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热昏”是流行于杭州的一种的曲艺。清末民初(1910 年前后),杭州街头有一种通俗的“说朝报”,卖报者一边敲小锣,一边说朝报上的新闻,后来卖梨膏糖的民间艺人中有一位杜宝林,在其师傅陈长生采用“说朝报”形式的基础上,运用各地方言及各种民间小调,说唱朝报上的新闻,用小锣打击各种节奏变化。杜宝林又把“ 三块毛竹片”(即三巧板)用到自己的表演中,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把这种演唱形式定名为“醒世说笑”。由于所演唱内容敢于针砭时弊,语言幽默风趣,他们又自称“小热昏”,意谓说者发高烧,热得发昏,说的都是胡话,切莫当真。久而久之,观众就把杜宝林的艺名和他的表演形式混为一谈,统称为“小热昏”了。 民国十五年(1926)杭州人洪岳(如嵩)在《杭俗遗风补辑》中有关于“小热昏”的记载:“有以说笑话,唱东乡调借此号召买主而卖糖者,其人混名为‘小热昏’,一时颇负盛名,杭人妇孺亦无不知有小热昏者,足见其魔力大矣。唱卖时,不论何处空场中,己则立于一长凳上,旁置糖若干,先鸣小锣一次,听者云集,然后说唱一次,卖糖一次。有欲听其再唱者遂连购其糖,因而糖之生涯鼎盛。一日,余偶过其侧,见围而听者众以千计,若老、若少、若男、若女、若村、若俏,无一人不吻张颐动,目注神凝,其号召力为何如耶?效小热昏而为之者亦有数人,要皆不及远甚。”民国时期,运河边杭城之街巷,唱“小热昏”的人很多。每到晚上,街头巷尾一处处汽灯下,只见艺人站在一条长凳上,一只架子上摆着盛梨膏糖的木箱,四周围着一群群人,在听说唱“小热昏”。 民国十年(1921)左右,杜宝林把小热昏带进杭州大世界游艺场演出,这时杭州有个叫阿魏的人,对杜宝林的滑稽演出到了着迷的程度。1923 年,杜宝林带他进入西湖大世界游艺场共和厅演出,使小热昏第一次出现了两人演出的新形式。说唱时运用各地方言和地方戏唱腔及民歌小调,吸引了大批观众,成为当时大世界里的一绝。这一形式很快被其他艺人所仿效,出现了双档小热昏。上世纪30 年代,是小热昏的全盛时期,杭州有小热昏艺人二三十人。杜宝林的徒弟小如意是小热昏的第二代传人。此外还有小如意的徒弟小长根(程长发)、开口笑( 赵文生)。他们流动演出于运河沿线的杭嘉湖一带,深受群众欢迎。 抗战胜利前后,杭州小热昏艺人俞笑飞脱颖而出,他擅唱九调十八腔,演唱于运河沿线,经常说唱长篇小热昏,有《火烧红莲寺》《顾鼎臣》《孟丽君》《济公传》《八美图》等古代题材的曲目,也有《啼笑姻缘》《枪毙阎瑞生》等现代题材的曲目。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