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座桥名唤“六部桥”, 它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太庙社区 中河南段的水城门公园内, 东面隔中河高架通六部桥直街, 西连中山南路。 早在七、八百年前的南宋, 皇宫大内就离此不远。 今天中山南路所在位置 即是直通皇宫大内的御街。 六部桥始建于南宋,位于御街的东侧,隔御街与当时中央集团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办公的衙署相对,于是便有了“六部桥”这个俗称。六部桥在南宋时正式的名字叫都亭驿桥(淳祐《临安志》记载:六部桥旧称都亭驿桥 )。都亭驿是南宋朝廷接待北方诸国来使的驿馆。当时驿馆就在桥东,故称之为都亭驿桥。历朝历代都免不了权利的斗争,唐朝历史上因争夺皇位而引发的“玄武门之变”早已家喻户晓,相传在南宋开禧三年(1207)在此桥旁也发生过兵变,被称为“六部桥兵变”。六部桥位置很特别,是六部官员去六部衙门或进宫上朝的必经之路(官员上朝皆从和宁门入宫)。因此被南宋主和派史弥远选做暗袭韩侂胄(tuō zhòu)的地点。 韩侂胄是南宋的主战派,南宋光宗晚年,趁着光宗病重时,韩侂胄策划了禅位光宗次子赵扩为宁宗的事件,并请宪圣吴太后垂帘。太后封韩侂胄为平原郡王,在左右丞相之上,总领三省大权。权力过大招致了主和派宰执史弥远的嫉恨,吴太后病逝后,宫中杨后当权。韩曾反对立杨为后,于是杨后怀恨在心。史弥远在杨后的支持下乘机发动政变。他们秘密派遣心腹伏兵于六部桥两侧,乘韩侂胄上朝路过六部桥时发动突然袭击,并将其拥往玉津园杀害。当时南宋在与金军的作战中节节败退,于是便将韩侂胄首级送往金营乞和,把战争的责任全部推诿给韩侂胄。此后,史弥远又拥立理宗皇帝,滥用权力,加速了南宋的灭亡。六部桥兵变对南宋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灭亡后,六部桥不见了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据(民国)《杭州府志》记载:六部桥明代称为锦云桥,元代称为通惠桥,清代复称六部桥至今。 现存的六部桥为清代重建。1986年,中东河综合治理指挥部按原桥样对六部桥进行了整修。整修后的六部桥东西走向横跨中河,为单孔石拱桥。拱圈采用分节并列砌筑法。 金刚墙由条石错缝叠砌而成,施两根长系石,下设明柱。桥体南北两侧中栏板与拱圈之间的青条石上刻有“六部桥”桥名。 桥顶部由多块青石板铺就,中间为素面的顶盘石。桥面东、西两坡为人行台阶,两边设有素面栏板及抱鼓石。今日的六部桥掩映在绿树茂草下,显得格外幽静。 2000年,六部桥作为“中河南段古桥及古泉”的组成部分,被列为杭州市第三批市级文保单位。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