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文保通览 | 杭州城里的钱氏遗迹④——才子佳人,家国情怀,钱谦益与柳如是的韵事
来源: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4-25

在杭州这座以爱情之都著称的城市里,千百年从来不缺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的缠绵情仇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而这两个民间爱情故事,终究带有传奇的色彩。今天介绍的这一对眷侣,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才子佳人钱谦益与柳如是,三百多年前他们的故事就开始在早春二月的西湖边。

虽说钱氏当年以武立国,但他的后裔中不乏文豪大家,被誉为明末清初东林党领袖的钱谦益就是其中一位。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江苏常熟人,为五代吴越国武肃王钱镠裔孙,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

微信图片_20230425100021.png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入清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子、史、文集与佛藏,对版本目录亦十分精通。藏书之富,几埒内府。后来常熟一带藏书蔚然成风,跟钱谦益的提倡有很大关系。

钱谦益的仕途并不顺利,他于28岁中进士,直到崇祯十七年明亡,在前后长达35年的时间内,三起三落,旋进旋退,全部任职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年左右,谈不上什么政绩。他的出名,是由于他出色的文才,被视为江左三大家之一,又因为他曾经参与了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阉党的活动,还被视为士林领袖之一。而他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则是与秦淮名妓柳如是的一段姻缘。

柳如是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微信图片_20230425100029.jpg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相识于西湖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间,又到了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时候。钱谦益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王修微家中得见柳如是所作的《西湖八绝句》:“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钱谦益尤其对“桃花得气美人中”一句赞赏不已。于是由草衣道人出面,邀请柳如是与他同游西湖。钱谦益初见柳如是,欣赏她魄力奇伟,便认为遇到了生平知己,写下了“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冷夸柳隐(柳如是又名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的诗,表达了对柳如是的爱慕。

微信图片_20230425100033.png

绛云楼古图

崇祯十三年(1640年),柳如是以男妆相的“柳儒士”之名与钱谦益再相遇。钱谦益在其居住的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闻”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他带着柳如是徜徉于湖光山色,诗酒做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崇祯十四年(1641年),钱谦益迎娶柳如是,并为她在常熟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

女侠名姝柳如是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南明危亡,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接着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了。

钱谦益降清去北京,柳如是留在南京不去。钱谦益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如是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清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清军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微信图片_20230425100036.png

常熟虞山 钱谦益墓

清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愤于钱氏族人迫害,随之自缢而亡,享年四十六岁。柳如是死后葬于虞山拂水山庄,在钱谦益墓的西边,墓碑刻有“河东君之墓”五字。自康熙三年归葬,清嘉庆时常熟知县陈文述曾经重修墓墩。钱泳《履园丛话》也有记载:“嘉庆二十年间,钱塘陈云伯(陈文述)为常熟令,访得柳夫人墓在拂水岩下,为清理立石。”

微信图片_20230425100041.png

陈寅恪把柳如是誉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并以“民族独立之精神”评柳如是:“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柳如是别传·缘起》)

柳如是作为传统社会一介女子,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在与其往来的名士中,张溥、陈子龙、李存我均是有铮铮铁骨的民族志士,柳如是常与他们纵论天下兴亡。在盛泽时,柳如是曾对张溥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处于乱世中的人,能够在深爱中不困于情,在一群屈膝变节的士大夫中不乱于心,柳如是出身卑微,却活出了另一番风采。

文学才子钱谦益

钱谦益生于乱世,处事为人摇摆不定,被后人诟病,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政治抱负。因他终究还是一介文人,其文学素养和造诣颇高。他身处于明末清初之际,对宋末诗歌甚为推崇。自宋以来,杜诗即成为一门显学,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诗史”概念的提出,并最终与杜诗紧密结合、确认。宋人将“诗史”的桂冠赠与杜甫,除了杜诗本身具有的诗史气质外,宋代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势、宋代史学的发达、宋代知识分子道德意识的空前高涨都是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到了明清交替之际,对杜诗“诗史”地位的肯定在学术界又重新抬头,这便可以钱谦益为代表。

同样是生活在风云变幻、忧愁百生的动荡年代,“千古之兴亡升降,感叹悲愤,皆于诗发之”,钱谦益认为“诗史合一”的情况只会出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明代中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钱谦益本人又亲历了从万历后期直至明亡的这一段天崩地裂的大动荡时期,皇室争斗、宦官专权、朋党倾轧、外族入侵、流民暴动以至江山易主种种的剧变,使他对杜诗的诗史气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下,钱谦益对杜诗的重视最集中的表现便是《钱注杜诗》。

此外,钱谦益的毕生愿望是编纂一部《明史》,在历尽艰辛之后,书稿却焚于绛云楼大火。他把自己的史才倾注于笺注杜诗和编纂《列朝诗集》,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列朝诗集》及其《小传》,不仅留下了有明一代诗人之魂,也留下了钱谦益的政治之魂。

微信图片_20230425100044.png

青青柳条,阙阙柳枝,如今的西湖边早已没有他俩留下的痕迹,但留存的不仅是钱柳伉俪的爱情梦,亦是那个时代的文人梦、家国梦,带着几百年来愈发浓厚的文墨,还有那说不尽的柔情美意和褪不去的铮铮风骨。黄宗羲的诗,或许是对钱谦益和柳如是最恰当的描述:“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