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岳庙简况 东岳庙,又名岳祠道院、凤山道院,位于余杭古镇以南,凤凰山西麓,石鸽集镇的东面,建于宋朝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元末被毁。明朝洪武八年(1325年)重建,永乐九年(1411年)复修。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再次重修道院,乾隆皇帝为“弥罗阁”(即玉皇阁)题匾。 庙内共有大、中、小殿堂及小型房屋95间,大小菩萨509尊,其中木雕9尊,泥塑500尊,规模大于杭州灵隐。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僧人绍隆有诗《岳庙》: 岳庙巍峨入画屏,胜游仿佛记吾曾。湖塘似带东西绕,霞飞如云日夜蒸。闲石未归沧海势,舫亭刚到翠微僧。题诗剩有秋高兴,且喜朋招两度登。 姚五宝先生是东岳庙主持道士沈卜云收留的12名徒弟之一。据姚五宝先生回忆说:“岳庙有牌坊式高楼挑角的头山门,有符官、田公地母等神像的二山门,内有大殿厅堂15间,中型房52间,小型房28间,如信国公殿、东岳大帝殿、亚岳大帝殿、十王殿、祖师殿、玉皇殿、太后殿、文昌殿、五帝殿、雷公殿、延寿使内殿、大帝行宫、大帝坐宫、五昌司、风山堂、阴司间、无常会、戏楼、天井、剥衣亭、奈何桥、灵官桥、仙桥等。亭榭流水、古树参天,气势恢弘、庄严肃穆。在阎王殿内有上刀山、下油锅、牛头马面、血湖娘娘、人锯两半等酷刑造型,有的菩萨装有活动机关,如踩上暗机关,菩萨就会活起来,吓得做亏心事的人心惊肉跳,还有大帝审疯子的实景,用精神刺激法可医治神经失常的“疯子”。用于教育世人要好好做人,莫做恶事,老百姓习惯把岳庙称为“活庙”。 东岳庙在日本军队入侵的一九三八年农历七月十七日下午被烧成废墟。六十年代在旧庙基地建造砖瓦厂时,文物古迹已难觅踪迹。 二、庙 会 的 由来 东岳庙会是余杭地区历史上一次盛大的民间文化活动。相传是百姓为纪念古代元帅黄飞虎。老百姓从天井弯采来上等大樟木,雕塑成东岳大帝菩萨,苏州一县官出资200大洋制作衣帽,因黄飞虎的生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故三月是出庙会日期,三月初一,大帝房主到大帝菩萨前问卜抽签,决定出会的日子,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出“甲马”(通告),因东岳庙的修建是由余杭、富阳、临安三县共同出资的,故每年庙会也是由三县共同主持,嘉兴、湖州、苏州等地也闻讯赶来参与。余杭的百姓更是热情当好东道主,开好东岳庙会。近亲带米来,远亲带被来,满山遍野的竹笋是待客的主要蔬菜之一,三天的连续活动,数十支民间表演队形成数里长的庙会队伍,行程60华里,人数多达数万,抬行菩萨13尊。第一天,从东岳庙出发,经水塔桥,石鸽横溪头到后殿村吃中饭,再过杨桥上章岭、铜山到天井弯(今中泰乡白云村),这里是提供雕塑樟木的地方,称大帝菩萨的出生地,所以菩萨必须要在“娘家”过一夜,若遇天雨,第二天还要在章岭至天井弯的庙堂表演。然后翻九曲岭、洞霄宫,到汪家埠,过浮桥在丁桥一带百姓家吃粽子,下午从余杭进西门到东门会馆过夜,当夜在古镇进行夜游行。第三天游行队伍又在余杭镇上沿街狂欢表演,然后回东岳庙。最后一次庙会是在民国二十六年,即一九三七年农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后因岳庙被烧而中止。 三、庙会盛况 东岳庙会,汇集了民间各种传统表演形式,是一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大汇集、大展示、大交流活动。 庙会出行队体中抬十三尊菩萨的壮汉是夹网船(现水产村)上的人为主。抬东岳大帝菩萨的有16人组成。出行之前,大帝要由二人扛的脸盆,二人用毛巾为菩萨“开脸”,用装紧火药的六个铁铳施放六声“礼炮”,有二人抬着的大锣四面,有八人合撑一面的大纛旗引路,三尊菩萨为开路先锋。36名铜铳、铁铳助威,出行菩萨中有亚狱大帝2尊,太子、刘王、李王、青华将军、行宪使司、和合二仙、刘海、信国公、东平王各一尊,最后是东岳大帝的大“轿”出行,在每一尊菩萨的后面,都有相应的传统艺术班子沿路表演。比如武官后面是武戏,文官后面表演的是文戏,有边耍边开道的流星队(白天水流星、晚上火流星),有背上翻滚的镗叉表演、有十八般武艺表演;还有余杭的国术拳灯、永建的红毛狮子、泰山的绿毛狮子、凤凰的五彩龙灯、九峰的九连串灯(由九只玻璃灯直串一线,里面烛光明亮,要六人抬着行走)、金星的高跷队(每人踩在两根3米长的杉木上扮成古装戏人物,边走边表演,表演者可以坐到沿街房屋的窗口上),以及有数十名壮汉抬着行走的多层抬阁(每一层抬阁上都有表演的戏装人物,百子地戏是由108名童男童女扮成的名人名将传奇人物,共6组,每组18人,载歌载舞,十分好看)。还有20人组成的“拜香会”,他们口中念念有词,手捧香烛几步一拜;虔诚忏悔的“肉蜻蜓”表演队,他们双臂伸直,在两只手臂肌肉里扎进铁钩,左右各挂一只香炉,肌肉麻木了不觉得疼痛,照样挺胸前行。在庙会队伍中,还有演戏的、舞龙狮的、跳无常的,扮成长子小头鬼、矮子大头鬼的,有划旱船的、抬花轿的、耍杂技的等等。都是百姓自发参与,自我表演,自娱自乐。表演者受到沿途百姓热情相待,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营造了一种民间欢乐、祥和盛世氛围。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