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景 西湖除了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还有不少名人志士长眠于此。他们的一生与西湖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在此传诵,而最终也在这里被铭记。“西湖三杰”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抛头颅、洒热血,身后皆被安葬在此,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1赖有岳于双少保 人间始觉重西湖
-长眠于湖光山色中的名人- 说到西湖的名人,之前我们聊了“梅妻鹤子”的林逋,因为有了他,孤山成为了文人们的精神圣地。林逋终生不仕不娶,喜恬淡,不趋荣利,给西湖带上了“出世”的色彩。但西湖拥有的并不只是淡泊名利的隐士高人,它也拥有岳飞、于谦这样的英雄,这也给西湖添了一份“入世”的阳刚和义勇之气。 ▲孤山放鹤亭 “放鹤亭”牌匾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他一生赤胆忠心的写照,最终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因敬佩岳飞忠义,偷偷将尸体从牢房偷出,葬于西湖九曲丛祠旁,默默地为忠魂守墓。岳飞冤死后20年,宋孝宗为其平反,忠骨归葬栖霞岭下。自此后再提到西湖,人们想起的已经不仅仅是婉约秀美的山水风光,更是荡气回肠的民族英雄。 隔了三百多年,于谦也在岳飞精神的鼓舞下,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而奋斗。土木惊变,英宗被俘,于谦力排众议,反对南迁,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毅然拥立新君,以抗强敌,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更是亲自主持京师防务,激战九门,击退进犯的蒙古瓦剌部,力挽狂澜于既倒,保卫了北京,保卫了大明江山!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开始针对英宗朝的一些弊病进行改革,使得大明帝国隐隐有了中兴之势。可就在此时,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基即位。不久,于谦也被明英宗清算杀害。时人感念于谦大义,收敛其遗体归葬故乡杭州,终也落叶归根。于谦成为了埋葬在西湖的又一位忠臣良将。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此后,西湖不再只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将忠和勇的厚重气概植入山水之间,日久弥坚。 ▲岳飞墓▲于谦祠 “赤手擎天”牌坊 2傲骨与爱国的传承 -长眠于湖光山色中的名人-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他生活在明末清初,当时的大明帝国大厦将倾,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国家危难之际,年仅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挺身而出,散尽家财,募集义军,誓师勤王,开始了他的抗清生涯。张煌言南征北战,为抗击清军立下了赫赫功勋,却奈何明朝深陷内斗之中,耗尽了最后的元气。 他是南明儒将,也是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文中充满重义轻身的民族气节。“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日月”合起来是大明的明,“于氏”是抗击蒙古的于谦,“岳家”是抗击女真的岳飞,这二人正是苍水的偶像。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参得新坟一座无?”武穆是岳飞,忠肃是于谦,张煌言的梦里,都是岳飞和于谦的身影。 1664年,张煌言被清军逮捕,临刑前拒绝下跪,写下绝命诗一首,坐在椅子上从容受刑。在他死后,他的好友与亲戚们将他的尸身收敛,依照他生前的愿望,与两位“先师”——岳飞、于谦一并埋葬在西湖。傲骨铮铮也让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张煌言墓 直到清末民初,反满者还以张煌言为抗清旗帜,辛亥革命元老、国学大师章太炎去世以后也归葬在南屏山张煌言墓旁。章太炎经历晚清、民国那段风雨飘摇的时光,见证了世情无常,他曾经担任过《时务报》《民报》等报纸的主笔或编辑,发表过许多尖锐而激烈的政论文章,对清政府和列强进行过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对革命党人进行过积极地鼓励和支持。 章太炎曾表示“生不同辰,死当邻穴”。这是一种怎样的推崇!也许因为他们都是重义轻身、舍生而取义之人。在二十世纪初期,当中华民族面对着外族入侵,章太炎等人整理刊印了《张煌言集》,借张煌言名己志,以此激励众人,共同抵御外侮。 ▲章太炎墓 3心比男儿烈 -长眠于湖光山色中的名人- 如果说岳飞和于谦这样的民族英雄为西湖赋予了义勇之气,那么秋瑾则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刚烈。在那个时代,她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她喜爱文学和武术,曾经两次留学日本,接触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也是中国女性报刊《中国女报》的创办者,倡导女权主义,呼吁女性自强自立,为了鼓舞人心,她用笔名“鉴湖女侠”“秋千”等发表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诗文。1907年,她在绍兴参与安庆起义的准备工作时被清廷逮捕,临刑前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笔诗句,从容就义。 秋瑾深受岳飞精神鼓舞,那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显示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在岳飞墓前,她曾对好友说,“我死后如果能够埋葬在此地,那真是我的福分。”因此在1908年2月,秋瑾遇难3个月后,秋瑾的两位挚友吴芝瑛、徐自华将鉴湖女侠葬于杭州西湖。现在的秋瑾墓靠近西泠桥,离岳王庙很近,墓旁还建有巾帼英雄雕像。 ▲巾帼英雄雕像 如今,巾帼英雄雕像底座上长满了青苔,进树林打扰的人不多,有游客走过,静静伫立,默默感怀,又缓缓而去。 可以说,西湖不仅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承载了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牺牲。殉难的英雄们死后长眠于西湖,西湖成全他们的铮铮傲骨,也让后世百姓记住曾有过这么一些人。 ▲今西湖景 时间长河缓缓流淌,一些事慢慢被人淡忘,但一些人永远活在这座城市之中。这些长眠于湖光山色中的名人们,他们的事迹至今仍令人铭记,他们的佳作至今仍被人传诵。 侧耳倾听,我们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的“不悔”在回响。驻足遥望,清风拂过孤山,穿过西泠桥,南屏山的晚钟正响,湖光山色之中,仿佛他们在点头致意,倾诉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