友康君可与是矣。可与与天祥有一日之雅。天祥方欲举以靖国之难,暇时进其谱系一帙与天祥校雠。因追论先世,黜其所以不情者三之一,即欲丐弁其端。呜呼,天祥岂暇为哉!然是亦可与尊祖宗、崇孝道之一端,移孝,忠不难也,因为序之。按谱,其姓本于卫康叔之后。初祖如绚,仕唐为华山刺史,历皆显宦。数传至国辅,南唐时娶司马氏,一产三男,以为人瑞,皆封将军。我太祖皇帝定江南,仁恤李唐之后,及其懿亲,许择便地以居,始繇金陵徙来吉之泰和。国辅三子:正将子文析居桐庄,参将子忠居横乾,副将子信居古瑞山。子信实为瑞山初祖也。三族子姓繁衍,硕大翘楚有人望。信后尤克修厥德,毅勇奋发。蹈忠履孝有如可与者,国辅十世孙,真可谓不忝矣。继今而往,可与不得媕娿,益当严其家训,以寿汝子孙。宝此信书,不使他人昏冒,则孝道贻遗,不斩于今日。天祥之浮沈不可得知,脱有所征召,可与当奋然一来,同济大事,以全汝忠孝也,宜哉![5] 据谱序所述,康氏以唐代华山刺史康如绚为祖,居于今南京地区,数传至康国辅,时为五代南唐治下,因其夫人司马氏产下三胞胎,被视作祥瑞,三子康子文、康子忠、康子信分别受封为正将、参将、副将。南唐灭亡后,康氏自金陵移居泰和,散居于铜庄、横乾、瑞山三地,居于瑞山的康子信即为本支始祖。康国辅有十世孙康可与者,因与文天祥有“一日之雅”,故请为序言云。 全序并无纪年,仅可推知或在文天祥起兵前后,难以与文天祥行实进行比较;康可与也于史传无载,无法了解其生卒家世。序文中对康氏自唐以来的世系叙述极为粗略,仅述康如绚任华山刺史。查唐代刺史设置,并无华山刺史一职。南唐时人康国辅同样于史无征。又所谓“懿亲”,系指至亲,谱序所言当是指南唐国主李氏一系,但是康氏不过是受封将军,显然与李氏懿亲相去甚远。开宝九年(976),后主李煜携其亲族五十五人北上至开封,封号是颇示折辱的违命侯,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去世于京师里第。[6]其弟李从善雍熙四年(987)卒后,葬于开封,祔于其母凌氏墓。[7]南唐亡后,李氏亲族显是聚居于开封,所谓太祖仁恤南唐李氏、亲族任其择地而居之言,有悖史实。 再从谱序所载职官来观察。康氏长幼三人入宋后有所谓正将、副将、参将,其中参将显非宋制,而是明代职官。正将、副将、参将之序列,也系明洪武时期出现的出征高级武官序列,[8]参将在洪武二十年(1387)前后偶有设置,但职衔为“左参将”或“右参将”,在明代镇戍体制建立后,地方镇戍参将的设置是明仁宗初年。[9]永乐以后,以将军、副将军为总兵官带衔,参将作为总兵、副总兵之下的级别,与将军、副将军构成上下序列。[10]正将、副将、参将的高低序列,反映的是明人而非宋人的军职排列认知,据称为文天祥所撰的谱序,竟然出现了明代官职,谱序的作者和撰成年代自然大有疑问。 二 谱序中既然出现了明代官职,笔者遂尝试从明代文献中寻找康氏家族的痕迹,发现明代文献中有多篇与这一标明为文天祥所撰谱序相似的表述。追康如绚、康国辅一系为祖先的康氏,本文可称之为“三将军康氏”。 检诸明代文献有关泰和康氏的谱牒序跋有多篇,以泰和人、明代名臣杨士奇为早。永乐九年(1411),原任中都留守司断事官康鹏去世,康鹏之子康振迹其父世系行义,请杨士奇为撰墓碣。康振,永乐间任望江县训导,[11]正统元年任四川提举学事佥事。[12]其文述其先世曰: 其先居金陵,唐大理评事如绚之孙国辅娶司马氏,一乳生三男,子文,子忠,子信,俱仕南唐,官至将军,而封国辅京兆伯,赐司马氏姓李,封伯夫人,子文宋初迁太和之铜庄,世称三将军家。[13] 《瑞山康氏族谱》与康鹏家世追述必同出一源,如世系皆自康如绚传至康国辅,康国辅妻司马氏,三子分别为子文、子忠、子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永乐年间的叙述中康氏的先祖康如绚,其官职只是大理评事,而非刺史,康如绚与康国辅为祖孙关系,不是数传,康国辅受封为京兆伯,其妻司马氏赐姓李,三子是先后仕至将军,并无正将、副将、参将的职衔。 建文朝状元、泰和人胡广也曾为康鹏家族的谱牒撰写序跋,他以为修撰家谱贵乎其真、不应喜为夸张之言,不然后世子孙不免为拜他人,并称许康氏家谱合于古制,不枉为攀附之语。[14]在该谱序中,胡广多肯定康鹏修谱体例,对所谓三将军的世系亦甚少言及。 “三将军康氏”家族世系为何,是我们进一步追索此序的基础。这从同为泰和人的余学夔为康氏家族所撰的墓志铭可略见。余学夔为永乐二年(1404)进士,他替泰和人康永之妻余氏撰写墓志,余氏生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统八年(1443)卒,余学夔为其撰写墓志,除追述康氏自金陵迁泰和、康国辅及其三子为将等见于杨士奇文集的语句外,记载康永高之父康履谦“英伟雄杰,元季为会昌兵马,国初掌万石田赋”,[15]所谓“万石田赋”应是指其任粮长。粮长制初建于洪武四年(1371),洪武十年推行至江西地区,税粮万石地区可增设副粮长一名。[16]康履谦与泰和人刘崧有中表之亲,并曾从刘崧之父学,康履谦早孤,但能奉养寡母,抚育幼弟,更是号召强壮以卫乡里的豪杰,[17]康氏因此号为泰和名家,其女康柔定嫁给袁克睿,墓志也出于杨士奇之手。[18] 杨士奇、刘崧、胡广、余学夔都曾为称为“三将军康氏”后裔撰写墓志、序跋,但是均未提及文天祥曾经为康氏撰有谱牒序文。刘崧洪武七年(1374)任职北京,曾获观文天祥手书信札,[19]也未提及文天祥曾经为康氏家族写有文字。永乐十四年(1416)胡广还曾为文天祥重撰《丞相传》,[20]若康氏有文天祥所撰谱牒序文,岂能不在文中大书特书。可见,当时的“三将军康氏”家族不论是康鹏一系还是康永高一系,其家族文字的传承中并没有文天祥为其家族撰写谱序的内容。 杨士奇曾为泰和另一康氏家族谱牒作序跋。据谱序,这支康氏是以北宋康稠为始迁祖。康稠也是南唐旧臣,本姓匡,入宋后因为避太祖之讳,遂易匡为康,以康为姓。[21]为与“三将军康氏”区别,本文称之为“匡康氏”家族。这一家族在元明之际是泰和望族,曾为庆州书院山长的康震(字宗武)从学于大儒吴澄,并请吴澄为其祖康瑞孙撰写墓志铭。[22]康震还请永丰人刘鹗为其六世祖康桂撰写墓表,以述其家世代。[23]康震与杨士奇祖父相交莫逆,杨士奇之姑嫁给康震之子康矩(字仲矩),[24]兄入赘于康氏,[25]妹嫁给康震孙辈康彦英,康氏所出子康荣自十一二岁即从学于杨士奇,随侍身边二十余年。[26]在追述中,杨士奇提及“匡氏出鲁匡宰句须,以邑为氏;康出卫康叔,以谥为氏,不可以淆也”,认为匡、康两姓是判然分别的两支,本支康氏当复为匡姓氏。可见,在明初的泰和,“三将军康氏”与“匡康”两个康姓家族,在追述家族世系方面是判然两分的。 笔者搜检明人文集发现,较早在“三将军康氏”族谱序跋中提及文天祥谱序者,是正德三年(1508)进士、泰和人欧阳铎。其文与明初杨士奇、余学夔所撰又有不同: 康先金陵人也,南唐时国辅娶司马氏,一产而得男者三,唐主以为人瑞,皆封将军,唐亡三子者来吾邑,伯子文正将,居铜庄,仲子忠参将,居横乾,季子信副将,居古瑞山。[27] 比照传为文天祥所作序言,可以看出两篇谱牒必有关联。其一是此序中仅称康国辅娶司马氏,而未如杨士奇所述,封康国辅京兆伯,司马氏李姓,是以“懿亲”二字难以解释,故欧阳铎亦产生疑问:“岂司马氏赐李姓,而三将俱有名位邪?”其二是自正将、副将、参将的高低序列两谱相同,这是明初诸人所撰志铭序跋所无。可见“三将军”后裔的康氏族谱中的文天祥序言,是直至欧阳铎所处时代前后才渐次形成,并且被康氏子孙通过向官僚士大夫请序的方式,逐步从本族内部的私人叙述,成为由知名文人“背书”的可信史料。 通过欧阳铎所撰序言可知,除了称南宋名臣文天祥之外,曾主持《永乐大典》纂修的明代才子解缙也成为康氏族谱序言的作者。文天祥、解缙同为康氏谱牒作序的叙述为后来不少康氏家族成员所继承,并加以“完善”。 隆庆五年(1571)进士、泰和人郭子章,与同乡康冏卿(字用光)自幼“同研席”,其“四子一孙皆用光弟子”,康用光三子也皆是郭子章门人。康冏卿后随郭子章在川黔各地任职,两人“昕夕不能离”。[28]万历十九年(1591),郭子章以两浙参政督运粮食入淮,驻于宿迁,其间为康用光家族谱牒撰写跋语,名曰《书古瑞山康氏文解二先生谱序后》。文中郭子章以文天祥曾为康可与、解缙曾为康永高两位泰和康氏族人撰谱序为依据,强调康可与和文天祥、康永高与解缙之间的关系,一如自己与康用光之亲密。[29]此文中郭子章欲以文、解二文集为康氏家族的谱系背书,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文天祥文集直至崇祯年间始有这篇谱序,而现存解缙文集诸版本中,并无解缙为康氏所撰谱序。[30]解缙文集在天顺、嘉靖时已经整理刊布,其中嘉靖本所收诗文数量是天顺本两倍之多。作为解缙同乡兼好友的胡广在为吉安的庞氏[31]、孙氏[32]两姓谱牒所撰序跋中都提到解缙此前为两家的谱牒撰有序跋。庞、孙两姓谱序跋皆见于解缙文集之中。[33]然胡广为康鹏家族谱牒所撰序言中,却并未言及解缙曾为康氏族谱执笔写序,足见郭氏所言并无实据,不过采信康氏谱牒之说。 “唯恐世家之文泯焉无征”是郭子章宣示的撰写动机,但是其文章本意则是试图以“世家之文泯灭”来解释,何以康氏家族与文天祥、解缙两位吉安名臣有如此深厚的联系,却鲜有文献的证据,而他手书文、解两个谱序就是试图替康氏补全这个遗憾。但是据前文的讨论可知,文、解两个谱序的来源显然是康冏卿家族谱牒,而非文、解两人文集。郭子章通过文字,还试图建立康可与和文天祥、康永高与解缙的联系,并强调“予与用光友,犹丞相(文天祥)、学士(解缙)之与可与、永高也”。但是谱序中的“一日之雅”实在与郭子章所言相矛盾。而且在余学夔所撰的余氏墓志铭中,可以看出康永高的父亲康履谦在元代是泰和县内的豪民,以家资雄厚闻名,[34]入明后以粮长任征粮之任,康永高因为其父罪被充军于辽东,依靠其妻余氏的经营才得以恢复家族产业。余学夔曾被解缙选定参与《永乐大典》的编纂,在余氏墓志铭中竟无一字言及解缙与康永高之渊源。 与郭子章曾同讲学于青原山的邹元标,泰和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他为同乡康某[35]撰写了谱序,在序中康某自述家族历次修撰族谱,起自康振(学宪公中振)而未成,初成于康彦灰、康万寿,其所据即此谱并文天祥所撰谱序。[36]康彦灰,当是康彦恢,泰和人,其两女分别嫁给万安人刘广衡[37]、杨子珮[38]为妻,皆为泰和人王直执笔撰墓铭。刘广衡出任员外郎时,王直为之写序,称许其为官,而请王直写序的分别是他的三位至亲大理评事康宜清、刑部主事欧阳广汤、监察御史欧阳广沫。[39]康宜清,即康颒,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其父康岳(字孔高)仕至王府纪善,杨士奇为撰墓志铭,在墓志中追述康氏“故匡氏,唐有匡胄为吉州判官始家西昌祁洲”。[40]康颒之所以与刘广衡为至亲,是因为刘广衡娶康彦恢之女,康颒、康彦恢必是同宗亲族。既然康颒是“匡康”的康氏一族,康彦恢也定是其同宗。明初判然两分的“三将军康氏”和“匡康氏”两支的家族世系,在邹元标的谱序中已经含混不清了,其所宣称的家族谱牒修撰历史当然也是令人怀疑的,此谱中的文天祥谱序也显然是出自明人之手。 追索“三将军康氏”的家族文献可以看出,在正统(1436~1449)之前,康氏家族的谱牒修撰历史中并没有文天祥为其家族撰写谱序的内容,康氏始祖的表述也与传为文天祥所撰谱序者多有不同,文天祥与解缙为其家族撰写谱序的记载必是出于后来的康氏族人,并在万历中期以后形成。郭子章、邹元标等人的跋文,为《瑞山康氏族谱序》的可靠性提供了支持,最终在崇祯时期文天祥文集刊刻时被收入文集,成为文天祥传世文章中的一篇。 三 以南唐“三将军”为始迁祖的家族历史追述,在明代泰和地区家族的记述中并非个例。正如学者指出,建隆二年(961)南唐中主李璟迁都洪州,原在金陵的一些非豪强的家族随之迁徙到江西地区,逐渐培养出一种故家旧族意识,形成了南唐故家情结。[41]元末明初,吉安地区战乱不止,匪患乱兵频起,地方士绅或结族自保,或流徙他方,编修族谱成为敬宗收族的需要,这是包括“三将军”康氏家族谱牒修撰的社会动因。康氏家族的历史从南唐三将军后裔,逐步构建出先辈与文天祥的情谊,应是其家族期望以此自高门第,从为乡里粮长的豪民转变为宋末抗元的忠义之家,这一过程通过泰和当地士大夫的序跋不断得到强化,最终以序跋刊入文天祥文集而得以完成。同时,相关家族的历史也从明代被“制造”到宋元时期。公开流行的文集,成为其家族历史可靠性的最佳佐证。乾隆年间纂修《泰和县志》,康氏家族三将军传承的记载已经补入其中。[42]康氏家族历史追述,成为地方官修方志的叙述。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志位列于“征荐”一门的萧瓒、康子文,在万历七年刊刻的泰和志中独见萧瓒,这与康氏家族谱序多见于万历中期应有关联。 笔者曾就族谱文献中有关宋人的记载,通过明代地方志编修而成为地方历史叙述进行研究,提出明清地方志中部分有关宋人记载实出于明代谱牒,多与宋代史实不符,需审慎利用。[43]明代《泰和县志》中亦有其例,如南宋淳熙中有康景明者,任梧州同知,此职是明代职官,显是来自谱牒。[44]《瑞山康氏族谱序》的形成过程则提示,宋人文集在明清刊刻时也会有族谱文献进入其中,尤其是部分家族世传、谱牒序跋,有来自明代以来宗族谱牒的可能性。清人卢文弨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为其友人吴骞家谱所撰序言中言及,“近世以来之为宗谱者,其弁言必援古闻人之笔以为重,间尝阅数谱矣,无论张王李赵,其前率载宋文丞相之词,其他煌煌大篇,类皆出自前代之高官达人,匪是弗华也。前在湖南得翻刻李文正《怀麓堂集》,掺入族谱序数篇,于其中考之初刻,则无有。夫以一序言尚不惮假籍缘饰以为光荣,其所推溯而上之遥华胄可尽信乎?”[45]《怀麓堂集》为明人李东阳所著文集,初刻于正德年间。可见,文集刊刻中谱牒序跋掺入自明以来屡见不鲜。 明清时期的谱牒文献,通过地方志编修、文人文集刊刻等方式,将私家关于宋代家族的历史叙述渗入地方历史记载,在公开的官修地方志和流传的文集中建立其家族叙述,并在家族谱牒的后续编辑中起到证实记载真实性的效果。从宋代相关制度考订其记载,从版本源流中辨别其先后,从传世谱牒中寻找其痕迹,适可找到如《瑞山康氏族谱序》此类文献中真实的历史信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